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简化的见解

  张国栋

  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包含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纵观文字史,汉字自大篆以后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

  翻阅史籍不难发现,在行书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楷书繁体字进行省简。草书对楷书而言简化的更大一些,并且不少简体字直接从草书写法中得来,比如书的简体就是这样。可以说,现在的简化字大多都有出处,有从东汉末年就一直写过来的。

  其实,在没有对汉字简化之前,很多人平常写的字大多也是简化字,只是一直没有统一的写法。汉字简化方案就是把历史和民间中比较普遍的简化给予规范。

  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国家层面开始推行简化字,只是由于时局动荡,这项工作有始无终。新中国建立后,文字简化工作得以大力推广,这符合汉字的发展规律,不仅使文字便于书写,更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有关资料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不识字的文盲占总人口的80%,农村文盲率甚至高达9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能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国家特别重视扫盲和文化普及,开展了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制定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的文盲率已降至3.6%,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简化字的推广。所以,简化字不是汉字的倒退,而是文明的进步。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果实,也是辅助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从易于使用、方便学习的角度来说,当然是笔画简洁、表意高效更符合需求。简化汉字是我国的法定文字,且汉字的简化古已有之,目前的简化方式大多来自历史传承和沿袭,遵循了文字演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