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看看这所学校的海外名校展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梦 戴越近日,上外附属杭州学校举行了2023年秋季海外名校展。在参展院校中,有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综合排名较高的名校,也有巴斯大学、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等拥有强势专业的院校。唤醒天赋连接世界,全人教育铸就未来人才开幕式上,上外附属杭州学校理事长徐剑艺教授代表学校热忱地欢迎各国著名大学的招生官、教育联盟的官员、嘉宾学者及家长朋友们的到来。徐剑艺表示大家到来使我们学校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这对我们学生的生涯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外附属杭州学校无论是从“唤醒天赋”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学体系及制度的设计、学生基本素养要求都力求做到与世界名校接轨,培养国际型预备英才。外方校长Scott Victor指出教育有着无比宝贵的价值,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他相信到场的每一位父母、教育者都共同追求着现代化教育,致力于为同学们提供连接世界、广泛兴趣、多样技能、独特才华的教育路径,这也就是举办海外名校展的重要意义。Scott校长期待上外附属杭州学校的同学们以此次名校展为契机,对海外教育、终身学习保持关注,逐步成长为杰出的全球公民。本次海外名校展特别邀请了包玉刚实验学校前总校长、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全球伙伴学校中国区顾问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吴子健校长到场。拥有40余年教育经验的吴子健校长以“全人教育铸就未来人才”为题,与大家分享了全人教育的概念及如何为孩子接受全人教育做好准备。“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吴校长引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说明了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指出未来人才应具备良好双语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与动手能力、具有优秀的品格与良好的心理素养。吴校长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与“唤醒天赋”的育人理念匹配。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本次海外名校展上,同样邀请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六位专家、学者、家长参与论坛,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共同探讨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徐剑艺借用木桶理论和石头剪刀布的哲学,从基础教育的设计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观点分享。他认为想要培养顶尖的创新人才既要有很强的基础知识,也要培养特长和优势,因此教育的规划至关重要,这也是徐理事长创办学校、培养人才的初心。吴子健校长说,学校要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拒绝,树立创新意识。西湖大学副秘书长张洁曾在美国基础教育行业有30余年工作经验,她指出“选课”是美国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在“选课”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不断地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挑战,这或许就是西方孩子可以更具创新力的原因。而离开美国基础教育行业来到西湖大学,这也是张洁老师“创新”的选择,她期待在西湖大学这所中国土壤孕育的国际院校中,可以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高中融合部潘可悦妈妈作为家长分享了她与女儿在初升高择校的过程,她非常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她认为国际教育的多元选择,是更适合像潘可悦一样“好奇”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哈佛毕业生贺一鸣老师则表示在全球顶尖大学都有广泛学习的核心理念。高校所看重的人才既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在核心领域有深度的探究。贺一鸣还表示在海外大学寒暑假期间,同学们并不会急于实习,而是留校科研,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出研究。五大专业分论坛,名校展会对话招生官教育论坛后,在STEAM中心召开了五大专业分论坛:艺术设计门类与专业选择、生化方向前沿领域与就业、理工大类与新的智能革命、商科门类选择与职业突围、人文社科专业挑战与未来。同学们根据专业兴趣、申请规划选择参与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坛,与全球顶尖学府、强势专业的招生官面对面交流。在对话中,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最新申请季情况及未来就业方向,希望同学们都能在这个个性化和知识极速迭代的时代,把握国际教育的风口,激发自驱力,实现个人理想。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教育外联及活动负责人Lucinda Offer女士也在会议室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海外求学经验和目前工作。同时也为同学们带来了CTB全球青年研究创新论坛、北大元培少年学者科研项目、BPC青年商业案例分析论坛等备受海外名校认可的学术项目。每一个孩子的卓越成长,皆需要“家、校、生”三位一体、多方位助力。在展会区,40+所海外名校招生官与学生、家长齐聚一堂,共话国际教育未来,力求打破留学信息壁垒。各大院校招生官们向同学们展示了院校最新排名、校园文化与优势课程,还针对同学们留学申请、语言规划、背景提升等方面进行了1对1的专业指导。这样深入的交流不仅让学生们增强了对目标院校及专业的认知,对申请面试也有深入的了解和准备。“转载请注明出处”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