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的学生,骂了自己的同胞,厚颜无耻的考了个“公务员”

  浙江大学的学生,骂了自己的同胞,厚颜无耻的考了个“公务员”

  公务员行业是一个 "铁饭碗",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为了选拔优秀人才,"成功率 "越来越低,考试难度越来越大。

  当候选人申请公务员考试时,他们必须参加 "政治考试"。如果他们没有通过政治考试,即使他们在笔试中获得第一名,他们最终也不会被录用。浙江大学的一名学生就是在这一关被淘汰的。

  浙江大学生骂完同胞后无耻地报考 "公务员

  

  一位浙江大学的学生报考了公务员,并顺利进入广告期,但第二天就被另一个人举报,该人拿他在网上公开发表侮辱中国的言论和辱骂同胞的事实说事,认为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公务员。

  当时,他已经进入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市级机关招录公务员的公示名单,在公示期间,如果没有违规,没有黑幕,就可以在公示后正式成为公务员,但他以前也做过这类事情,结果并不确定。

  

  有网友说,这种人是怎么想的,一边骂着自己的同胞,一边无耻地申请公职,这样的人怎么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如果他成了领导干部,将来不知道会有多少老百姓受苦。

  也有业内人士说,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环境非常严格,但他是如何成为 "漏网之鱼 "的?如果没有人举报他,他还能成为公务员吗?建议政治审查程序应更加严格,对候选人的背景、性格和素质应了如指掌。

  

  真是松了一口气,不会是公务员了。

  新昌县组织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成立调研组,进驻浙江大学,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老师进行座谈,同时,也看到档案中的资料,对申请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经调查,该候选人何某某几年前曾在浙江大学校园内的一个论坛上发表侮辱性言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当时就对他进行了批评,并取消了他的奖学金和荣誉学位。

  

  调查小组的结论是,何某当时的行为是公然的,政治上不合格,不适合担任公职。没想到他主动放弃了担任公职的资格,并提交了一份书面辞职声明。

  这个结局让人松了一口气: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即使不辞职也不可能成为公务员,还不如主动辞职,但他不能以此赢得大家的好感,只能承担当时犯错的后果。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胡言乱语,发表不恰当的评论,觉得一时 "发呆",以为别人发现不了他们。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大学生不能铤而走险,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如果伤害了民族的感情,肯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发展。

  也有一些大学生受教育程度很高,学习成绩也不错,但个人素质不高,不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希望他能记住并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再有这种危险的想法,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应该努力为祖国服务。

  总之,所有的大学生,尤其是打算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互动主题:看完《何某某》的结局,你有什么想说的?别犹豫了,快来分享和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