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零」中国古代的博士

  十六国前秦时期,前秦天王苻坚采纳太学博士的建议,请太常卿韦逞的母亲宋氏老夫人,讲授濒临失传的《周官》。当时宋老夫人已经年逾八旬,苻坚便安排她在家中讲学,并册封她为“宣文君”。有不少文章因此将宣文君称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女博士,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

  “博士”这一称谓,可以确定的是,它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正式将它作为一种官职,则是秦朝的事情。据史书记载,秦朝的博士官有七十多人,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都可以设立博士。担任博士的人必须掌通古今典籍、史事,其职责是备咨询、议礼和议政。从秦朝开始,博士成为一种官职,这是古今最大的不同之处。

  历史上绵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博士,当为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博士,其肇始于汉代。汉文帝时期,开始设置儒学的专经博士,最早设立的是《诗》、《书》二经。汉景帝时增设了《春秋》博士。汉武帝于建元五年(前136年)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即《诗》、《书》、《礼》、《易》、《春秋》),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建立太学。设立之初,博士加弟子不过百人,后来人数一直在增加,到东汉桓帝时,太学生员已经多达三万余人。博士即是太学的教授,首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也仍具有备咨询、议礼和议政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自从汉武帝确立“五经”博士制度,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便遭到了排斥,秦代诸子百家都可设立博士的格局成为历史。直至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经学博士才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秦汉以来,博士归属于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隋朝将国子寺独立出来,专门管理教育和培养人才,隋炀帝时将其改名国子监。国子监一直存在到1905年,才由学部取代。中间各朝演变比较复杂,也并非所有的博士都隶属于国子监。

  有一点需要说明。虽然思想政治色彩浓厚的经学博士,地位优越,独占鳌头,但古代其它领域也设有博士。这一点在比较开放的唐朝,表现得最为明显。唐朝在京师设立六学二馆。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均设博士、助教,归属国子监。二馆为弘文馆、崇文馆,设学士。地方诸州也设有自己的博士、助教。此外,中央和地方都有医学,也设有博士。经学之外设立的博士,明显带有实用性和专业技术性,他们必须精通一行一艺。如晋武帝时设立了书法博士,唐朝设立了算学博士,宋徽宗因为自己喜好书画而设立了书画博士。那种认为中国古代除了儒学就百无一有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历代博士的秩品并不是很高,往往因人而异。他们的来源渠道,或由君主直接征召,或由朝官举荐,或由其他官员转任,也有通过考试录用的。封建君主对博士的录用往往很重视,以此彰显自己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

  有趣的是,后来到了民间,博士的头衔也被戴到一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头上,例如“茶博士”、“酒博士”之类。唐朝人陆羽著有《茶经》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叶及茶艺的专著。相传“茶博士”一词,最初是对陆羽的赞誉,后来人们将在茶馆跑腿的店小二,也戏称为“茶博士”。至于“酒博士”,当为比照执行。

  东汉熹平石经拓片【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8),校正儒家经典著作,然后采纳蔡邕等著名学者的建议,将《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刻石立于洛阳太学门前。此项工程持续八年才完成,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后世称为“熹平石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