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河南凶犯逃亡新疆,警方追凶26年,谁知歹徒早被送进火葬场
1994年,杭州一家裁缝铺的老板和老板娘被人杀害,其中有一位河南籍逃犯潜逃多年。杭州萧山警方从来没有放弃追凶,谁知警方26年之后得到消息,歹徒早已经被送进了火葬场。
1994年8月的一天上午,邻居发现平时早就应该开门的老金裁缝铺今天却没动静。这个裁缝铺的主人是老金和自己的妻子邵某,夫妻俩人平时非常的和善,与左邻右舍的关系也很好,两人还有个一岁多的女儿。
平时两口子有事出门总是会打个招呼或者贴个通知,毕竟裁缝铺的生意红火,每天客流不断。如果没有通知岂不是让人家白跑一趟。有邻居打算跑到老金家看看,结果走到裁缝铺门口发现门是虚掩的。
邻居在门口喊了几声“老金,你们在不在家?”结果里面却没有人回话。这位邻居推开门之后看到了眼前的一幕,立刻发出了尖叫。
这一声尖叫将周围的人都吸引了过来,邻居们看到老金两口子倒在血泊中,一岁的女儿也满头是血呼吸微弱。
邻居们迅速拨打110、120。当警方和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的时候,老金两口子已经确认死亡,婴儿被送到医院,诊断为头部重伤。
三口之家一夜间两死一重伤,几乎被灭门,是什么样的凶手如此残忍呢?
警方经过走访调查,从邻居口中得知老金两口子由于生意繁忙,还雇了两个帮工。在对周围的邻居摸排走访完之后,就剩下这两个帮工郑某和方某了。
此时这两个帮工却行踪成迷,警方凭借职业的敏感度判断,郑某和方某很可能有重大的作案嫌疑。由于周围邻居也不知道这两个人究竟老家在哪里,杭州萧山公安分局发布通缉令,对于郑某和方某进行通缉。
警方一直没有放弃查找两人的下落,然而由于当时侦查的技术远远不像现在先进,也没有星罗棋布的摄像头。警察在方某和郑某的老家没有获得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之后,案件陷入了僵局。
四年之后萧山警方接到了群众的警报,有群众发现在距离杭州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哈密看到了郑某。得知这一线索之后,警方迅速到达新疆哈密,对于郑某实施了抓捕。
郑某被警察抓住之后带回了杭州,面对警察审问,郑某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他老实交代了自己和方某合谋杀害老金两口子的行为。原来两人看到自己的老板日进斗金生意红火,产生了邪念。
案发前一天晚上他俩乔装打扮一番,趁着深夜裁缝铺即将关门的时候闯了进去,拿着刀子威胁老金将钱、首饰和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
起初老金以为自己是遇到了抢劫犯,便从抽屉里拿出了当天收的现金想着花钱买平安,让这些劫匪赶紧离开。
据郑某回忆,老金在开抽屉的一瞬间突然向两个人瞥了一眼。之后老金愣了一下,他对两个人说道,你们是小郑和小方吗?我们夫妻俩平时待你们不薄,你们对得起我吗?
随后老金对于两个人进行大声的斥责,老金的妻子邵某听见外边的动静,抱着一岁的女儿从屋里出来。
已经暴露身份的郑某和方某担心自己的罪行被发现,便对老金和邵某痛下杀手,连两个人一岁的女儿都没放过。
老金和邵某倒在了血泊中,一婴儿还不知道发生什么,头部就受了重伤。
随后郑某和方某将店里值钱的东西和现金洗劫一空,之后两个人就开始了逃亡生活。随着郑某被抓捕归案,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然而,警方没想到的是方某却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萧山警方一年又一年的查找方某的下落,结果这一找就是26年。2020年警方发现方某下落的时候,才得知方某早已被送进了火葬场。
郑某伏法之后,接下来就是全力对于方某进行抓捕,但萧山公安局分局的刑警们一年又一年的追凶却毫无头绪。
后来萧山公安分局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年轻的刑警们刚来,老刑警们都会告诉他们这个案子。
这个案子已经成为了萧山公安分局刑警的意难平,许多老刑警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方某抓捕归案以告慰被害人的在天之灵。萧山的警方知道方某是河南人。
追凶的这26年间他们多次去方某的河南老家,想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同时也劝方某的家人,如果方某联系他们,劝他投案自首。方某有一个儿子,1994年案发的时候年仅三岁。
从此之后小方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他反而对萧山警察比较熟悉。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杭州的警察过来找自己的家人询问。
随着年纪的增长,小方也知道自己的父亲犯了杀人罪,一直在外潜逃,后来警察的询问对象就变成了小方。2020年一天警方再次来到河南寻找小方进行询问,这次小方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
小方称在2013年自己曾接到了一个从新疆哈密打来的电话,对方是一位女子,她告诉自己说“你的父亲现在已经改名为王某,他现在快要不行了,和你说一声”。
