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八年临床,入职后才发现“神仙科室”!几乎没夜班、没医患纠纷、有双休,待遇不差

  夜班不多、没医患纠纷、有双休待遇好,

  多个医生从临床转去了影像科

  7月20日,一名临床医生给我们留言表示:“自己肝胆外科的同事转去超声科了,非常厉害,他早就表示自己不想再干临床的工作,想给自己解绑,于是偷偷学习影像知识,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精通了各种影像技术,所以很容易就转科去了超声科。”

  “我现在特别羡慕他,他目前的活很轻松,下班就走,几乎没加过班,周末也有自己可以独立支配的时间,想干嘛就干嘛。假期充足,而且工资收入也和我们肝胆外科相差不大,并没有低很多,我们医院的超声影像科本来就是收入中上,所以我都有点羡慕嫉妒他了,你说该怎么办?看他过得那么潇洒,我也想转去影像科。”

  

  看到这名医生的留言后,笔者立刻咨询了身边一些影像科的同事,他们纷纷表示:“收入并没有临床医生那么高,中等偏上水平,不过临床医生有的,我们也都有,幸福感的来源是自己的时间比较多,加班较少,不用面对那些难缠的患者,也很少上夜班,工作幸福度确实很高。”

  浙江的一名医生更是向我们讲述了他从外科转到影像科的经历,值得我们思考。

  他表示:“我本科毕业后阴差阳错考了外科的研究生,其实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但想到将来也许可以有高收入还是带着憧憬去读了,就像当初高考失利无可奈何报了临床一样。事实上,和自己为难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痛苦又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大学时代,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干临床。”

  “所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毕业后果断转了影像,同学们都说我既然学的外科,为什么要做影像,那时自己也觉得处境很尴尬很迷茫,怕又是另一个错误的选择。”

  “但是!入职之后,我发现影像科是一个神仙科室!非常满意,领导没架子,同事状态都很好,不内卷,也没有勾心斗角,有双休,上下班规律,收入中等15-20万,也不必面对患者的纠缠和各种纷纷扰扰,把自己的活干完就可以了,我终于做对了一次选择。”

  最后,他对医生同行劝谏表示:“真的不要和自己为难,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专业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如果觉得目前的工作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妨换一种活法,我真心觉得影像科,特别是超声科是一个很不错的科室,收入不低,也不用受气,幸福感满满呀!”

  不少医生惊呼:“好家伙,有双休、上下班规律,收入15-20万,这是什么神仙科室呀!还能收留我吗?真后悔当初没直接学影像医学专业……”

  真实的影像检验科到底如何?

  放弃临床转影像可行吗?

  先给大家总结一首2023年最新的打油诗:

  金眼科,铜外科,前途美好介入科,又脏又累妇产科,疲惫憔悴小儿科,走投无路传染科,混吃混喝营养科,令人憧憬影像科,前途无量老年科,死都不去急重科,最好还是行政科!

  这首打油诗生动体现了当前医生群体对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真实心态,确实有一定道理。

  不知不觉中,从前被认为是边缘科室的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介入科等,现在突然都备受关注了起来,很多医生把他们称呼为“神仙科室”,从神仙这个词来看,它们也逐渐吃香了起来。

  

  重点讨论一下超声影像科。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超声影像科现在是缺人的,非常好找工作,安徽医科大学一名小学弟表示,他于去年毕业,21年8月份入职宁波某公立医院,在导管室做超声引导工作,本科刚毕业第一年就拿到了九万八的收入。

  他说道:“现在我们医院还招本科生,但是往后就不好说了,现在影像科的工作门槛还不是太高,这是一个契机,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超声科的优势后,肯定立马就要炒热这个职业,现在还存在一个信息差,人们的固有观念里还是认为超声科是一个不入流的科室。大错特错,你就想想吧,随着医保政策和DRG的深入,现在的内科都在搞‘内科外科化’,只要你搞介入,你就离不开超声和影像,如果你真的对临床不感兴趣,可以试一试超声影像,这是个好的选择和风口,我敢说,未来风光的科室中,绝对会有影像科。”

