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二者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同样是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二者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准备大学入学考试时,许多申请者看中了师范大学,认为如果你考上了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学生教师,毕业后就会更容易成为一名教师,但这种认识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当你考上师范大学时,情况并非如此,你是一名学生教师。在师范大学里,不仅有师范类专业,还有非师范类专业。因此,如果你申请了师范类专业,你才是师范类专业。那么,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有什么区别呢?看完这四点,你就知道了。

  

  1.专业名称不同

  区分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专业名称,如果是师范类专业,专业名称上会特别标注两个小字'师范类',如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英语(师范类)、小学教育等等。有时,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也有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专业;申请人应了解这一事实,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学习课程不同

  除了专业基础课程外,师范类专业还要选修很多课程,如教育心理学,这对将来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而非师范类专业则没有这些课程。而且师范类专业在大三、大四时有较多的实习机会,所以申请者在填报志愿前要明确自己的需求。

  

  3.毕业证书不同

  如果你有教师资格证,你的毕业证上就会出现'教师资格证'的字样,但如果你没有教师资格证,你的毕业证上就不会出现。虽然教师资格证已经放开,即使你不是师范生,师范专业也可以申请,但很多重要岗位还是只对学生教师开放,不管你是不是学生教师,待遇上还是有很多差别。

  

  4.工作上的好处不同

  如果毕业后都从事教育工作的不是师范生,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即使教师资格证率很高,但师范生在这个领域显然更有优势,所以考研比较容易,有些重点大学甚至不需要考教师资格。而取得资格后,还要参加学校的招聘,这时候师范生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综上所述,申请者要慎重考虑自己将来是否打算从事教育工作,如果完成申请,如果有这个打算,最好选择师范类专业,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会更有竞争力,但如果没有这个打算,也不要担心,师范类院校非师范类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文章就分享到这里,有想了解更多关于教育,考研,学校,就业问题的可以关注一下小编。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