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信息化教学,名师引领数字化转型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宁波 刘卫泽)10月28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等工作,衡阳市初中物理刘卫泽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教育信息化创新能力提升培训。本次研修的目的是在新课标背景下,深化工作室成员对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并发展。加强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高自身教育信息化素养及业务能力,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午,湘潭子敬学校信息化办主任田书志教授为老师进行了《教师必备的AI助手》的讲座。在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逐渐改变教育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驱动下精准助力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为教师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研修服务,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们纷纷表示,AI助手不仅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资源,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辅助,还能够自动评估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日渐成为教师们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下午,湖南省电化教育馆研究室主任王子权讲述的《“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变革的思考》详细解读了“双减”政策下,信息化技术对教与学的促进。“双减”政策是近年来国家推行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信息化技术为“双减”政策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们对此深感认同和赞赏。一位工作室的老师表示:“‘双减’政策让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AI助手则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