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开启时空之旅,专家学者齐聚中轴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联合策划,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共同支持,由爱奇艺、咪咕共同出品、中华酒冠名播出的人文探索演绎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于 7 月 2 日中午 12 点正式首播。

  

  " 中轴丈量人 " 单霁翔," 中轴时空旅行团 " 宋轶、罗一舟,在 " 列车员 " 小婉带领下共同踏上 " 中轴时空列车 " 探访了 1266 年的元大都,开始了在北京中轴线探索中国美的首趟时空遨游之旅。在这趟探寻文化之美旅程里,承载并彰显着中华建城文化与对称美学的建筑群,堪称中国古建筑最美天空的 " 天宫藻井 ",无不让观众惊叹不已。

  

  满屏知识点见证古人智慧

  " 识日出之景(影),与日入之景(影)" 是什么神秘口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中轴线是在同一直线上吗?太岁殿里造型精美的天宫藻井又有何寓意呢?《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用剧情演绎、沙盘推演、实地探访等形式,生动有趣地传递着北京中轴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知识。譬如作为首位被邀请登上 " 中轴时空列车 " 的重量级嘉宾,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口中念叨的 " 识日出之景(影),与日入之景(影)",正是中华典籍《周礼 . 考工记》所记载辩方正位的办法。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军,就带着宋轶、罗一舟用此法进行沙盘推演,重现七百多年前刘秉忠在没有现代化精密工具的情况下,如何营造都城。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齐锐则是带领着 " 中轴时空旅行团 " 实地探访太岁殿,娓娓道来北京中轴线是如何对应天上星宿进行布局的。这种基于天道而营造的秩序,也让观众深深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象天法地、中正和合的精神寓意,以及中国古代 " 天人合一 " 的理念。光是在第一集里,有关于天文、地理、测绘、建筑等多领域的知识点就不胜枚举,也难怪观众纷纷在弹幕里感慨 " 满屏都是知识点!"

  

  中轴对称美学窥见审美情绪

  除了满屏的知识点以外,北京中轴线的对称美学与审美情绪也是《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关注的焦点。最早提出 " 北京中轴线 " 概念的梁思成曾指出,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因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以北京中轴线为骨架对称展开的建筑群,无不承载并彰显中国人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以及关于美的哲学与智慧。

  而这种对称美的基因,从北京中轴线始建时就已经种下。在 " 中轴时空列车 " 上,单霁翔就引经据典解读不同时期的 " 对称美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元代大都 " 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利玛窦所著《中国札记》记载清代北京 " 建筑的雅致和优美,却由于它细长的线条而显得突出 "。节目还通过多维立体动画的形式,向观众直观呈现北京中轴线的传统美学。就像宋轶和罗一舟在节目中所言,自古以来许多外国学者非常喜爱北京,并且留下如此之多的记载,就是因为这座城市惊人的魅力,以及对称美学给予他们不一样的震撼。

  

  太岁殿追 " 星 " 致敬航天事业

  正如单霁翔和齐锐两位在节目中所言:古人通过太阳找到了 " 中 ",也找到了中国人的根,这是中国让文化最重要的力量。几千年来,中国人不停叩问苍天,向天求索。与宇宙星空遥相呼应的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既是古人智慧结晶的集大成,也是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缩影。如今,神舟、祝融,北斗、悟空、夸父这些航天 " 顶流 ",和北京中轴线一样都是 14 亿中国人民的骄傲。当 " 中轴时空旅行团 " 站在昔日用于祭天的太岁殿,仰望星空追寻中国空间站的身影时,带给他们与观众那份内心的激荡,毋庸置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从 " 问天 " 到 " 探天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中华民族攻坚克难、不懈探索。《登场了!北京中轴线》也正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祖国的航天事业致以最高的敬意。

  

  除以上曝光的首期阵容外,节目也邀请到耿乐、黄小蕾、蒋依依、马天宇、聂远等艺人嘉宾共同加入时空旅行团。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季邀请的 " 智囊团 " 阵容强大,不仅有 " 中轴丈量人 " 单霁翔,更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轴线申遗文本负责人吕舟、国家一级作家梅毅等专家学者齐聚中轴,助力中轴。

  大美中轴,鲜活登场!《登场了!北京中轴线》每周日中午 12 点,正在爱奇艺热播,期待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北京中轴线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