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手抖”可能意味着帕金森?这些情况其实都需要警惕!
有约君说
50岁的陈阿姨在五六年前,就发现自己晚上睡觉“总不踏实”,双腿总是不舒服、不时抽动,总想要起床走动,对睡眠造成很大影响。
起初陈阿姨还觉得自己是腿脚不适,可能是上了一定年纪后自然出现的毛病,直到找到神经内科医生,才发现是“不宁腿综合征”,这是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体现之一。
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
“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帕金森患者的不仅是给药,而更应该注重全过程管理和心理干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副主任陈玲教授提醒,除了大家熟知的“手抖”外,、心理问题、便秘、嗅觉减退等“非运动症状”也可能预示着帕金森病。
认识“帕金森”:
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指出,如今,帕金森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患者发展到中晚期时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我国居民寿命的第三大杀手。
说到“帕金森病”,
相信大部分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一位“手抖”的老人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梁嫣然副教授说道,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确实是运动症状,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以及姿势步态异常等。
其典型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例如:
行走、书写、吞咽、起床、翻身、扣纽扣等动作困难;
静止时手脚、头部甚至嘴唇下颌不自主地震颤,紧张时加剧;
身体失去柔软而变得僵硬,易造成平衡障碍,出现小碎步、前冲步态、开步及转身困难、“冻结步态”等。
南方医院增城院区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周亮教授指出,目前认为,帕金森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归纳为“老、压、伤、毒、传”五大类:
1.老,就是年龄大。帕金森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2.压,指压力大。脑力劳动负担重者是帕金森病高发人群。在不到40岁的“年轻患者”群体中,性格急躁、压力大是很多人的共性。
3.伤,脑外伤。包括突发意外或频繁受到轻微的撞击,都会增加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据报道,拳王阿里的发病原因可能就与此有关。
4.毒。经常使用、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用品的人。
5.传,即遗传因素。若直系亲属患有帕金森病,其患病风险会增加4%-9%。
除了“手抖”
非运动症状也需要重视
“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二区主任龙玲副主任医师提醒:除了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可产生一系列非运动(即与运动无关)症状。这些症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它们可能比运动症状更加影响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包括:
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
例如:
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早醒、觉醒次数增多等)、生动的梦境、噩梦和白天思睡;
思维、情绪和记忆力改变,常见有抑郁和焦虑,认知功能减退严重可致痴呆;
便秘、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
严重的患者可出现错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其中,睡眠障碍和情绪困扰很常见。
常见的情绪症状有什么?
影响最常见的情绪症状可能是抑郁,焦虑和淡漠。
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悲伤,绝望,有时伴有空虚或负罪感的状态。
焦虑是一种紧张,担心和不安的感觉。患有焦虑症的人可能会经历恐惧或惊恐发作。
淡漠是缺少兴趣、热情或没有动力做事或与别人共事的状态。
常见有哪些睡眠问题?
睡眠障碍可出现在帕金森病早期及疾病进展过程中。一些患者会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出现的5-10年就开始出现睡眠障碍。
可能有以下睡眠症状:
1)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失眠),睡眠维持困难更常见。
2)喊叫,以及与梦境一致的动作,如击打。这种现象称为快动眼睡眠障碍。
3)日间过度睡眠,突然入睡(发作性睡眠)
4)夜尿增多
5)平躺后下肢不适,需要活动下肢来缓解(不宁腿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常伴睡眠时周期性下肢运动(周期性腿动障碍)。
6)睡眠呼吸暂停
龙玲提醒:
家中老人如果出现情绪持续低落、淡漠、总是睡不好、便秘等状况,也要注意排查是否有动作变慢、手脚僵硬发冷等情况,找专业的神经内科医生进行诊断。
据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丽娟教授介绍,从2020年至今,我国启动“帕金森病专科中心暨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的建设,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提升帕金森病的诊疗水平。截至今年,广东已经建成4家高级中心、5家标准中心、5家初级中心。
防“帕”不怕!
对付“帕金森”可以这样做
目前,虽然帕金森病仍然为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经过规范系统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帕金森病应强调综合性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与康复理疗、心理治疗、日常生活调整和外科手术等相结合。
日常中
针对帕金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有约君为你一一梳理!
1
服药须知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种类较多,用药方案需依据病情个体化,选择合适的药物,用药剂量应该以产生满意疗效的最小剂量,必要时根据病情缓慢增加剂量。要注意药物副作用,有疑问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切忌突然停药。
2
手术治疗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和神经核毁损术,两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后者因其创伤性和不可逆性需要更为谨慎的评估。
“帕友”应当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3
日常防跌
1)保持地面清洁平整,清除障碍物,保持衣物宽松、鞋子适脚、防滑。厕所、周围环境安装扶手。
起床牢记三部曲(睁眼平躺30s,坐起30s,床边坐立30s);
2)加强运动康复训练;
3)使用拐杖助行器或轮椅防止跌倒。
4
注重饮食
这些不宜吃:
1. 避免吃高蛋白的食物。
蛋白质类物质会影响左旋多巴类药物(左旋多巴、美多芭、息宁等)的吸收。为了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这类药要餐前空腹服用。尽量不要在需要活动的白天进食蛋白质类食物。
2.避免吃富含拟胆碱的食物。
用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等)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应尽量避免同时进食富含拟胆碱的食物,如槟榔等,以避免减低药效。
3.避免吃辛辣和热性的食物。
进食辛辣和热性食物容易引起便秘。建议每天吃300克蔬菜或瓜果,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多吃粗粮,以保持大便的通畅。同时避免进食热性的羊肉等食物,多喝水。
这些食物适当吃:
1.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等。
2.富含谷胱甘肽的食物,如猪肝、羊肝、鸡肝、鱼肉、玉米等。
3.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蘑菇、紫花豆、红花豆、腐竹、香菇、黑木耳、莲米、葵花子、鱼片干、虾仁等。
4.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黑大豆、竹笋、花生、鹌鹑肉、鸡肉、淡菜等。
5.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把食物用搅拌机搅成糊状食用。
6.适当喝绿茶和咖啡可能对帕金森患者有好处。
? ? ?
整合自广州日报健康有约
部分文字据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梁超仪 见习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张阳、黄睿、卜璐璐、甄晓洲、刘进娣、于吉昌
图/视觉中国
编辑/徐依励
“每天带来健康干货,不允许你错过。”
( 快来“星标”健康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