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新生:上大学的感觉真好

  今年,淮南师范学院迎来了历届年龄最大的一位新生——44岁的曹昌,被大伙喊作“老大哥同学”。已经事业有成的他是第二次在工作后踏入大学校园。

  从保安到高管再到老板

  “经常看到业务部的领导跟品牌方谈合作,半个小时就能谈下百万元项目,很羡慕,我一有空就旁听他们的谈话”。2000年,从新疆退役归来的曹昌选择自主择业,进入合肥市百盛购物中心担任保安一职。“什么是扣点,什么是合同保证金,我都站在旁边听着记着,兜里还揣着笔记本,懂的不懂的都写在本子上。他们大概认为一个保安学不出什么名堂”。

  午休时间,偶有品牌方到公司递材料,曹昌接过材料的同时会告诉对方合作条款,“合作的价格都是顶格报的,这样有谈价的空间”。此外,曹昌还自学商业管理等相关知识,下班后自发做招商工作,身为保安的他为公司谈下不少品牌。

  “你就是曹昌吗?听说你对业务很了解,有没有去商品部的想法?”2003年总经理的这句话让曹昌等来了机会。“从勤务服换成西装,身边好多同事一下子接受不了,其实我自己也有点不适应。”曹昌回忆道。

  在上市公司的出色表现让曹昌成为猎头的“心仪对象”,继担任百盛购物中心的高管后,他又先后就职于各大商业公司。2017年,曹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开发商一起运营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项目。

  从保安到高管再到企业老板,曹昌坦言确实吃了不少苦,却说这些苦都不值得一提:“在新疆的冬天,如果枪碰到脸是会把皮都粘下来的。当年对枪支的熟悉度,是要闭着眼睛就能快速组装的。做边防战士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的财富。”曹昌说。

  

  平面设计实操课中的曹昌

  一学就通

  “同学们好,我今年44岁了,是学校年龄最大的学生,估计跟部分同学的父母差不多年纪。”在新生见面会上,当曹昌如是介绍自己时,大家哄堂大笑。“我有自己的公司,为何还要来上学?”问题一抛出,全场安静了下来。

  在曹昌的公司,有不少重点大学毕业的员工,无论是逻辑思维还是理论水平都让曹昌刮目相看,没能上大学成为曹昌的遗憾。

  2019年,当得知退役军人可免费就读全日制专科的优惠政策时,曹昌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就读于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日制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专生。

  “以前我也会在财务报表上签字,只会看很表面的东西。如今系统学过会计学之后,才知道怎么看懂三大表。”曹昌说,“通过报表能看出公司是否在良性运转,有利于找出问题、制定决策。”

  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曹昌接受的大多是网络授课,没有更深入地感受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出于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曹昌想了解更多关于电子商务的知识。2023年,凭借在部队荣获三等功的荣誉,曹昌免试成为淮南师范学院经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全日制大学生。为方便曹昌兼顾学业和事业,该校特批曹昌为走读生。

  “目前学的都是理论知识,我感觉一下就通了。”采访时曹昌刚下课,谈及学习感受,他说,“当身边的同学还在刻意去记概念时,我想到的更多是之前自己做过的事、看过的书,以前只会干不会说,很多时候凭经验做事,现在才明白这些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上学的感觉真好。”

  “从状态和眼神就能看得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度是很高的。面对这样一位社会阅历丰富的学生,我上课都要比平时更认真”。淮南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吕金辉介绍道,因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曹昌在学习时更有动力和方向。

  会不会和同学有代沟?曹昌笑着说:“也许或多或少是会有代沟的,我尽量提醒自己不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去跟同学们交流。好多人都喊我‘老大哥同学’,甚至还说让我当班长,但我更想辅助他们,把更多的机会给年轻的同学。”

  辅导员朱安琪介绍,曹昌在同学中很受欢迎,学生们尤其喜欢请教“老大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比较抢手”这一类关乎日后发展的问题,他的故事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

  何时圆梦都不迟

  “儿子上七年级时成绩很差,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我的后备厢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曹昌解释道,“后备厢全是书,他很诧异地问我每天工作那么忙哪来的时间看书,我说再忙也要每周看完一本书,很少早于夜里1时睡觉。”

  从此,夜跑6千米再学习,成为父子俩共同的步调。曹昌的儿子今年刚上高一,将与专升本的父亲同一年毕业,父子之间约定要用最好的状态完成学业。

  受曹昌影响,其爱人正在就读成人本科,5岁的小女儿一见父亲回来就一边拿着绘本,一边喃喃自语,“爸爸要看书,我也要看书”。其公司也正在打造学习型企业。

  “曹总,今晚出来聚聚,包厢已订好”。

  “可有事?有事去办公室谈,没事回家读书陪家人”。

  ……

  身在商场,免不了各种商业应酬,但曹昌的做法是能推就推。“都是很熟的合作伙伴了,大伙都知道我的情况,都理解。”曹昌说。刚刚过去的八天假期中,他仍旧沉浸在学习中,通过“学习通”软件反复预习和复习课程内容。

  采访结束后,曹昌发来了一则关于他上大学的新闻视频,有近5000的转发量。“没想到我的事情被这么多人关注,希望能鼓舞到更多人,不论什么年纪去圆梦都不会迟。”曹昌说。

  本报记者 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