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半英文半中文讲话?

  不理解明明有些词语中英完全可以翻译讲,可有的人还是喜欢掺杂讲,比如judge其实一些不好翻译的词语,还是蛮能理解的,毕竟没有合适的中文对应,不如直接说英文

  其中一种心态见钱钟书的《围城》:

  “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除此还有一些情况:

  1 工具性

  现代生活中,一些英语词特别是缩略语,还没及时译为通用或更简洁的汉语名及汉字表示,则常作为约定俗成的方便语音记号来用,和英语词源已经关系不大,类似拼音借用了拉丁字母一样,可以看作扩展的「记音笔画」或广义的汉语拼音,类似历史上多次的文化吸纳,这些字母缩略词如同我们「漢语的胡服」完全可以在“骑射”時采用,这种工具吸纳正是中国文化中“易”的精神体现。

  2 流行性

  一些流行的中英夹词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心理,如有人提到的

  上海女人说话喜欢夹杂外语,比如bra,意为乳罩。若用中文表达,‘内衣’不够确切,‘胸罩’‘文胸’之类又显直白。而bra只一个音节,也无歧义,简洁明了,因此为上海小姑娘所衷爱。这样bra的相对陌生性,则可淡化对原有汉语词的固有印象特别是某些场合不便直述的时候。

  当然有些流行词,如“做一个pre”“拿到了offer”,更多是因为现代国人充分接触国外教育或外企文化,汉语方面暂时没找到公认的简便准确的译词時,就自然流行这一类表达。当然同背景人之间这种夹杂交流无可厚非,就是一约定记号工具,对不同背景或不熟悉的人如一些长辈就建议找个接近的漢语词表示更好。

  3 专业性

  一些专业词汇,在特定学科或行业交流场景确实还没相应公认或准确的漢词表达時,在有类似背景的人之间也完全可用,方便沟通。知乎上一些相关专业分享的回答,这种情况很常见。

  但不妨在非临时应用時,想想这个概念的漢语如何表达,有兴趣能再加强点自己相关漢语文化基础更好,或者向新漢化项目提供问题或建议,也是一种共同提升中文社区质量的贡献。母语的发展不依靠我们中国人难道还想让别人帮你?语言的本质不仅仅是工具,还有文化自觉。

  比如下两图来自知乎文,分享挺赞,但其中一些中英夹杂真有必要么:

  

  面对上述四种情况,「肉屑性」一笑了之,

  问题在于很多人并不在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反而极力隐藏这些背景身份。从语言角度来说,这就是语言态度问题。语言选择成为社会地位改变的一种手段。有的其实也有更好的漢词表达,如:

  汉语中真的没有词能够代替「Deadline」吗?语言生活中,要既能说流利的标准语,又能说地道的本地话,在工具理性和人文情感两端找到平衡。彻底离开了文化情感的支持和滋润的人,是否还快乐和幸福,我们要打一个深深的问号。有的「工具性」情况也可考虑一些更形象简便的新译词:

  USB Type-C 充电口为什么没有中文名字?

  logo、boss、bug 这三个词真的有必要翻译吗??真正重要的是「专业性」译词,可体现是否能本土化吸纳相关学科技术,从而辅助国人母语思考发展,更促进原创,这才是答此题想强调的一点。这方面可参考新漢化项目的尝试,如

  英语能否汉字化?新漢化基于有效训诂學,对各学科尤其是前沿理论概念或科技事物做更系统形象与准确简便的命名,提高国人母语表达交流的科研效率:

  如何翻译CRISPR-cas9?

  如果可以从头重新翻译,你会换掉哪些不太好的科学名词译名?

  数学与物理领域有哪些糟糕的术语?新漢化的前身之一:

  新漢化:中文化学命名简述更多讨论

  新漢化註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说汉语时夹杂英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