“长大后我也想成为你!”上海师范大学迎来2023级本科新生

  上海师范大学日前5101名本科新生来到了学校报到,其中2328名学生来自上海,另外2773名学生来自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这些学生中男生1823名,女生3288名,大数据显示有21位“欣怡”,有11位“子涵”。长辈和老师的影响成为不少学生选择师范专业的首要原因选择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中有不少都来自教师之家,父母或者祖辈从事教师职业的经历让他们对教师职业分外向往;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学习生涯中老师的影响也选择了师范专业。2023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冯阗乐同学,毕业于上海松江二中,他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作为教师的爷爷奶奶在他心中种下了成为人民教师的种子。高中阶段,他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与同学们定期交流,互相促进学习。如今,他以优异成绩录取师范类专业,他表示要努力向优秀的教育家们学习,为未来走上三尺讲台,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夯实基础。毕业于上海市向明中学的揭祥同学选择了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物理学专业,她的高中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分别是该学院1998届物理系校友和2009届数学系校友,正是由于高中老师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激发了揭祥对理科的憧憬和热爱,并最终步入大学物理学习的殿堂,她也立志成为像他们一样乐教爱生、播撒希望的人,未来能够躬耕教坛,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来自西部学子的期盼从喀什到上海虽然距离5000多公里,但在上海师范大学2023级新生布合丽切木·阿卜杜喀迪热、木尼热·吐拉麦提同学看来却并不遥远,上海师范大学也让他们倍感亲切。两位同学都曾就读于喀什第六中学,这所学校在2019年就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今年9月已正式命名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实验中学,在上海师大的直接帮扶下,努力打造南疆领先全疆一流的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经过上海师范大学援疆教师们的授课和指导,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幅提升。他们怀揣教育梦想,立志从教,凭着自身努力分别成功考取心仪的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师范)专业。未来,他们希望能回到喀什任教,帮助更多家乡学子圆梦。来自云南省普洱市的向杰伦同学虽然幼年失去亲人,三岁时又意外受伤造成面容受损,但他仍坚忍不拔,品学兼优。七年前,在上海精灵家园公益服务社志愿者们的关心帮助下,小向赴上海进行整形手术,这颗公益的“种子”也让他对上海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今年他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如愿考取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在得知向杰伦同学的情况后,所在学院第一时间关心关切询问其情况,提供入学指导和帮助。小向谈到,正是由于有那么多人的帮助自己才能走到今天,未来也将通过自己的所学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复制黏贴”般的优秀文武双全,立志从教,曾屡获嘉奖的退役军人双胞兄弟胡朝金、胡朝银今年也顺利考入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哥哥胡朝金希望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教师资格证”,毕业后能进入中小学任教;弟弟胡朝银则立志成为一名体育老师,把自己的所学和在部队学到的优良品质融入未来教学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党委书记林在勇在学生宿舍慰问胡朝金、胡朝银“一模二样”却又“同频共振”,“双”份梦想一“路”同行。田双双和田路路是一对来自贵州沿河的土家族双胞胎兄弟,他们仅以一分之差被录取到同一专业不同班级——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3班、4班。兄弟俩从小都喜爱读一些理工类的书籍,还一同制作赛车模型参赛获奖,那时在他们心里就埋下了追梦的种子,非常向往学习最新的信息科技技术。他们表示,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对青年科技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希望在学校能多参加社会实践、课外创新活动,未来通过自己的所学,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在新生绿色通道,林在勇为来自贵州的双胞胎新生田双双、田路路送上迎新大礼包多举措关爱“特殊”学生哲学与法政学院2023级哲学专业本科新生戴越,由于肌张力低下,需坐轮椅上课。学校专门为她安排入住爱心宿舍,生活园区设置了轮椅专用室外充电点,保障戴越同学的日常轮椅充电需要。同时,学院微光志愿者团队迅速集结,在报到时帮助她提行李、交材料、办入住;在相关教学楼踩点电梯、设计最优“无障碍”路线,有时还相互“搭把手”一起帮助她顺利进入教室。对学校和学院的贴心之举,戴越内心充满感恩,她对未来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充满着期待,希望能在大学的生活中突破自我,在学习上丰富自己的知识,去从崭新的角度认识世界,在生活上使自己得到磨练,为以后广阔的人生做好准备。作者:姜澎编辑:张鹏责任编辑:唐闻佳图片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供图*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