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优化营商环境十四条”帮企业解难题

  “海关推出的一系列帮扶措施,帮我们切实解决了一些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实惠。”近日,敏华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报关副总监袁明善说,惠州港海关着力优化监管、通关等措施,让公司产品等待检验时间节约6~8小时,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交货速度也提高了,更便利了芝华仕等品牌家具出口外销。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惠州港海关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服务官”工作制度,由关领导带头精准对接辖区头部企业,调研解难题,并推出《惠州港海关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四条措施》,进一步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优化通关作业流程,推动地方外贸高质量发展。

  坚持在调研中找问题,帮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在《惠州港海关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四条措施》中,惠州港海关结合业务实际和企业需求,着力优化调整服务举措,尤其针对进口成套设备“一站式”监管模式再升级、进出口验放再提速、危险品监管模式再优化、保税油外供模式再创新、评议基地建设再发力、口岸物流通关速度再提高等企业诉求,研究推行了一批切实有效、立竿见影的新措施新办法。

  “惠州港海关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持续加强调查研究,围绕工作实际和从广泛调查研究中了解到的企业诉求,巩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和制度,把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更多助企惠企的有力举措。”惠州港海关办公室主任邓继棠说。

  “当前贸易形势严峻,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不断增加,海关急企业之所急,帮助我们将电解液产品按型号做危险特性分类鉴定改成按系列鉴定,节省了分类鉴定费用,简化了出口业务手续。”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业务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惠州港海关除了深入企业进行现场调研,还为企业专门设立了“服务官”,了解企业一线诉求,倾听企业呼声,进一步优化出口危险化学品监管措施,提高通关效率,减轻了企业成本负担。

  惠州港海关关员表示,根据调研中了解到的企业实际需求,海关部门主动将宙邦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解液由按型号鉴定归并为按系列鉴定,用“检查验证+合格保证”模式替代100%现场查验,可以做到“3个月内无须再次现场查验”,切实提高了企业经营运转效率。

  开展联动式帮扶,推动海关政策红利落地

  惠州港海关还加强联动式帮扶,搭建“企业-海关-政府”沟通平台,加强与地方商务部门联系配合,定期向企业集中开展外贸形势联合研判、政策宣讲、业务指导,推动海关政策红利落地、地方发展规划实施、企业问题诉求解决三者有序联动。

  敏华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报关副总监袁明善表示,惠州港海关坚持优化监管、通关措施,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联动相关部门一起督办解决。近期,惠州港海关又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十四条”等一系列助企措施,进一步帮助企业减轻了负担,节约了运营成本,有利于企业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

  据介绍,惠州港海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新属地查检系统及“云签发”功能宣贯会、重大项目保税监管宣贯会、进出口危险品检验监管政策宣贯会、石油化工产品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介绍及应对培训会等培训。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特约通讯员吴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