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险家温旭“独步南极”1400公里58天抵达南极点

北京时间2020年1月10日凌晨1:50,中国探险协会会员、青年科学探险家温旭成功抵达南极点,历经58天,行程1400多公里,成为首位从南极海岸出发、单人无助力无补给抵达南极点的中国探险者。

温旭的这场南极探险,不仅实现了中国人在南极探险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现了新生代中国探险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信念力量,更体现了中国科考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以探险守护冰川

温旭,32岁,中国探险家、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登山队、国家科考队队员、<2°C计划发起人。生活中,他是一个丈夫,还是一位新爸爸。

他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阶段因其优秀的冰川经验保送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院第四纪地质专业,并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培养,拜入姚檀栋院士门下。目前是中科院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

他15岁开始接触专业登山探险活动,是中国首批专业登山向导,目前已有16年户外探险经验,已登顶国内外著名山峰20余座,50余次。多次担任国际和国内探险队、科考队队长,他以出色的科学背景、探险经验成为地球三极独一无二的挑战者。

温旭与极地探险专家们

基于多年的探险经历和冰川研究,温旭对冰川与气候保护的使命感比一般人要强烈。他发起“<2°C计划”,就是为了呼吁共同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在完成过北极点探险和登顶珠峰这两项挑战之后,他于2019年开启了第三个挑战极大的项目——“独步南极”,他准备用自己的科考探险行动,来唤起公众保护冰川和气候行动的意识,为自己的孩子以及所有人的下一代创造更加可持续和包容的未来。

真正的独步南极

2019年11月11日,温旭乘飞机抵达南极大陆的联合冰川营地,其后搭乘双水獭飞机前往探险的真正起点——位于约南纬77°54‘的伯克纳岛海岸。在对装备进行整理后,于智利时间11月13日正式踏上南极征程。

联合冰川营地

一个人,一对滑雪板,一架承重180多公斤的雪橇,在无助力、无补给的情况下,采用越野滑雪的方式,每天平均行走12小时以上,历经58天,行程1400多公里,终于在2020年1月10日成功抵达地理南极点。

按照原计划,温旭在抵达南极点之后还会继续行走,至南极陆地边缘的罗斯冰架,穿越整个南极大陆,行程应该有2000多公里,周期80天。但是,由于出发前的突发状况耽误了十几天,想在南极窗口期之内完成剩下的几百公里徒步,是不可能的。于是在抵达南极点时,温旭便宣告了这次探险的结束。

原定的“独步南极”穿越路线

温旭的南极穿越,不仅是一次个人对极限的挑战,还肩负着深入南极内陆无人之境,为日后中国的内陆科考探路,并沿途采集极地冰雪样本。这些珍贵的样品将填补极地研究在南极内陆线路上的空白,对于揭开一系列地球气候演化的未解之谜,具有积极的意义。

温旭探险经历一览

2004年:登顶新疆慕士塔格峰。

2006年:登顶新疆慕士山。

2008年:代表天津市参加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

2008年:创建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担任队长。

2009年:4月22日,越野滑雪到达北极点。

2010年:创建全国大学生冬季登山技术训练营。

2011年:登顶慕士塔格峰,担任中国科学院慕士塔格峰科学考察项目科考队队长,建设高海拔气象站及自顶峰到雪线的梯度采样,累计共登顶该山峰10+次。

2012年:中国科学院西藏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基础测量野外考察项目科考队队长,连续3年对然乌地区390号冰川、定日地区抗吾热冰川、阿里地区冰川物质平衡测量。

2012年:中国科学院西夏邦马峰气象数据平台搭建及采集项目 科考队队长。

2013年:中国科学院藏色冈日五国科学家联合冰心钻取项目科考队员。

2014年:入选国家登山队,参加K2攀登集训。

2015年:中国科学院古里雅冰川五国联合科考科考队员。

2016年:组织Access Water国际水资源教育探险活动。

2017年:中国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性大科考专业技术指导。

2018年:5月16日登顶珠穆朗玛峰。

2019~2020年1月:成功从南极伯克纳群岛、单人无补给无助力至南极点。

据悉,温旭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目前都很好,令人欣慰。待他安全归来后,搜狐极限探索之旅将及时连线进一步深入采访,向大家介绍这位青年科学探险家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