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国曹魏:抵御蜀汉北伐后起之18将

  原标题:三国曹魏:抵御蜀汉北伐后起之18将

  天下三分,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其实两国众寡悬殊,攻守异势,并且曹魏阵营,英才济楚,名将辈出。以下18将,虽智勇参差不齐,然不乏出类拔萃之名将,论功比美,强于吴、蜀。

  1.夏侯楙

  夏侯楙为夏侯惇之子,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历官侍中、安西将军,镇守长安。性怯而无武略。蜀汉北伐时,调离西线,出任镇东将军,假节。

  演义之中,夏侯楙为曹魏大都督,率二十余万大军抵御诸葛亮北伐,曾经为蜀将王平生擒,损兵折将,连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羞愧无颜回朝,投奔羌胡,不知所终。

  2.郭淮

  郭淮历官征西司马、征西将军,在关右三十余年,方策精详,摧廖化、摛句安,功勋显菩,官至车骑将军。

  演义之中,郭淮亦活跃于曹魏西线战场,武力稀松平常。高平陵之变后,与夏侯霸交锋,战不十回,抵挡不住。铁笼山之战,追击姜维,被姜维空手接箭,回马射杀。

  3.曹真

  曹真鸷勇过人,有将帅之才,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演义之中,曹真文武干略平庸,十分窝囊。数次与诸葛亮对阵,屡战屡败。直至伐蜀之役失败,被诸葛亮一封书信活活气死。

  4.陈泰

  陈泰为司空陈群之子,弘济简至,官至征西将军,入朝为尚书右仆射。

  演义之中,陈泰武力一般,曾经与郭淮联手击败夏侯霸。铁笼山与姜维交锋,战不三合败走。然有智略,向郭淮献计斩杀羌帅何烧戈,生擒羌酋迷当。于铁笼山之战,大破蜀将句安、李韵。后因贾充、成济弑君,请诛贾充未遂,吐血而死。

  5.王双

  王双正史记载实有其人。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粮尽退兵。王双率部追击,为蜀军伏击,临阵战死。

  演义之中,王双使一口大刀,重六十斤,暗藏三个流星锤,有万夫不当之勇。与蜀军交锋,连斩蜀将谢雄、龚起二将,张嶷出马单挑,交锋数回合,王双诈败,一锤击伤张嶷,王平、廖化杀出,救回张嶷。诸葛亮不得用计,声东击西,大败王双。而魏延突然杀出,一刀将王双斩于马下。

  6.郝昭

  郝昭雄壮勇烈,镇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

  演义之战,郝昭以三千之兵,抗蜀军数三十万之众,拒绝同乡勒祥劝降,化解蜀军云梯、冲车,运土填城之法,坚守陈仓二十余曰,使诸葛亮无计可施而退兵。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探知郝昭病重,乘机围攻陈仓。一时火光冲天,城中大乱,郝昭惊吓而死。诸葛亮入城,怜而葬之,以表其忠。

  7.曹遵

  曹遵与大将军曹真同乡,早年与朱赞随曹真并事曹操,从征四方。曹遵、朱赞早年死于王事。曹真拜将封侯,请分封邑与曹遵、朱赞之子,因此赐曹遵、朱赞之子关内侯,各百户。

  演义之中,曹遵、朱赞为曹真麾下正、副先锋,武力不凡,遇蜀军埋伏,遭蜀将王平、马岱、张翼、廖化围攻,奋力突围,曹遵杀出,正逢魏延,被魏延一刀斩杀。

  8.朱赞

  朱赞与曹遵为曹真同乡,并事曹操,两人皆死于王事。曹真分封食邑给朱赞、曹遵之子。

  演义之中,朱赞为曹真副先锋,临阵为蜀将赵云击杀。

  9.孙礼

  孙礼于正史刚断伉厉,有独身搏虎之勇,所历七郡五州皆有威惠,官至司隶校尉、司空。

  演义之中,孙礼、郭淮奉司马懿之命救援武都、阴平,为诸葛亮伏击,全军覆没,二人弃马仓皇逃走,蜀将张苞纵马挺予追杀,不幸坠谷而死。后孙礼献计诱敌劫粮,为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大败魏军。北原之战,孙礼诈败诱敌,击败蜀将魏延、马岱。

  10..费曜

  费曜为曹真部将,于陈仓成功抵御蜀汉北伐,与郭淮在阳溪与魏延、吴懿交锋,为其击败。官至后将军。

  演义之中,费曜疑姜维献书投降,其中有诈,代曹真出征,陷入蜀军重围,突围不遂,拔剑自杀。

  11.戴凌

  戴凌为征蜀护军,与张郃、费曜皆隶属司马懿帐下,抵御诸葛亮北伐。

  演义之中,戴凌为张郃副将,偷袭蜀营,中诸葛亮之计,陷入重围。幸得张郃二左冲右突,奋勇溃围解急,杀开一条血路,将戴凌救出。

  12.魏平

  魏平是湖北贵陂人,为魏国大将,屯金城,尝从苏则平定凉州之乱。后隶属司马懿麾下,于时魏、蜀两军相拒于祁山,司马懿坚垒不战,魏平、贾栩屡次请战,尝讥司马懿畏敌如虎,为天下笑。

  13.王经

  王经在正史、小说基本相同,任雍州刺史,于洮西之战为姜维击败,入朝为司隶校尉、尚书,为魏主曹髦宠信。曹髦欲亲自讨伐司马昭,王经谏阻未成,而义不卖主。及曹髦遇弑,司马昭收捕王经下狱,与其母一并遇害。

  14.徐质

  徐质为讨蜀护军,从雍州刺史陈泰征战,抵御姜维北伐,尝阵斩蜀将张嶷,颇有战功,后于襄武阵亡。

  演义之中,徐质使一柄开山大斧,英勇无敌,前后数回合击败蜀军左右先锋张翼、廖化,蜀营诸将莫当。姜维与夏侯霸定计,诱敌劫粮,予以伏击,徐质突围逃走,于人困马乏之际被姜维一枪刺中坐骑,落马为蜀军乱刀砍死。

  15.司马懿

  司马懿猜忌多权变,西拒诸葛、东征公孙、外擒孟达、内诸曹爽,兵动若神,谋无再计,三马同槽,专制朝廷。

  演义之中,司马懿屡次与诸葛亮交锋,每战必败无疑,无奈坚守不战,甘受红妆之辱,不敢争锋。

  16.邓忠

  邓忠为邓艾之子,数从征战。伐蜀之役,于绵竹先败后胜,大破蜀军,致诸葛瞻父子战死。及卫瓘平息钟会之乱,遣护军田续斩杀邓艾、邓忠父子于绵竹西。

  演义之中,邓忠武力高强,曾与姜维大战三十回合,有惊无险。然于绵竹之战,与师纂二人围攻诸葛尚,二人不敌败回。

  17.司马望

  司马望为司马懿之侄,司马孚之子,宽厚又父风。历官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在镇威化明肃。晋朝建立,官至大司马。

  演义之中,司马望为曹魏长城守将,被姜维击败,后使反间计,逼使姜维回师撒军。

  18.邓艾

  邓艾在正史记载与演义略同,屡次抵御姜维北伐,胜负互见。而两人前后二次在阵前单挑,皆未分胜负,与姜维可谓生死冤家,不死不休。平蜀之役,邓艾偷渡阴平,逼使后立刘禅君臣投降,立不世之功,而遭不测之祸,父子于绵竹西为护军田续斩杀。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