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扎实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

东坑镇中心小学学生假期参与家务劳动,前往农贸市场买菜。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

4180个投稿作品、覆盖全市近250所中小学校,3月1日,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南方日报东莞新闻部承办的“我爱我家?习劳知恩”第三季——东莞中小学寒假劳动微视频、手抄报征集活动圆满收官,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劳动教育成为这个寒假东莞学子的标配。

春季开学,东莞劳动教育不断传出好消息,3月1日省教育厅发布全省85所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名单,东莞5所学校上榜。作为代表校之一,3月2日东莞市大朗镇鸣凤小学迎来一批市内外学校代表,区域劳动教育校际联合交流活动在该校举行,研讨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

结合劳动教育的本地实践,当前东莞市出台《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通过基地打造、特色学校培育、课程开发等方式,探索构建具有东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黄婷?林群贤

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感受劳动魅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劳动教育的部署要求,促进东莞学子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自去年5月起,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日报东莞新闻部开展了“我爱我家?习劳知恩”主题系列活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参与。

今年2月1日,“我爱我家?习劳知恩”第三季正式启动,发动全市中小学生以短视频和手抄报形式记录寒假劳动实践,以活动促进劳动教育。历时一个月,活动圆满收官,共收到4180件投稿作品、覆盖全市近250所中小学校。

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学生们将点滴家务作为生活劳动的主阵地,将劳动融入了日常生活。活动同步开设点赞展示页面,来自莞城步步高小学、高埗镇中心小学、茶山中学、大朗鸣凤小学等学生作品位列人气排名前十位,累计流量超百万。

烹饪美食、种植花草、卫生扫除、收纳整理、照顾幼小……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积极活跃。除了一般家务,有些学生还会洗车、组装柜子、看顾家中店铺,甚至体验了一把下地种田采摘,展现出了东莞中小学生勤劳肯干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结合牛年春节的特殊时间节点,不少作品还将劳动实践展示与中国传统佳节结合起来。“年廿八,洗邋遢”、写对联、贴窗花、买年货、做汤圆……学生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劳动实践的魅力。

而在手抄报作品中,除了摘抄名言名句,学生们还纷纷抒写了自己的劳动故事和心得感悟,用斑斓的色彩描绘出了居家劳动场景,不少作品创意十足,充满童趣。

劳动作业丰富学子假期生活

学生娃在家参与劳动,假期里校长们也没闲着,为了给广大学子、家长送出别样祝福,春节期间南方+东莞频道特别开辟“校长的话”栏目,邀请东莞的中小学校长们送祝福,分享劳动心得。

校长们不仅分享学校关于劳动教育的做法、经验,也从身边人、身边事谈起,鼓励学生、呼吁家长参与孩子劳动教育,表达祝福与期许。东莞中学初中部校长周润标引导学生们体会“通过劳动创造幸福与梦想”;松湖排中校长吴山寄语大家“崇尚劳动、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大朗镇鸣凤小学校长谢慰意则表达“通过劳动获得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去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指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明确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利用寒假假期,各学校纷纷开展自选项目,通过劳动作业的布置,鼓励学子参与家庭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中,丰富假期生活。

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在寒假期间发布《家务劳动我能行》倡议书,制定《家务劳动我能行》劳动实践记录表,鼓励同学们利用假期居家生活的契机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及时记录参加劳动的过程,争当家务小能手;大朗鸣凤小学则结合此次“我爱我家?习劳知恩”活动,在寒假期间推出“我劳动,我成长”——寒假“劳动小达人”评选活动。

生活处处有劳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对此,鸣凤小学德育处主任吴常初鼓励家长充分肯定孩子的参与,看到孩子在做事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由此引导孩子体验家庭劳动的乐趣和成就。

从课程师资建设推动劳动教育落地

“我爱我家?习劳知恩”系统活动的推出,丰富了东莞学子寒假生活,就在活动收官当天,3月1日好消息传出——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组织评审,全省共85所学校被认定为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其中,东莞共5所学校入选,包括厚街镇桥头小学、东坑镇中心小学、谢岗镇谢岗小学、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大朗镇鸣凤小学。

5所学校不仅在这个假期组织了学子们的劳动实践,劳动教育也已经成为学校日常教学的一部分。比如,厚街镇桥头小学不仅建设了劳动教育基地,还编写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东坑镇中心小学自2009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形成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并开发《美食篇》《教育篇》《家务篇》等一系列劳动教育校本教材;谢岗镇谢岗小学则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尊重生命为目标,构建“10+2”技能课程体系,形成年级各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程进校园,如何落地实施?作为省级劳育特色校,3月2日东莞市大朗镇鸣凤小学迎来一批市内外学校代表,开展区域劳动教育校际联合交流研讨。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劳动教育推进也被列入今年东莞市教育重点工作。在今年1月召开的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明确提出要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目前东莞教育“1+12”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已推出,《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5)》位列其中。

《计划》明确将遵循全面统筹、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名师培养、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培育等,建成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镇街)、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和研学实践基地。

■声音

教育部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华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红:家庭应成为劳动教育重要场所

返校归来,劳动教育如何开展?学校、家庭如何联动,齐心上好劳动教育这门课。教育部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红阐述自己的劳动教育观——劳动让孩子的人生更完整。由此,她引导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劳动教育。

在王红看来,完整的人生是“不仅拥有好学历、好工作、好地位,最重要是拥有美好家庭生活的人生”。她呼吁家长,要高度重视对孩子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让孩子能够在未来拥有更完整的人生。

劳动教育如何开展?王红表示,家庭应成为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家庭劳动也应是劳动教育最主要形式和内容,“家长和学生都要珍惜亲子相处时光,集中体验亲子劳动的乐趣、感受家庭美好生活。”

东莞市人大代表、万江中学校长胡毅超:将劳动教育与军训及校本课程结合

针对劳动教育的全市落地,在今年东莞“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万江中学校长胡毅超建议通过创新劳动教育基地合作模式、将劳动教育与军训结合、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结合等,构建具有东莞特色的学生劳动教育模式。

胡毅超表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社会共识,但仅从学校层面开展实施,难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为此他建议首先创新劳动教育基地模式,科学布局,比如通过公私合营的模式建立劳动教育基地,综合考虑方位布局,形成辐射全市的基地网络。

其次,在劳动教育开展模式上参考军训要求,或将两者结合起来结合,利用岭南水乡特色,根据农作物翻土、插秧、收割等不同阶段,因地制宜开展生产性劳动实践。

最后,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校校本课程相结合,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系统化开展劳动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