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锦囊|高中生在新高考3+1+2模式下如何选科?(建议收藏!)
目前大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实行新高考3+1+2模式了,相比于之前简单的选择文科和理科,给了同学们更多的选择自由,但是随着选择的增多,同学和家长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曾经,分文理科的时候,家里都需要开家庭会议才能做出决定,现在面对更多的选择和组合,大家是否感到更加迷茫了呢?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面对新高考模式,我们应该如何做决定吧!
刚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家长和同学们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什么是新高考3+1+2模式,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规则。
新高考3+1+2模式中的“3”代表的是语数外三大科,这三科是必考的科目,不需要选,分数也没有改变(这一点和之前分文理的时候没有区别);
其中的“1”是副专业,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个,其实这也是变相的选择文理,很多大学的专业方向就是根据这一选择去确定的,这部分满分为100分,按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其中的“2”是副科,需要在生物、地理、化学、政治这四科中选择两科,这部分满分也是100分,但是按等级分计入总分。
一般情况下,新高考3+1+2模式的选科是在高一下学期进行的,但是各个省份不同,有的省份会在高一上学期就完成,也有的省份会在高二再进行选科,具体的时间会在各省的教育考试院官网通知,同学和家长们只需要等学校的通知就可以了。
不过,大家不要等收到通知再考虑哦,毕竟是人生大事,还是需要提前做好权衡利弊的!
在选科过程中,第一优先级当然是考虑成绩,毕竟高考主要看的还是分数,这就和曾经选文理一样,当一些学科的成绩绝对碾压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了,因为成绩的绝对优势也体现了学生是否适合这一学科、是否对这一学科感兴趣以及适不适合这一学科的专业发展。
在考虑成绩这一因素的时候,大家不要只是单一的看“绝对”成绩,毕竟这一模式下的“2”是等级分,也就是说“相对”成绩也很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大家还需要考虑排名。
其实,对于高一或者高二上的同学来说,单纯看当前的成绩并不是非常客观的,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难度和深度会逐渐加大,那么成绩也会有一定的波动,那又应该如何去预判高三的成绩好坏呢?
首先,同学们要评估自己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基础是否牢固,知识掌握得是否全面;
其次,家长和同学们可以回想过往的学习过程中,这一学科是否一直处于优势状态;
另外,大家还需要考虑该学科的“可持续”性,也就是保持高分的可能性以及提升空间。
上面讲了,我们在考虑成绩这一因素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该学科的“台湾剧可持续”性,而“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两点:
1)学生是否具有该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这主要看学生的“天赋”,或者说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是否在这一学科逻辑的范围内;
2)学生对于这一学科是否感兴趣,具有探索和学习的主观动力。
其实,当一个学生的思维与某一学科的逻辑匹配时,TA大概率会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学生的主观兴趣也是在选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
此外,选科也关系到大学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当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学科,也是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未来”。
上面提到了这一阶段的选科会关系到大学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那么选哪些科目可以往哪些专业和职业发展也是大家需要关注的。
特别的,很多大学以及大学专业会对高考考试的科目进行一定的范围规定,这就像曾经分文理的时候,一些理工类专业不收文科生一样。
由于哪些学科组合匹配哪些大学专业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下一期,我们在系统详细的进行展开分析吧!
今天,我们探讨了在新高考3+1+2模式下,同学们面对选科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哦!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升学相关的技巧,请扫描文末二维码,和如意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哦!
#高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