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五千翻译员:把四川话当英语听(三)

  密支那光复的前夜

  但张良皋一直没机会真正上过战场。

  周太康只到过战场外围。1944年6、7月间,日军进攻湘桂,46军奉调到湖南,参加衡阳会战。周太康跟随顾问团和部队,到达衡阳外围。“但由于各部队都想保存实力,并没有积极参战。”周太康回忆道。于是,他还没有真正参加战事,便随顾问团奉命后撤了。这里离他的老家湖南零陵很近,日军进逼,他担心家人安危,提出请假回家接眷,未获批准。周太康认为自己是外事局译员,不是美军雇员,坚持离开,由此便离开了译员队伍。

  三人中唯一真正上了前线的,是曹越华。现年93岁高龄的曹越华家住重庆黄桷垭,他与老伴王德懿已在这个老旧但整洁的家中住了半个多世纪。

  当年,曹越华在昆明炮兵训练所拖载组担任翻译官,因表现出众,提升为译员队副队长。1944年7月,他突然接到命令,调往印度前线。几天后,曹越华直飞缅北重镇密支那,未及跟任何人告别,包括他认识不久的女朋友,后来的妻子王德懿。

  抗日大反攻战役 密支那之战是1944年5月17日打响的。中美联军并肩作战,史迪威将军任总指挥,历时近100天。

  曹越华到来时,正是密支那战役的最后一晚。这天夜里,部队特意为他挖了一个单人战壕。“就像中国农村的田间蓄粪池,上面用树干搭起,然后用军用雨布遮盖。”曹越华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晚上下雨,越来越大,雨水流进来,把脚盖住半截。我只能坐起来。四面都是机关枪在打,就我一个人在那里到天亮,很紧张。”

  这一晚,曹越华仿佛已嗅到了死亡的味道。他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在四面枪声和硝烟火光中,他想起了四川临水老家的母亲,和心心相印的女友。

  好容易熬到天亮,曹越华才得知,此夜是密支那日军的最后挣扎。第二天,8月4日,缅北重镇密支那即全部被盟军收复。这一役,中美联军以伤亡6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3000余人,标志着盟军缅北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让曹越华难以忘记的是,清理战场时,从地道中搜出了一名日本军官,三十来岁,会说汉语,但发音难以辨明。于是给他一张白纸,让他写字。他在纸上以柳体字端端正正写下了八个大汉字: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曹越华刚到密支那时,是在新1军88团第3营当翻译官,后来调到新1军新30师任翻译室主任,中校级别,主要负责翻译情报、作战计划等。

  曹越华最重要的任务,是翻译中国与同盟国之间往来的大量作战情报,同时也翻译飞虎队的情报。

  密支那战役之后,史迪威和孙立人将军来基地视察。谈完了军事作战部署之后,史迪威与曹越华“摆起了龙门阵”。“他看上去50岁上下,精神非常好,说话自然又随便。”曹越华回忆道。

  得知曹越华曾是复旦大学足球队的中锋,曾是美国西点军校校足球队队员的史迪威立刻将他引为同道。“人类大体上有两种竞技角逐,一是野蛮的战争,一是文明的体育。然而我是两种都有所经历。”史迪威的这句话,曹越华至今记忆深刻。

  “我曾是二战翻译官”

  1945年8月10日晚,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传到张良皋所在的昆明炮兵训练所,大家纷纷涌进大操场。炮兵训练所有的是信号弹,美国士兵们也顾不上请示上级,纷纷打开信号弹库。一时间,昆明上空被流光溢彩的胜利焰火点得通亮。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时曹越华正行军至贵州省安龙县,听见消息,立刻离开部队,返回昆明,与女友结婚,后回到重庆复旦大学,领取了毕业文凭。

  9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开始安排遣散译员工作。张良皋被编在遣散的第二批,于10月11日由昆明出发,21日抵达重庆。后于1947年顺利毕业。

  解放后,这批译员大多遭遇坎坷。“在北京、武汉、上海的译员很多,大家能相互证明,比较容易说得清楚。去东北和其他地方的译员遭遇就不同了,很可能就没能扛过去。”张良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在镇反运动开始时也差点出事。当时我在一家工厂当临时工程师,市里号召反动党团分子登记,闹得很紧张。但我觉得我是革命者。后来我把工作关系悄悄转到武汉市建设局,问需不需要去公安局登记,建设局说不用了,内部交代就行。我才逃过一劫。”

  张良皋从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退休,参与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的创建工作;周太康退休前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教授;曹越华大半生都在重庆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任翻译。

  周太康对《中国新闻周刊》感叹:对这批译员,虽然已恢复了名誉,但还不够,应该承认这是当年大学生抗日从军的一次壮举而载入史册。90岁高龄的周太康仍思维缜密,永远的理科生模样。

  几年前,80多岁高龄的张良皋应邀去美国讲学。中途他去加拿大看望老朋友,需要重新申请签证才能进入美国。 “我花了一天时间写申请,表格里有一栏问,是否会使用武器,我就在备注一栏写上: 会放炮,我曾是二战翻译官。 美方签证官微微一笑。几天后签证很快就办下来。他们对于二战老兵非常尊重。”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11期,作者:杨敏,原题:《抗战中的五千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