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改革看四川⑥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化 期待你成为“熊猫侠”
近年来,四川广大青年志愿者在脱贫攻坚、抗震救灾、生态环保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四川为什么如此重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工作重点又是什么?9月14日,记者在四川省推进原创性原动力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志愿者服务事业当中,青年志愿服务是最有活力的力量。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方案》明确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成了“一体两翼三支撑”的省级示范运行体系。在平台运用上,“志愿四川”网络服务体系便捷度不断提高,实现了通过平台“点单式”发布项目需求、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就近“接单”、精准记录时长,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平台信息安全。目前,注册志愿者505.5万余名,6个试点市注册271.5万人,提前完成改革目标,团队6.6万余个,发布活动11.2万余个,参与服务160.1万余人。
为保障志愿者获得感,团省委还制定实施了《四川青资讯影评年志愿者星级认定规则(试行)》,完成首批星级认定2283人。目前,全省已有116所高校将学生志愿服务时长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眉山全市A级景区对星级志愿者实现免费开放。
另外,“志志”“愿愿”两位熊猫幼崽也成为志愿服务的“熊猫侠”形象大使。“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改革号召广大青年成为下一个助力志愿服务“熊猫侠”。同时,围绕社区治理、服务农民工、乡村振兴等,《方案》推出了爱在社区、爱在旅途、靓在乡村项目,分别覆盖社区1316个,年均服务重点群体20万人次,乡镇建立服务队伍3583支。
在未来,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将总结组织架构、平台运行、保障机制、品牌运行以及志愿文化上的阶段性经验成效,将试点经验向全省其他地区推广。团省委副书记唐经天表示,团省委将进一步做好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标准化、创新志愿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和对外交流方面的工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