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园长修炼记44:幼儿园小班幼儿建立常规的策略

幼儿入园时孩子们接触社会进入下一个新生活的转折点,小班的幼儿好模仿、好学习,这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顺利进行一日活动,愉快地过集体生活的生活基础。


一、给幼儿反复实践的机会

不断反复的时间是建立班级常规的关键。幼儿的每一天是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三部分组成。生活活动中包括:饮食、睡眠、盥(guan)洗、整理。生活是幼儿常规培养的入门课。吃饭、睡觉、盥洗、整理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实在是个难题。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作为活动中的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化难为易。把常规活动中的问题拿到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中来解决。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二、坚持一致性和持久性

成人对幼儿的要求要一致,形成共识。只有家园一致,教师间密切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要求和规则一经提出,就必须天天坚持。如:饭前便后,吃水果前,摔倒后,起床后,玩完玩具后,必须要洗手。口杯、毛巾必须使用自己的,吃完饭后、碗、盘、勺子要自己放在相应的容器中,吃完饭后小椅子搬到规定的位置。午睡时要脱掉外衣外裤,自己的物品放到自己的抽屉里,早晨来园,晚上离园都要根老师打招呼等等。小班的幼儿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很快克服种种困难,学会适应集体生活。

三、榜样的示范作用

小班幼儿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幼儿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努力做幼儿的表率。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幼儿向幼儿学习,幼儿教幼儿这也是常规培养中的有效方法。

四、语言简单规范富有情趣

教师在向小班幼儿讲解规则和要求时,应特别注意语言简洁规范,富有情趣。讲给幼儿听的语言应该是幼儿一听就能明白的语言,如能够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效果会更好。动作和思维相结合是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每一次提出的要求和规则不能太多太复杂,应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让自己的语言富有情趣,需用富有童趣的口吻讲解各种要求和规则,把要求和规则游戏化和趣味化,情景化。

对于此篇解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文章定日更新,如对你有用别忘记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