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网站”引导中学生浏览,记录始终无法删除,家长保持警觉
电子产品给中学生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家长的管理而言更是双刃剑。不能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让许多家长无计可施。一些中学生放学后手机不离手,家长很困惑。而长时间玩手机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家长积极参与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但仍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引起反效果。
中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熟练度超过许多家长,导致即便学生偷偷使用手机,家长也难以发现。家长很难监管学生,导致管教学生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
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类似小杨的困扰。小杨有一次催促儿子早点睡觉,敲完门没等儿子回应,就直接开门进入房间,发现儿子非常紧张,慌忙的藏手机。平时他不怎么管儿子玩手机,只要不影响学习和休息就可以。看到儿子手忙脚乱,她担心儿子偷看“不良网站”,拿起手机认真翻看却没有发现端倪,于是小杨只能限制儿子手机上软件,只能与学习相关。
浏览“不良网站”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由于中学生的好奇心,会出现偷看“不良网站”的情况。但是,即便中学生偷偷浏览这些网站,也有可能被家长发现,因为互联网的记录记载了浏览历史。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在学生手脚慌张的时候,家长可以迅速索取学生的手机。学生会快速退出界面,但是只要学生搜索过,就会留下浏览记录。家长可以根据浏览记录找到蛛丝马迹。但是,现在的学生十分警惕,每次浏览完都及时清除浏览记录。
第二,家长反其道而行,查看学生平时看哪些内容,推送的都是什么东西。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会根据人们日常浏览习惯进行推荐。这样,家长就可以了解学生用手机都看些什么信息。但是,家长应该注意,这只是一种方法,不要过于依赖。
第三,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跟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自己坦白。家长不要觉得这不可能。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言行举止会发生变化,家长要善于观察,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表示对学生的理解,有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便于第一时间正确引导学生。
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注意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成长中的挫折,都比家长干巴巴的说教更有用。家长即便担心家中孩子会浏览“不良网站”,最好也不要偷看学生手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宽心态,跟学生心平气和的沟通,为学生解决青春期的困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判断力尚未成熟,他们较为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家长需要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管理,以确保中学生的网络行为符合家长期望。
今日话题: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们一起留言讨论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