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景元素的变迁,是旧时代的消亡,更是人文价值与时代韵味的形成

  

  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艺术观念的迭代更新,声音已经成为帮助电影划分时间空间、辅助其成为现实生活缩影的必需手段之一。

  电影声音具有空间性,从电影本体层面出发,声音既可以存在于画内、为剧中人所聆听,更能在放映过程中超出本体、在播放空间中为观众所感知。

  

  其中,作为画内空间听者的剧中人和作为放映空间听者的观众所听到的声音差异巨大,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反思也颇为不同。

  

  对此,我将首先着眼于前者,即画内空间听者的角度,从音响、人声、音乐三元素出发,基于传统声景理论分析阐述北京城市电影声景的变化之处。

  01从旧时集市到高级商场

  关于北京这座城市,人们最初的印象大抵就是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政治文化中心。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致使城市的样貌和内在发生巨变,而其中能给人以最直观冲击的,必定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的变化。

  电影声景彰显文化质感,以集市、卖场这一外部公共空间为例,1983年的影片《骆驼祥子》就首先构建出一副具有代表性的老北京集市声景。

  

  此时,京城尚未进入改革阶段,路面交通工具虽复杂但传统,商贩也多以原始方式进行推销和售卖。

  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这些声音帮助观众在内心定位故事的发生年代,与此同时,诸如驼铃、鸽哨、磨刀人手中的工具碰撞等京味地标音响,又为这些影片与同时期的其他电影做出了地域上的划分。

  

  例如,在讲述上海故事的《都市里的村庄》(1982)、《上海之夜》(1985)等中,若是出现驼铃和鸽哨,便很容易使观者产生听觉层面的割裂体验,从而削减影片内容给人带来的真实性和沉浸感。

  

  新北京城市电影时期,集市开始转变为露天卖场和商铺商店,以经典之作《本命年》(1990年,谢飞)为例,影片中,出狱后的李慧泉以在卖场摆摊维持生计,通过他耳边的汹涌人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街边摊市特征逐渐变得清晰可辨。

  

  这一阶段,汽车、摩托车驶过柏油马路的声音已完全取代马蹄踏过土地,马车铜铃变成自行车铃,摊主卖家也以高音喇叭代替大声吆喝招徕顾客。

  同时,通过对比背景基调声中的人群喧闹,新北京时期人流量的增大也成为了显著特点,顾客的脚步不再清晰可辨,衣服摩擦、东西碰撞的声音更是此消彼长。

  

  这些并不是影片《本命年》独有的声音特征,在同时期的《顽主》、《大撒把》等作品中,涉及到露天卖场的情节均有类似元素出现。

  关于此点,现代化建设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整改功不可没,城市样貌和生活生产方式首先发生改变,基于市民日常而诞生的城市印响自然随之被烙上相应的时代印记。

  

  只不过,现代建设对于城市整改比起“保留”更重“革新”,因此,在其他城市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具体的听觉元素虽无多关联,但可为观众所感知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

  新世纪之后,多数城市影片都意在塑造京城的现代化气质,因此,这些故事所选取的公共空间也普遍具有现代特性。

  

  仍以卖场空间为例,近十年,独立摊贩几乎从城市街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连锁超市、高级商场和奢品商店,此类场景中的生音元素虽不失,但比起“新北京”时期而言,其中的层次感和地标感就略显逊色。

  如影片《半个喜剧》中,商场空间的声音基调以人物行为动作产生的音响为主,标志声和信号声偏少,独属于北京的京味元素约等于无。

  

  当代阶段,此种声音设计方法并不是个案,在徐静蕾导演的《杜拉拉升职记》中,涉及到商场的片段甚至没有伴随任何环境声。

  在疯狂购物之时,主角杜拉拉耳边的声音完全被创作者隐藏,观众能听到的只有无声源配乐和电子音效。

  

  对比三个时期的卖场商店场景,其各自的生音景观差异之大显而易见。

  借助剧中人的耳朵,或是时代痕迹明显的声音元素符号、或是不同物件材质引发的声音质感差异,卖场、餐厅、街道等外部空间中任何微小的音响变换均被保留。

  

