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湖北考生拒绝保送清华,称享受高考的过程,最后得了多少分?
原标题:一名湖北考生拒绝保送清华,称享受高考的过程,最后得了多少分?
虽然很多人对这种教育模式嗤之以鼻,但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教育方式和学习过程是一种更符合社会情况的选择,虽然这个过程有很多地域差异优势和环境影响。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苦读数年,高考是改变命运、甚至跃入龙门改变原本人生轨迹的最重要契机。
当然,随着中国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为适应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招生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无数适应社会进程的新高校。但是在这么多的高校中,被大家熟知的也就那么几所。毕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虽然可以花大价钱吸引人才,但老牌高校的实力不容小觑。在众多的高校中,清华和北大完全就是学生心中的圣殿。甚至有人说,中国只有两种大学,一种是清华北大,一种是其他大学。
确实,清华北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以北京大学为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展1898年维新运动,诏书强调“北京大学为各省之举,应先办。“7月3日,光绪皇帝批准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设立首都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协办孙家鼐为首任大学堂管理大臣(管理部部长),徐景成担任中学首席教师,美国传教士马丁·马丁担任西学首席教师。可见北大从一开始就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当时是有一定的高评价的。虽然有些高校标榜自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大学还是应该从北大开始。
至于清华,它的历史比北大要晚一些。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逼迫清政府与洋人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当时,清政府背负着巨额债务,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这时,一些有志之士开始举起了反抗的旗帜。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反对殖民侵略。在这样的情况下,1904年,美国称得到的补偿“过多”,可以用于“返还办学”。不过,掠夺惯了的西方列强,自然不能表现出这样的好意,退还赔款。190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斯对美国总统的一段话《备忘录》体现了退款办学的真正目的:“我们现在将能够使用最完善的巧妙地控制中国发展的方式——也就是说,用这种方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控制中国领导人。”可见,他们对文化教育的要求更多。控制上。
1909年,清政府用退款设立友美教务处,并附设友美学堂。1911年4月,友美书房正式更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近代清华大学的前身。此后,经过多次发展,特别是民国时期,清华大学逐渐绽放异彩,实力迅速提升,成为民国时期的名校。
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与清华、北大齐名的大学,要么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要么被不断拆散,实力不断被削弱,再也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最终确立了清华、北大在中国的显赫地位。
从它辉煌的历史来看,清北应该是国内大部分留学生的方向,因为他们在生活和就业上有很多优势。但你要知道的是,因为清北的特殊地位,每年高校录取的学生人数都非常有限,再加上地理因素,对于其他地区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省要想成功进入清华和北大,多多少少都要在全省前100名中,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本向清北的名校发起冲击,这着实让外省的学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很多。
不过,如果有机会推荐给清华大学,你会怎么选择?是放弃保送高考还是选择直接保送?我想大多数人的选择应该是后者,因为已经有这样的机会了,何必再去追求一个可能有风险的答案,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在取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意外。高考。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可以放弃保送的机会,以更大的竞争力去参加高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