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型城区

  理论学习

  工作坊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能成就社会工作的专业核心力量,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是市阳光中心虹口区工作站一直坚持的工作态度。在区委政法委、团区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工作站自2023年5月起,每月围绕“任务中心模式和理性情绪ABC理论”为主题,开展系列理论学习工作坊。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案例讨论分享、学习成果交流等方式,引导青少年社工如何在实务工作中学会有效运用理论,提高业务技能,切实服务广大青少年群体。

  明确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督导组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将自身所学经验与社工们进行分享。理论技巧梳理、实务案例商讨、学习心得分享……大家在浓烈的学习氛围中,加深了对专业理论技巧的认知和了解。

  基于概念

  拓宽认知深度

  

  

  

  

  中心督导们基于两大模式的基本框架,由浅入深,帮助社工明确该模式在实务运用过程中的中心要点,系统地为大家分析如何更有针对性的运用理论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支持,提高服务成效!

  

  

  社工现场进行案例分析

  学习研讨

  挖掘服务初心

  通过集体座谈、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青少年事务社工结合任务中心模式,开展案例讨论,并分享彼此工作经验和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其应用到日常服务中。

  

  

  全体社工开展集体座谈分享

  

  

  

  

  各街道社工点开展小组讨论

  为期5个月的理论学习工作坊落下帷幕,通过多次学习与探讨,社工对任务中心模式和理性情绪ABC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碰撞出理论实践运用的新思路、新视野。下一步,虹口区工作站将继续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为一线社工持续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质量!

  学习心得

  四川北路街道——社工沈艳

  在运用任务中心模式中,需要抓住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来,分别是: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及服务对象的意愿,这样的任务完成才是有实效的。个人对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解及运用的方式是: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它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服务介入工作——解决问题的手段。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目标和手段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

  曲阳路街道——社工叶露吟

  这次学习收获了三方面的经验:首先,学会了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以引导他们进入有益的治疗情境,并帮助他们理解社工和个人责任;其次,深入学习了理性情绪疗法的技术,包括检查非理性信念和进行辩论的方法;最后,更清晰地了解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一技巧,特别是在个案结束时。我认为在结案时,可以采取不同方式,例如逐渐减少面谈频率或者设定明确的结束日期,以帮助服务对象巩固治疗成果。

  欧阳路街道——社工陆如彦

  对于社工工作中存在拖延症的问题,任务中心模式非常适用。社工的拖延原因包括完美主义、难做决策、缺乏果断、不良的时间管理、对控制的反抗、害怕失败等。有不少社工是有自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但习惯拖延至最后一刻熬夜完成文案,当计划外的工作任务来临,拖延必然会导致负面情绪反应。督导协助其明确任务时间,分化任务,对于在限时内完成的任务予以肯定和鼓励,有助于社工建立积极情绪。

  小知识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变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新的社会工作治疗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它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介入时间有限、介入目标清晰、介入服务简要、介入过程精密和服务效果明显。

  理性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供稿:服保部

  原标题:《青年发展型城区 | 虹口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展理论学习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