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荐:各地大学综合归纳,非双一流却也是好大学
大学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走向社会的跳板,还是培养人才的舞台。
大学的种类形形色色,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业等等都成就了不一样的舞台。很多高考结束的家庭为了能报上好的大学,不惜花重金聘请相关人才。
当然也有为了能上好大学没日没夜奋斗的学生。而在众多大学,那些有双一流标签的高校无疑是所有高校中的领头羊。
大多数学生也将名牌大学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事实上除了双一流大学实力很强外,一些名声小的高校实力也不容小觑。
根据地区划分,北京上海这类发达城市可算是卧虎藏龙,除却众所周知的清北和复旦等,北京的人大和上海的同济大学也都是高手如云。
黑龙江的哈工大、吉林的吉大、辽宁的东大等,东北三省的高校排行也很靠前,包括大连理工、东北师范大学都是东三省的领头羊。
而安徽;天津;四川地区的好学校也有很多,例如合肥工业和安徽医科大、南开和中国民航、交大和电子科技大学等等。
再往北边走就到了广东,湖北和江苏,相信华南理工、华中科大以及江苏的南大和东南大都是同学们了熟于心的高校名称。
华北电力作为河北重点推荐对象,和山西的太原理工大学不相上下。西安交大和山东的中海大也吸引了很大学生。
大西北除了陕西外,青海的青海大学,甘肃的兰州大学以及宁夏的宁夏大学,都是榜上有名。相比之下,西藏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实力稍低,但依旧很有前途。
重庆的重庆大学,江西的财经大学,广西的广西大学,浙江的浙大都很有名。这里就不再一一细说,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官网查阅。
说了这么多好的大学,但并不是想去哪个都能如愿,重点是分数成绩。高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要根据成绩来选择院校。要有冲刺和保守志愿之分。前一两个志愿可以填比分数线高的,越往后要越保守。千万不要心比天高,以免错失上大学的机会。
根据分数挑选出合适的学校,之后还结合一些外在因素,比如学校环境、地理位置等等。
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考生们可以根据地图查看该校路径,是否方便等等。有些大学可能是专业需要,位置比较偏僻。对于大学来说,当然是越靠近市中心的地方越好。不仅交通方便,经济条件也会更好。对这方面介意的同学一定要擦亮眼睛,事先看好学校的位置。
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学校环境,包括上课教室以及住宿条件。大学毕竟是未来几年同学们的常驻地,拥有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很重要。
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大学整虚假宣传,内部环境以及住宿条件比较不堪。现在网络很发达,考生可以上网查询也可以咨询相关人员。要在保证教学实力的基础上,尽量为自己选择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高校。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高效度过大学四年的方法。
学习是大学不变的主题,无论是什么学校,都要认真踏实学好专业知识,在此基础多方面拓展。
有同学过于迫切,本末倒置,一心只学课外知识,严重者甚至达到了被退学的地步。因此上大学一定要认真学习。
其次就是考证。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会计证等等都可以在大学期间拿到。现在是个讲究学历和证书的年代,网上有人传考专业外的证书没用。其实不然,生活是变化的,多一份证书也就多一条出路。尤其是一些大学对四六级要求较严,同学们上学期间要积极备考。
大学的假期也比较丰富,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千万不要一味的蜗居在宿舍,这样对自身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外面的世界很大,能看见好的风景,也能结识更优秀的人,这些都是能锻炼自己的机会。因此更要把握时机,因为出了校园的旅游,很难再享受到门票半价的优惠。
大学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路途。而这条路或许平平无奇,或许满天繁星,都取决于自己。
我国的好大学不少,少的是追求卓越的心。是以大学生更要以身作则,肩负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