2013年这个电话打过来,到2020年小方告诉警方中间经过了七年。萧山警方在得到这条线索之后,派出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刑警,打算去新疆哈密看一看能不能找到方某的下落。
虽然电话那头说改名换姓的方某已经快要不行了,但警方仍然觉得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排除方某是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故意这么说的。
警方到达新疆哈密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去火葬场核实有没有一个叫王某的人进行火化。
根据火葬场提供的信息,警方果然有了重大发现,确实有一个与方某长相非常相似的王某被送到了火葬场,其家属这一栏的签字写的是王翠某,王某火化的时间正是2013年。
就这样王翠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也成为了警方重点调查的对象。不过警方调查之后发现2018年王翠某也已经去世,于是这条极其有价值的线索就这样断掉了,不过萧山的警方并没有放弃。
看着满大街都是浓眉大眼的新疆人,萧山的警方突然想到作为河南人的方某,长相与新疆人差距十分大。
哈密又不像乌鲁木齐人口众多,来一个内地人当地人或许会有印象,警方根据王某在火葬场登记的地址,对于周围的人员进行了走访。
一位当地居民对警察说道,自己知道王某这个人。王某租住的房子正是这位居民的一位亲戚,据村民回忆,王某和一位女子平时靠四处打零工为生。
这位居民又说,好像就是在几年前,这个人得了很重的病,说是快不行了。经常咳嗽,从嘴里吐血,搞得床上都是。
警察通过这位居民联系上了王某租住房屋的房东,又从王某曾经睡过的床上提取了残留血迹与远在河南的小方进行DNA比对。最终确定王某就是当年杀害老金两口子的凶手方某。
这个潜逃26年的逃犯早已被送进了火葬场,郑某也已经在22年前伏法,而老金两口子的女儿受了重伤却仍然活着,那么这起案件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呢?
方某杀害老金两口子已经涉嫌触犯法律,一般情况下,就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方某和郑某抢劫致人死亡,手段极其的残忍且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主观恶意极深。郑某已经被判处了死刑,如果方某还活着大概率也会被判处死刑。
关键的问题在于方某被警方找到的时候已经送进了火葬场,我国的法律中也规定了几种情形,即便行为人实施了触犯刑法的行为,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比如偷窃,如果偷窃的数额不大,只有几十块钱,通常公安机关也不会按照刑法相关规定对于盗窃犯进行处罚。往往都是由公安机关进行拘留或者是罚款,一般不会再追究刑事责任。
在法定的追讼期限内,司法机关应当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过了追讼期限就不会再对其进行追究。
这里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追讼期限内犯罪分子没有其他的犯罪行为,这说明犯罪分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如果在追讼期内有其他的犯罪行为,那么追讼期将从最近一次犯罪时间开始算。
方某的死亡就意味着他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终结,就没有办法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在老金被杀这起案件中,老金夫妻还留下了一个女儿,经过医院的救治,婴儿的脑部受到了重伤,但她本人还活着。尽管方某被送进了火葬场,没有办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方某民事责任是会发生转移的。
方某有一个儿子小方,尽管两人20多年没有见面,法律上的父子关系和继承权是依然存在的。如果方某去世之后下了遗产,这些遗产由小方继承,根据法律的规定,民事责任也转移到了小方身上。
如果老金女儿由于脑部受重伤,可以由其监护人代为对方某的儿子小方提起民事诉讼提出赔偿。如果方某死后没有任何遗产,那么民事责任也就随之消亡。
这起案件中,老金两口子是无辜的,年幼的女儿也是无辜的,而方某的儿子小方同样也非常的无辜。
想必方某也是对自己行为感到后悔,否则他也不会在2013年临死之前也不会想着给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儿子打个电话,因为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导致自己也骨肉分离20多年,临死前都没有机会能看一眼儿子。
小方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像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享受父母的爱,面对警察接连上门的问询调查,小方还要背负“杀人犯儿子”的标签。
方某已经去世,人死如灯灭,但他对于儿子的影响却伴随其一生。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