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写成20万字日记"卖菜叔"菜市场里新书赠恩人

  

  “都出书了,怎么还卖菜呀?”这两天,在广安门天陶菜市场,“卖菜叔”姚启中的耳边总会响起这样好奇的发问。

  3月27日,41岁的姚启中有生以来头一回参加新书发布会,而且还是自己书的发布会。他花费3年时间,一边卖姜一边写成的20万字日记终于出版了。《卖菜叔日记》一书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他们一家五口人16年的北漂生活,以及他教育孩子的方法。

  说起发布会,“卖菜叔”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家里也没有因为这本新书的到来而特别庆祝一番。但是发布会后,姚启中把一笔一划写就的发言稿带到了菜市场。发言稿就“躺”在成堆的姜、蒜后面,和它作伴的是那本早已翻破的新华字典、3本塑料皮日记本以及附近居民最熟悉的那摊稿纸。卖姜间隙,姚启中会时不时再看看发言稿,默默回味新书发布会带给他的喜悦。

  姚启中更急于把自己的喜悦分享给他认识的人。3月28日,发布会第二天,他早上4时30分就起来了,这比平时还早一点儿,他准备好要赠送的新书。因为早在几天前,姚启中就把自己出书的消息告诉了曾经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天陶菜市场的前任经理是打的赶到的,那本“卖菜叔”亲笔签名的新书,他拿在手里觉得特别珍贵。“啊,你把我也写进书里了,过了那么久的事儿你还记得呀!”

  新华社记者刘莲芬也赶来拿赠书了。姚启中写日记的新闻是她首先发现的,姚启中清楚记得刘记者去年8月26日采访了他,而且不止一次。刘莲芬把女儿带到了姚启中的姜摊前,让女儿好好学学卖菜叔叔的执着精神。

  姚启中并不知道自己的书到底印了多少本,他记得最清楚的是,出版方说给他40本书,但也许是数错了,少给了他一本。对此姚启中并不在意,还是决定,送给家乡恩人的书一本都不能少。

  姚启中比平时早收了一会儿摊儿,没顾上吃午饭,就赶往邮局给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电视台的沈捷主任寄书。一遍遍打长途电话核实对方地址和邮政编码后,他寄出去了7本书,连箱子带包裹总共花了17元。而这17元钱是他刚刚挣来的,是他从已经破旧的塑料口袋里郑重拿出来的。

  这天,姚启中一气儿赠送的新书就有10本。剩下的29本新书被他珍藏在了家里,那是在丰台区鹅凤营,姚启中每月花1050元租住的三间小平房。

  三间小房每间不过七八平方米,但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姚启中妻子和三个孩子住的那间有上下铺床,还有电脑、电视、空调和冰箱,姚启中至今未婚的哥哥住一间,而他自己住的那间实际是厨房。

  “我每天中午收了摊儿,回到家后,就坐在小板凳上,在床铺上继续写。”姚启中说,妻子并不赞成他写,“家里穷得叮当响,写那些个东西干啥。”妻子不止一次数落他。

  “我俩老为这事儿吵架,我不想让她看见我写,她一进来我就把稿纸藏床铺底下。”姚启中笑着比划着“藏”的动作。

  但他很快又拿出他的“资料袋”进行了特别展示。这是他的骄傲,他觉得尤其是他从书中抄来的话,每个字对他都有用。

  装在塑料袋里各种颜色的纸片足有一斤重。在一张随手在街上捡起的牛皮纸上,姚启中写着从书店的书中抄下来的句子“认真对待,就能抓住机会”“心与心的呼唤离不开真诚”。而在孩子的作业纸上,是他根据书里的话,进行再加工后写给孩子们的话——“不和别人比穿戴,比学习。不比文具,比志气。不比吃喝,比成绩。不比家庭,比争气。不和那些不三不四耳朵上打六个洞、戴耳环的孩子比洋气。”

  姚启中1997年从安徽阜阳进京,刚开始卖咸菜,后来又卖姜蒜,吃苦受累都不怕,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成为有本事的人,不像他小时候在村里让人看不起。姚启中说,从2009年10月开始写日记也是为了孩子,一是想言传身教;“二是,俺还想让俺孩儿在日记改编成的电视剧里演个角色,演他自己。”看着贴了满墙的二儿子的武术比赛获奖证书,姚启中透露了他的梦想。

  姚启中的故事通过媒体报道打动了很多人,去年,包括安徽人民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等好几家出版社都想为他出书,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家乡的出版社。早在春节前,出版社就支付了2万元稿费,不过现在已经一分不剩了。“一万五让家里的亲戚借走了,剩下的五千给孩子当生活费。”姚启中说。

  新书的到来并没有终结姚启中的写作计划,“我还会将日记写下去,写家里几代人的故事,写孩子的成长故事。”在姜摊上,他的《难忘的一件事》已经写了两篇稿纸了,他正在回忆7岁那年和父母在田间地头的点滴往事。笔迹端正,当然错别字和病句也真不少。

  为了改正错别字,姚启中特意把一本《新华字典》留在了菜市场,而家里还备上另一本。“他刚开始查字典特别费劲,现在一查就能查到。”这一回,妻子在一旁夸上丈夫了,她说前几天看到丈夫的新书还止不住落了泪。(记者 路艳霞)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