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探索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如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在线教育等工具,已经改变了信息传播和学习的方式。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民法典》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成就,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如何将《民法典》的教育内容与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工具相结合,进行探索与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法典》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的融入价值增强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民法典》,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通过思政课教学,学生将能够认识到法治在社会进步和稳定中的关键作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法治的认同和理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的愿望。法治观念的树立有助于防范和减少非法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法律素养。《民法典》包含了多个法律领域的内容,涉及婚姻家庭、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方面。通过教授《民法典》,学生将有机会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能力。这种法律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他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法治建设。培养社会责任感。《民法典》强调了合同履行和侵权责任,这些内容教授给学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将明白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法律责任,了解合同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人权益的尊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职场上遵守法律法规,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一环,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代新媒体在高职思政教育的应用类型分析在线教育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建立思政课的在线课程,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文档和互动式教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些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时间表进行学习。这种灵活性有助于满足工作和学习的需求,特别是对那些时间有限的职业生涯规划者而言。此外,在线教育平台还可以提供在线测试和测验,以便教师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术进展。在线教育平台还有助于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在线讨论板块,学生可以分享观点、讨论课程内容,并解决潜在的法律问题。这种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思政课教学中,制作短视频可以将复杂的法律概念以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借助短视频讲解案例、法律原则和道德伦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短视频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更愿意观看短视频,而不是长篇大论的课程内容。通过制作有趣、引人入胜的短视频,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法治问题的关注。同时,学生还可以自行制作短视频,分享他们对法治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也是思政课教学的有力工具。高职院校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建立思政课的社交账号,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分享法律案例、新闻和课程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评论和分享来参与讨论,增进对法治问题的理解。社交媒体还可以用于组织线上辩论和讨论会。教师可以提出争议性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不同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论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加他们对法治问题的思考深度。同时,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性有助于扩大思政课的影响范围,促进法治观念的传播。新媒体时代下高职思政课中《民法典》的教学实践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借助在线学习计划、案例分析短视频、线上辩论和讨论会、互动问答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多种方法,将《民法典》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现代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有助于深化对法治观念的理解,提高法治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应对技术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估等挑战,确保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在线学习计划。在新媒体时代,制定在线学习计划是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创新。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视频课程、在线讨论和作业。这种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更有组织地学习,提供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按照计划学习,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的教育资源。这种方式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在线学习计划还可以定期更新,以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教学进展。这有助于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鲜性和实用性,确保学生学到最新的法律知识。此外,计划中可以包括在线测试和测验,以便教师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术进展,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制作案例分析短视频。短视频在新媒体时代下已经成为学习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思政课教学中,制作案例分析的短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概念。教师可以选择具体的案例,通过生动的视频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方式将抽象的法律原则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通过案例分析短视频,学生可以看到实际法律案例的演绎和解决过程。他们将能够深入了解案件的各个方面,包括法律依据、证据收集和法庭审理。这种深度学习将帮助学生在面对类似情况时更好地应对,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举办线上辩论和讨论会。在线教育平台为举办线上辩论和讨论会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教师可以提出具有争议性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不同观点。通过在线讨论,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法律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线上辩论和讨论会还有助于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在争议中保持冷静和理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论技巧、团队合作和法律思考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线上辩论和讨论会可以提高学生对法治问题的思考深度,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利用平台设计互动问答。在微信公众号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可以设计互动问答活动,让学生测试自己的法律知识。这种互动形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发现知识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定期发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提供答案和解释,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理解。互动问答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例如,教师可以设立知识竞赛,奖励最佳答案的学生。这种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深入学习和思考。同时,互动问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互动性,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思政课的学习。利用VR和AR技术进行模拟实践。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思政课教学中,这些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法律案例,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头戴式设备或手机应用进入虚拟法律场景,参与模拟法庭辩论、案例分析和法律实践。通过VR和AR技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法律案例,深入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庭流程。他们将能够模拟法律环境,例如合同签订、侵权责任等情景,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应对法律挑战。这种沉浸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际应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在新媒体时代下,《民法典》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运用新媒体工具,可以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然而,教学中需要面对一些挑战,需要教师和高校积极应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将《民法典》融入其中,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推动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作者:杨丽芳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海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号:QHJGWPYJH-201915) 来源:光明网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