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学:从语文实践走向语文素养

  原标题:三学:从语文实践走向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语文实践”这一词在新版课标中高频出现,达21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上述例子中,利用已有资源,增强实践机会,变革学教方式,让“用中学”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

  创中学,深化实践创新。新版课标尤其重视学生的创新品质,“求真创新”“勇于探索创新”“创造美”等在文中频繁出现。“任务群”“学业质量”等设置带来了新方向、新要求、新行动。“创中学”同样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要为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积极赋能。比如,学习六年级上册鲁迅单元时,教师以“文学名家行、百年话鲁迅”为主题,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安排联读鲁迅主题作品、观看鲁迅主题影视等综合的语文实践。单元学习过程中,师生结合互联网技术,为鲁迅先生设计“文创作品”,可以是书签、马克杯、胸章、文化衫……也融合美术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学生作品异彩纷呈,创意不断。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设计可以转化为作品、“商品”,不仅在线展示,还可以走向“市场”。

  我们常常觉得创新似乎是很难的事情,其实“创新”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创中学”的主旋律。对小学语文学习而言,创新必然要在真实、真切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发生。“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创新,完全可以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