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考不小心写错名字,胡适复查考卷后激动:这个学生,破格录取

  说到胡适和茅盾,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误区。他是现代著名作家,但实际上胡适只比茅盾大几岁。胡适出生于徽州,是一名茶商。哲学博士。

  

  茅盾原名沈德鸿。1913年考取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班。入学以来,沈德鸿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安心在家里等着消息,没想到,名单“出炉”的那天,沈德鸿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而其中却多了一个名字“沈德鸣”。

  考上北大之前,沈德鸿志存高远,志在必得,信心十足,仿佛自己的理想已近在咫尺,但名单上却没有“沈德鸿”的名字。他的心情可想而知。即便是在烈日下,沈德鸿还是觉得头顶浇了一盆清水一样的凉凉。

  

  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没过多久,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就发到了沈德鸿的手里,通知单上的名字却是“沈德鸣”,北大是在逗他,还是他发错了?

  于是沈德鸿去北大招生办查询,结果只有“沈德鸣”的名字,没有“沈德鸿”的名字。“明”字,所以“沈德鸿”代替“沈德鸣”参加了考试。

  但那时候没有监控,“沈德鸿”怎么证明“沈德鸣”就是他?北大招生办也担心有人被冒名顶替。

  

  后来是北大的教授审阅了沈德鸿的试卷,觉得这个才子应该给一次,就激动的说:“这个学生被破例录取了!”值得一提的是,出国留学的胡适考官费是100%。

  但是沈德鸿考上北大的时候,胡适其实还在国外留学。也许胡适今年确实参加了北大的招生,间接和沈德鸿有过交集。而通过这件事,沈德鸿下定决心要把字写好,不要再让这样的事情被发现。

  

  1917年夏,胡适获得博士学位回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进入北京大学任教授,正式开启了他的“北大之旅”。

  1930年代,胡适和茅盾也有交集。两人就徐志摩的言论发表文章。历史层面的干预。

  茅盾比徐志摩大四个月。徐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后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茅盾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徐志摩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创办《现代诗评》周刊》,并于这一年之后,徐志摩成为北大教授,于是茅盾、徐志摩、胡适有了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