  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经由积累便可引发质变,城市电影声景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再现了北京的城市化进程。

  02从胡同大院到北漂青年

  当公共空间中背景音响的改变撰写出一篇新老北京文化更替史,那些聚焦于私人空间的声音元素则绘制成一幅丰富多彩的京城日常生活图景。

  

  在呈现老北京平民生活的影片中,胡同大院,尤其四合院,始终是无法避免的场景。

  它是“北京城当之无愧的城市肌理与建筑典范,承载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北京的血脉与细胞,也是北京城市的根与魂”。

  

  胡同和四合院包含着历史、民俗、方言等多诸多文化元素,早期作品中的四合院通常伴随着大量生活状态的展现。

  厨房里的烧灶声、窗外小贩的叫卖声、煤油灯燃烧的滋滋声……这都是属于老北京人的集体记忆。

  

  仍以影片《骆驼祥子》为例。祥子和虎妞生活空间中的声音元素虽不如市集复杂,但其中的标志和信号声仍可以帮助观众进行时代定位。

  尤其背景环境中的吆喝,作为上世纪初期京城胡同特有的声音信号,它的出现无疑会引发观众注意,即便出现频率有限,其重要程度却不言而喻。

  

  改革开放后,胡同和四合院内的环境天翻地覆,这一空间所蕴含的价值意义也在发生改变——它被放置于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之间。

  一面象征着人们对旧城区的复古情怀,另一面也以自身的革新映衬时代发展。

  

  此种情况下,大量为旧城居民所熟悉的环境声音即便存在,意义也不再同于以往,如电影《本命年》的开篇。

  刚从监狱出来的李慧泉一路走入熟悉的小胡同,在这段背跟长镜头中,画外隐约出现的戏曲声为新时期特有的火车声、钟声、广播声和流行歌曲声掩盖,市井生活的杂沓牵扯出强烈的文化变迁感,旧时代的消亡过程就这样出现在李慧泉的耳中。

  

  不仅是《本命年》,新北京城市电影阶段,从《夕照街》到《北京,你早》,从《头发乱了》到《洗澡》,这些影片均借环境声的更新迭代展现胡同大院的没落。

  90年代中后期,由于人口涌入导致的住宅紧张等,大院居民纷纷搬入筒子楼,城市生活空间也借此完成了从平房至楼房的转变过程。

  

  当代阶段,楼房已经成为人们默认的市民居住地,楼房与平房间的声景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转换。

  高层窗外的蝉鸣鸟叫、楼道电梯的按键关门、甚至是下水管道延伸出的冲水流水声都在不经意间来到居民耳边。

  

  而此时,北京城市电影中还新出现了一个难以删除和替换的特殊群体——北漂。

  经由他们的耳朵,传统京城中并不常见的一面也开始为人所听清。从这一简短片段中可以看出,“隔音”是《北京爱情故事》家庭场景中最显著的问题。

  

  对于这群“北漂”而言,房内糟糕的隔音似乎永远困扰着他们,影片《开往春天的地铁》、《后来的我们》、《亲爱的,新年好》等中都对此有所涉及。

  虽说房屋隔音并不是当下的特有问题,但时代变迁,同样的问题给予剧中人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新”、“老”阶段中,邻里的身份关系与现在差别十足——被征为国有之前,居住在四合院的多为一家老小,人口搬迁和工作调动之下,搬进筒子楼的居民也多为相互熟悉的同事和同学。

  而现如今,越来越多“北漂”因经济等原因被迫与陌生人同住,因此,不良隔音所带来的窘迫尴尬也就比以往更为棘手。

  

  此外,局促的生存空间、吵闹的春运火车、反复催租的房东……这些都是观众在以往的城市电影中难以听到的声音。

  

  总而言之,跟随不同年代的剧中人物,观众对城市文化的感知也开始变得多元,这些城市电影不仅再现了不同阶段人们的真实生活,更在影像声音的积累之中辅助了时代韵味和人文价值的形成。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