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夹史一夜成名,她发现了颜真卿的错误,唐代没有夹史只有刺史

  美女博士后一夜成名,她居然发现了颜真卿的错误,唐代没有夹史,只有刺史,如今有了。

  她的原名叫孙鹤,是河南大学历史学本科,湖北大学文字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现在又一夜成为“孙夹史”。

  这件事说来好笑,“孙夹史”之名是拜广大网友所赐,源于近期孙博士在某书画频道的一个演讲。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孙博士那天在台上讲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孙博士才思敏捷,一下子就揪出了《祭侄文稿》的“谬误”之处,正是蒲州刺史的“刺”字。孙博士像是在科研领域创造了重大突破一样,她对着观众洋洋得意地说道:“这个字,没有写成“刺”,写成“刾”字,这本身是一个错字,但他(颜真卿)不知道。唐代所有的官称当中没有刾史的,只有刺史,对不对?”

  孙博士很自信,她说颜真卿把“刺史”写成了“刾史”,写错了还全然不知。更可笑的是孙博士把“刾史”读作“夹史”,这也正是“孙夹史”的由来。

  广大网友坐不住了,敲起键盘,纷纷谴责孙博士的不专业与不负责。

  看来大家都发现了孙博士的问题,不得不承认,当代的网民朋友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不是可以信口雌黄就被糊弄过去的。

  虽然我的学历不高,但看了孙博士那段视频后,我也觉得她太不严谨了。我想不明白,作为一名权威的公知人物,做节目前,也不事先做一下准备工作吗?

  随便一搜索就知道,“刾”读音cì,8画,古同“刺”,基本字义为刺。

  说白了,“刾”与“刺”两个字是一回事,只是一个字的两种不同写法而已,而且在古人的书法作品中经常能看到。没想到,一个在个人简介里标注学术研究领域是“汉字”的教授,竟然会拿此作文章,并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敢于质疑学术权威是知识分子的进步,但信口开河、哗众取宠就是有辱斯文了。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我们很多人小时候练习书法都是临摹他的楷书,人称“颜体”。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50岁的时候,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一共23行,234个字,这篇文稿追叙了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父子一门忠烈,当年在“安史之乱”爆发时挺身而出,誓死抵抗的事迹,追忆了堂侄颜季明。

  《祭侄文稿》行云流水,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欣赏起来让人热血澎湃,正因如此,《祭侄文稿》被历代文人奉为天下第二行书,排在大名鼎鼎的《兰亭集序》之下。

  当然,也有许多懂一点书法艺术皮毛的人,质疑过《祭侄文稿》,说它歪歪扭扭、涂涂改改、粗粗浅浅,不知道好在哪里。

  我想说的是,书法创作,恣意挥洒,不矫揉造作,归于自然才是精品。以情感主运笔墨,一切基于心性的驱使,是无法之法。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兰亭集序》,以及苏东坡的《寒食帖》都是直抒胸臆,无比率真的天然美的典范。

  可以想象,颜真卿在写《祭侄文稿》之时的心境,那种排山倒海的情感爆发,痛彻心扉的悲痛呐喊,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与手中的笔。若你也曾体会过类似的痛楚,你也一定能穿越千年,读懂颜真卿。

  读过《祭侄文稿》的朋友应该知道,文中首段相当于是祭文的序,颜真卿介绍了行文背景,提到了自己的一系列官职,其中“蒲州刺史”就是其中之一,没想到孙博士会抓住这个点,本想挑刺,没曾想却被刺扎到了。

  孙博士自恃文化造诣高超,全身散发着无比的荣耀与自信,她拥有知识分子的冲劲,敢于怀疑一切,勇于突显自我,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曾当众赞许过孙博士,他说:于举世奔竞,熙来攘往之时,一位天寒翠袖,自倚修竹者。

  但我就是搞不明白,一个玩转汉语言的高级知识分子,平时也不看看《尔雅》和《说文》里的基本常识吗?

  最后,我觉得有一位网友的总结恰到好处:历史学学士不知史,文字学硕士不识字,书法博士不懂书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