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公务员考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各位有参加过省考和国考的盆友们来讲讲哟~

  写公考卷哪有不疯的,都是硬撑罢了。

  行测是因为考察的范围太广,知识点太多太杂;申论是因为不会解题技巧和看问题的高度不够。之所以知道的这么透彻,就是被扯烂了伞和淋过的雨太多了。备考过两次,第一次复习三个月,最后连面试都没进,我直接自闭。第二次备考,成绩如下图,成功上岸市委网信办,开启我快乐的板砖之旅。

  不过你这问题是真问到点上了,我第一次备考的时候,是真自信即巅峰,行测?这不有手就行?申论?Just so so!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我高考的时候,是以专业第一被录取的,我寻思着,高考考那么多门,我都这么牛,公考就考个这,我不跟玩似的就考上了?然后,就为我的盲目自信买单了。

  说实话对我来说学习不难,难的是我要重新认识公考,我要重新摸索学习方式,得在学习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还得高效,这个任务量很重,而且不知道效果如何。第二次备考的时间只有一个月,精神压力确实很大,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拿捏申论和行测的方法还真让我摸出来了。

  到如今我仍然记得,拿到offer的那天,比安小鸟被关进冷宫那天的天气还要好,激动的我一路狂奔,边跑边给闺蜜打电话,闺蜜说要请我吃饭庆祝庆祝,我选在家门口的麻辣烫店,吃了一份多麻多辣的麻辣烫,吃的我热泪盈眶(被辣的)。

  我闺蜜看见我这样儿,开始担心我的精神状态,具体可参考中学课文范进中举。

  虽然没那么夸张,但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理解范举人的心情。第二次备考的一个月里,我是一口辣的都没敢吃,强压之下哪有不疯的,不过故作坚强罢了。吃完饭跟我闺蜜散步,回想我这一个月人不人鬼不鬼的备考经历,在拿到offer的时候,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上岸之后也是真的很快乐,再也没有加班困扰着我,没有超负荷的工作,我整个人都健康了很多,可以说是年纪轻轻就实现了有钱有闲的生活。额..有钱可能不是那种有钱,就是能维持一个比较优质的生活水平,有时间去旅游,还有时间健身房运动一下。

  虽然你很急,但你先别急,我这就来分享一下我正确的备考经验。

  

  一、申论高分必看

  1.第一阶段:汤可特训七套卷(7天)

  不夸张的说,申论想写出高分答案,不看汤大肯定不行。因为一个高分答案的出现是需要系统的训练的。平常我们的逻辑只适用于日常,但不适用于申论,所以想拿到高分的第一步,肯定是先系统的建立一个适用于申论的逻辑。

  汤大对这方面很有经验,汤大会从题干的切入点入手,逐步分析出题人意图,站在出题人的角度,规范答题。经过这个训练,听完汤大的课之后,都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汤大这个课一共二十几个小时,但是讲的很全面,七天肯定能听完,不过这七天肯定不止是用来听课的,听完之后要再复盘一遍卷子,把解题技巧的笔记按照题型分类,二次复盘。

  2.第二阶段:决战申论100题(14天)

  不是所有练习题都能被称之为练习题的,练习题首先得难易度适中,出题还得严谨,不能有误导性的事情出现,更重要的是要每种题型的练习题分布比例差不多,不能侧重于某个题型,保证每个题型都能顾及到才行。

  写题的时候先分析题型,再从理解题意入手,理解题意之后再用相对于的技巧去写题,小题的话要注意精简答题,分条列举,抓关键词也要准确,公文题的话注意格式,考试的时候格式也是占分的重要因素。

  写练习题的时间一共是为期14天,这14天里进行专项写题,按照我上面说的方式去写,准备一个错题本,整理错题的时候,进行同类题型归纳,错题原因也要总结分析,一起写在错题本上。

  3.第三阶段:历年真题卷(7天)

  不管写多少练习题,都不能代替真题卷,不管是从难度还是题型本身,都更接近真题,我当时同一套真题卷写了三遍,第一遍的时候计时写,计时结束的时候看自己写了多少题,先对自己的写题时间做到心理有数。再继续计时写完剩下的题。

  总结一套卷子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写完,是哪种题型的真题比较耽误时间,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然后再去写第二遍,这一遍一定是比第一遍有效果的,而且对于题意的理解也能更上一层楼。

  最后冲刺的这7天里,就把这几套卷子反复咀嚼,直到完全吃透为止。也别忘了整理错题,归纳错因,写最后一遍的时候,应该已经能一眼看出类似题型的切入点,这也是写真题卷最大的作用。

  这些就是申论最高效的复习方法了,然后再来说说行测。

  二、行测高分必看

  1.第一阶段:江鸣百技斩(5天)

  行测之杂可谓如宇宙浩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考不到。学行测最愚蠢的就是试图去押题。与其押题不如学学如何写题,行测的不是每道题都有技巧性,但是绝对不能忽视行测有技巧这件事儿。

  江鸣老师是分了五个大模块,五个大模块中根据题型又细分了小模块,所以对解题技巧的针对性就更强了点,行测里我最拖后腿的模块肯定是数量关系,但是刚听老师讲完,再去写练习题就能明显感觉出来轻松了很多。

  这个课我也比较建议5天之内看完,上课的时候注意笔记别记混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个模块准备一个本子,技巧性东西是需要背的,所以整理完笔记之后,可以背诵记忆。

  2.第二阶段:决战行测5000题(20天)

  这个阶段是整个备考阶段最长的一个阶段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务必认真刷题,这5000题听上去挺多的,不过根据个人能力平均分的话,二十天每天也就写250道题,五个模块再平均一下就是50题。

  刚开始写练习题的时候,不用太在意正确率,重点是在刷题的过程中,总结出高频考点,比如常识模块的法律法规,近几年考的特别多,还有就是数量关系模块的鸡兔同笼,多加注意,总结共同点。

  这20天可以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放在三大模块上,因为分值占比高。前期不用在意正确率,到中后期的时候,正确率就要注意一下了,还有就是写题速度。如果写题速度比较快的话,在考试中是很有优势的。

  3.第三阶段:历年真题卷(5天)

  写真题卷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不管有多严重的强迫症,都不能跟一道题钻牛角尖。不会就过,等计时结束之后,再回过头去解决不会的题,考试中写不出来的题蒙一个就行,蒙对了赚,蒙错了也不亏。

  整理错题的时候,可以多看看言语理解这个模块的题,我感觉这是最好拿分的一个模块,写言语理解的时候一定要先分析题意,再去靠语感,怎么写这个模块的题在江鸣老师的课里也讲的很明白,多注意一下就行。

  这5天是最后能提分的阶段了,对于不会的题或者拿不准的题,要利用好这最后的时间,再去看看笔记,理解之后再来写题,如果是常识模块的问题,那我就不建议浪费时间了,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不如多看看别的模块。

  以上就是我在一个月之内高效备考并且上岸的全部经验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轻置贵臀,上岸之后记得踹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