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掘金者」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学生图鉴(二)|FMBA
这里有金融行业新锐,新科技领域创客,也有名校海归的青年才俊;有激情昂扬的行业新秀,也有温润睿智的产业中坚……。他们从每年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学生中的一员。他们用各自精彩的人生历程与独特气质,融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学生图鉴,他们是:
锐意新金领
点击阅读他们的故事 >>>
科技掘金者
本篇推出 >>>
中坚拓展家
专访进行中,敬请期待 >>>
新世力青年
专访进行中,敬请期待 >>>
潮领海归客
专访进行中,敬请期待 >>>
这次,我们要聊的是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项目学生中的“科技掘金者”们的故事。
FMBA PT+
学生图鉴
他们是新技术与金融领域结合的专家,致力于科技赋能金融行业效率提升,在这个时代的簇新领域创造可能。
他们修练专业内外综合素养,持续更新领导力与自我活力。
对行业内外的变化和自我发展周期,他们始终保有自己的洞察。
你可能听说过不少他们的名称,在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我们称他们为“科技掘金者”。
· 代表人物 ·
咸舒
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 2021级
蚂蚁集团数字科技事业群
工程赛道总监
入学时已从业7年
硕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
持续卓越,
是我想保持的状态。
2014年,咸舒告别学生时代“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进入工程机械行业。
从工程师、设计,到市场营销、品牌运营,再到负责产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和运营的副总,她的角色一直在变化。她认为自己“在人生的早期对意义思考更多,也许会走得慢,但能获得更强的内在动力。”
FISF FMBA:
以传统行业为起点,现在成功跨界到互联网,你对前景有什么样的展望?
咸舒:
“我本硕学的都是机械工程专业,工作之初做工程师、做设计,后来转向市场营销、品牌运营等相关工作。
我更早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中,对“产业”、“科技”、“互联网”、“金融”这四个维度,每种交叉都是一个我希望要去了解的方向,帮助我对产业有更深的了解,有相对综合的能力,帮我拓宽未来的可能性。
这一路上,我变换着岗位、方向、赛道的路上,每一个角色都获得了一定成绩。这些不同的角色不仅让我对企业、管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不断设定新目标、尝试新事物更是我成就感的来源。”
FISF FMBA:
在这个过程中,你追求的是什么?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咸舒:
“‘意义感’,对我很重要。当我有困惑不能理清时,会在哲学中、从伟大的思想者那里寻求启发。
我始终相信更多的经历,才能有更好的思考的可能性,理解自己所处的系统、以及系统内外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拓宽对世界的理解。
来到项目学习是我解决金融领域认知问题的途径。现在,我生活中90%的时间都用来工作和学习了。当然我也希望不远的未来我能平衡。
目前持续卓越,是我想保持的状态。经历更多、探索更多,正是我工作、生活,甚至整个人生意义感的来源。”
· 代表人物 ·
高祥
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 2021级
蚂蚁集团 解决方案架构师
入学时已从业9年
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 软件工程专业
选择、行动、
在行动中
不断修正方向。
从一名服务银行系统的普通技术员工,到蚂蚁集团的技术团队Leader,高祥亲眼见证并深度参与着中国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进程。
身边永远不乏“比你技术好的人,却比你港台动漫更谦虚、更好学、更注重业务。”督促着他始终保有谦逊与好学之心。
FISF FMBA:
在从“技术专家”通往“管理者”的道路上,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高祥:
“我觉得有两点。
第一点,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陈昌益老师给我们上的《商业道德》课上,他说过一句话:‘我们是创业者或管理者,我们没有资格悲观。’我的感触很深。
作为技术人员单干时,拿到任务我都是埋头向前冲,压力和焦虑一直在,但那也是我动力的一部分。但成为管理者后,这种焦虑情绪会被传递放大、对团队成员的负面影响更大。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或阻碍时,很多问题在特定条件下并没有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
作为团队领导者,沉着稳定很重要,能不能把决策简化到A、B选项,在其中做取舍,然后笃定地选择和执行。‘前怕狼、后怕虎’没有用,选择、行动、在行动中不断修正方向,就行了。
第二点,是和上级的沟通。
之前和上级沟通,会更多从他的出发点考虑解决方案,存在被他的思路带偏的风险。这两年我会先考虑这是不是一个对的事情,然后再考虑把事情做对。
因为从上级的角度考虑,很多细节没有你清楚,但他又需要考量和决策。对于一些他没考虑到的点,我觉得我有义务帮他想清楚、和他沟通清楚、与他对齐,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我在对待工作的一个重要变化。”
· 代表人物 ·
陶郦莹
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 2022级
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合作部高级销售经理
入学时已从业5年
本科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为人处世,
要审时度势,
也需敢于主张。
短短5年间,她从一名普通金融专员,跃升为带领团队为知名保险、信托、消费金融等领域企业提供创新金融解决方案的核心人员,在一个个大型项目中倾注她的专业与热情。
跑步、高尔夫、潜水、滑雪、冲浪……职场外的她热爱生活,是一名十八般运动能手、探店达人。
FISF FMBA:
你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让你觉得有“分水岭”意义的事情?
陶郦莹:
“我面向的客户都是机构,孵化周期一般比较漫长。当看到某个客户从我开始服务时每月营业数字只有几万,到现在超百万、年收入过千万,成为行业中的标杆,这种陪伴客户成长的感觉对我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
要说有‘分水岭’意义的事情,我觉得是在2017年-2019年我在众安科技工作期间。当时众安保险成立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是一家面向保险公司提供信息系统和服务的公司。我当时作为新人进入公司,按级别应该只做一些执行层面的工作。可能因为当时公司处于初创期,我有机会和CEO一起去见很多行业内的企业中高层,让我有一个非常快速的成长。
这个过程中,中高层待人接物时那种平等意识、真诚态度、儒雅风范对我影响很大。这种耳濡目染让我在后来的为人处世中能做到既关注对方、审时度势,也敢于主张、大方得体。让我在后续大客户业务中获得一席之地打下了基础。”
FISF FMBA:
你希望自己毕业时是什么样子?你心中有什么标杆人物吗?
陶郦莹:
“毕业那年将是我工作的第7年,我总体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希望那时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也更清晰地明确下一步的方向。
在我心中我领导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他从通信科技转入金融科技领域,从零开始组建培养团队、开拓华东市场,到现在把华东区域做到全公司内最强。在他带领下,我们不仅赢得客户的信赖,还成为同业客户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他让我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靠短期利益建立,而是靠真诚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共同成长、长期共赢。
他身上很多品质:低谷期的坚持、持续快速学习、善于发现他人独特性、知人善用,都是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具有的。”
写在最后
相同领域,不同路径;
汇聚一堂,各具光芒。
对外保有敏感,对内始终坚持。
如果你也希望在数字金融时代
探索更高价值,
来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找到同路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