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成低保户,985神童被劝退,三本院校出身的人却成了天才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英雄不问出处,影响是不问出处,那是因为英雄出身的地方肯定差不了。即使你出身很好,如果少了一样东西,照样会被打其他片回原形。

  曾经就有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最后却成了低保户,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博士名叫张进生,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本科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也曾读于北京大学。

  1984年他考上了大学,在当时那个时代,别说考上清华北大或者是重点大学了,就算是个普通的大学,也是非常稀有的,所以当时的张进生,简直就是天子骄子。

  但是他身为天子骄子并没有继续坚持自己上学时的自律和努力,反而觉得被人都比不上他,这也让他在工作中屡屡受阻,之后他患上了抑郁症,只能休学了。

  休学满一年,被学校劝退,又重新回到了社会上,之后的张进生负气地回到老家,一待就是18年,只能靠姐姐接济,最后沦为了低保户。

  还有那个曾经受到茅台资助的神童廖崴,他可是名副其实的“神童”,因为他的记忆力惊人,据说他三岁的时候背唐诗仅需要读上两三遍便能倒背如流。

  也正是因为他有这项特殊的能力,所以他学东西特别快,很快就把小学和中学的知识学完了,之后13岁的廖崴结束了中学的所有课程,然后就参加了高考,并考上了985院校。

  因为出身贫穷,所以茅台集团决定资助这个神童4年的学费,但是一年后就停了,因为廖崴的学科都挂了科,他上了大学之后并没有好好学习,而是迷上了游戏。

  在中学的时候,有父母和老师管着,他可以控制时间,不去影响学习和生活,但上大学之后没有了父母的约束,渐渐的他自己的自律意识也就打水漂了。所以即使再聪明的他也毁在自律这两个字上。

  两个本来原本都应该是天之骄子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可叹呢。当然有落下的就肯定会有上去的。

  这位被华为选中的“天才少年”张霁,其实刚开始考入的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本院校(现在可能是二本了)——武昌理工学院。

  后来是如何被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选中的呢?因为他后来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而且还攻读了博士。

  大家可以想一想,从一个三本院校考上一所重点的博士,后来又被华为最高年薪选中,这个价位的年薪,全球也只有4个人获得,所以这背后的艰辛和努力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张霁说:“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要除去天才少年光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老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周可说:“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

  所以说,天才根本就不是什么天才,而是一个自律的普通人罢了。天才失去自律会变得普通,而普通人得到自律会变成天才。

  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所以,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孩童时期就要开始培养。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最缺少的就是自律能力。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么做什么,没一点计划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终,这其实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么做父母的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呢?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设规则,让孩子给自己树立目标,有自己的规划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儿童成长自律表》。

  让孩子自己监督自己,通过奖励的方式刺激孩子,很容易就能培养出孩子的好习惯。清单可以有:按时写作业,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不说脏话,每天阅读等等。

  在孩子能做到清单上的事情的时候,家长适当给予奖励,如此反复,孩子对于自己的安排就比较清晰了,之后家长再慢慢放手,让他自己管理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不会差。

  这款儿童自律表,采用三层铁性底材设计,粘贴方便,感兴趣的朋友们点击下方商品卡下单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