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上百名儿童呕吐腹泻,原因令人愤怒!夏季高发,警惕这种疾病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青岛一幼儿园被爆卫生疑似不达标致百名儿童患肠胃疾病。

  据了解,有家长声称幼儿园食堂的卫生不达标,自3月以来上百名儿童呕吐腹泻,从视频中的大量截图也可以发现儿童肠胃症状就医的接龙有将近一百人。

  并且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幼儿园的厨房环境非常糟糕,后厨绞肉机满是残留肉渣,地上有爬着的虫子,蒸箱水浑浊不堪等等。

  对此,幼儿园方回应:家长说法不实,绞肉机是因为当天使用没有及时清理,纯属巧合。针对孩子的呕吐、腹泻疾控部门也进行了采样,发现是诺如病毒,所以是偶发性的。

  目前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介入调查处理取样。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其实,就整件事来说,3个多月100多名儿童腹痛腹泻,已经不是件常事了。

  且幼儿园方声称孩子是诺如病毒,但是从视频截图中可以发现很多儿童是细菌感染、细菌性肠胃炎。

  今天,这篇文章想跟大家聊一聊儿童细菌性肠胃炎。

  

  细菌性肠胃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的一种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秋季。其临床表现视不同致病菌、病变性质和病变部位而异,且轻重不一。

  细菌性肠胃炎的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弯曲菌、沙门菌以及痢疾杆菌等等。我国细菌性肠胃炎的高峰期通常发生在夏天6至8月,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

  细菌性肠胃炎一般预后良好,但当疾病发展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或者周围循环衰竭时,预后较为凶险。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①饮食不当

  吃了变质的食物是引起儿童细菌性肠胃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孩子吃了被细菌入侵污染或是在制作过程中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可能会使细菌进入人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引起细菌性肠胃炎。

  此外,如果孩子所喝的水发生变质,已经被细菌污染,那么饮用后也可能引起细菌性肠胃炎。

  ②卫生习惯不良

  手每天会接触大量细菌等有害物质,尤其是幼小的孩子,生性好动,喜欢这里碰碰那里摸摸,更容易遭受细菌的侵袭,如果这时候手没有经过清洗再放进嘴很可能使细菌进入口里。

  此外,一些孩子特别喜欢咬自己的手指甲,这也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③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也可能引发细菌性肠胃炎。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生病了,就拿起抗生素给孩子吃,这种不咨询医生自行选择抗生素类药物服用的做法,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细菌会趁机大量繁殖,引起细菌性肠胃炎。

  

  ①腹痛

  腹痛明显,多为阵发性绞痛,范围相对集中,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中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

  ②腹泻

  有里急后重感(便后仍有余便未尽的感觉),便量少,便次多,粪便有粘液或脓血、带有腥臭味,有时呈现绿色。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③其它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一些孩子会出现低中度的发热,少数还伴有高热。重症病人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①清淡饮食

  孩子需要调整饮食,可以尽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例如,粥、面条等等,不要吃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冰冻和生冷的食物也要避免吃。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给孩子吃的食物要彻底清洗干净,也不要忘了孩子的饮食均衡。

  可以适量的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新鲜水果等等,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恢复。

  ②预防脱水

  细菌性肠胃炎会出现腹泻、呕吐的现象,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孩子脱水。如果孩子出现轻度脱水,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补液,推荐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如果孩子脱水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③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如果孩子腹泻,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肛周、会阴部的卫生,防止继发感染。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小仍在用纸尿裤的孩子,容易感染尿布疹,家长要记得及时更换纸尿裤。

  同时,还要注意室内勤通风,保持室内整洁卫生。

  

  ①定期消毒

  生活用品要定期消毒,特别是儿童用品,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并定期用开水煮沸消毒,特别是婴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都要定期清洗消毒。衣服、被褥等应在至少50℃的热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清洗。

  此外,孩子的玩具和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桌椅表面等也要定期清洁消毒。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②勤洗手

  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议用7步洗手法来进行洗手,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细菌侵袭。

  大部分肠道病毒和细菌和部分呼吸道病毒都可以通过加强手部卫生来预防,通过洗手可以减少30%的腹泻性疾病,减少16%的呼吸道疾病。

  ③不吃变质食物

  夏天的食物更容易变质,如果食物变质了或者已经不新鲜了就不要再给孩子吃了,不要觉得浪费。此外,家长还要学会分辨食物是否变质。

  

  图片来源:pixabay

  可以通过以下2个方法来辨别食物有没有变质。

  1.食物外观发生改变

  比如颜色改变,失去光泽,出现霉斑、拉丝,固态食物的组织变软、变黏,液态食物出现浑浊、沉淀、表面浮膜等。

  2.食物产生臭味

  食物变质后通常会出现臭味,比如肉类、鱼虾、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变质后会产生腐臭味,粮食、蔬菜、水果等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变质时可产生酸味或馊味,粮食霉变时产生霉味等等。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文末给我“点赞+在看+分享”哦。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