  影像科的岗位分为诊断医师和技师两种,大医院里诊断和技术分开,诊断医师几乎不接触病人,工作的环境高大上,但技师需要直接接触病人,尤其是急诊时会经常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小医院诊断、技术不分,大家干一样的活,拿一样的钱。诊断医师在技术操作方面有的比技师的水平还高,对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超过技师的大有人在。可以说,影像医师是幕后无名英雄,是临床医生的眼睛,职责就是“服务”于临床。

  目前,中国的影像学发展得非常快,就像是一个弯道超车的速成班,国家也出台了各种政策予以支持,它的地位在医院真的不可小觑。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影像科,临床就相当于自戳双眼,诊疗工作根本转不动!

  陈子明(化名)是山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2018届的骨科专硕毕业生,他向我们表达了他真实的想法:“我的好多同学都去了江浙沪,并不想留在山西,我去了常州的某一个医院,做超声工作,目前一年收入加上奖金是21万,虽然不如某些骨科大佬挣得多,但现在真的很满足,对我来说已经够多了。”

  “我在心内科导管室工作,工作内容是先心病、房颤、冠心病的器械植入引导,也就是超声引导,日常就是房缺、室缺、卵圆孔未闭、预防房颤血栓的封堵治疗,也会配合医生进行冠脉支架的植入,工作环境很干净,医疗纠纷到不了我们头上,有时候一天做个两三例介入手术就行了,这样的工作我很满意,作为一名非临床的医生,知足常乐就行。”

  虽然影像科有隐藏的福利,但部分人提起影像科却感到害怕,一问就是有辐射。

  

  事实上,我国现行辐射防护的基本剂量限值规定一般每年不超过50msv的剂量,都是在人体可承受的安全范围之内的。而拍一次X光胸片的辐射剂量是非常低的,在0.02msv左右。放射科技师一般都是在隔室操作,照相室的门、玻璃、包括墙面都是用特殊材料来屏蔽辐射的。

  而且,如果你是影像科诊断医师,你只是阅片写报告的医生,根本不用操作机器,几乎吃不到什么射线,不必妖魔化影像科里的放射伤害。另外,影像科还有放射假、放射补贴、没有临床的各种指标,难怪会有一些临床医生转去影像科。

  影像科医生未来会被AI取代?

  NEJM:AI是为医学影像人员服务的

  自从chatgpt等人工智能出来之后,很多影像科的医生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失业。到目前为之,对于是否会失业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解读和判断。

  近期,哈佛大学医学院的Pranav Rajpurkar等研究人员在NEJM上发表了一篇综述《AI解读医学影像:现状和未来》,为我们分析了一些情况。

  

  该研究讨论了当前临床影像学AI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基于AI的临床路径,以及生成式AI和大型多模态基础模型的潜在影响。

  AI模型已成功用于医学影像解读,涉及皮肤疾病诊断,心电图、病理切片和眼科等多个领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200多种商业化影像学AI产品,但在这些产品成功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还有诸多障碍必须克服。

  由于几个关键因素,影像科很适合应用和采纳AI。首先,AI擅长分析影像,而且与使用影像学技术的其他科不同,影像科已经制定了数字化工作流程和通用的影像存储标准,因此更容易整合AI。

  

  AI当前在影像学领域的应用

  在影像学领域,AI可用于分析各种技术生成的影像,包括X线检查、CT、超声检查和MRI。影像学AI算法具备多种可为影像科医师提供协助的小范围影像分析功能,如量化、工作流程分流和影像增强。

  量化算法可对解剖结构或异常进行分割和测量。常见例子包括测量乳腺密度、识别脑内解剖结构、量化心脏血流以及评估局部肺组织密度。工作流程分流涉及标记和传达疑似阳性发现,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颅内出血、颅内大血管闭塞、气胸和肺栓塞。AI也用于检测、定位和分类肺结节和乳腺异常等情况。此外,AI算法可增强预解读过程,包括影像重建、影像采集和影像降噪。

  但,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它们对所有患者都行得通吗?特定AI应用程序所依赖的模型往往并没有在训练模型的机构之外测试,而且即使是获得FDA批准的AI系统,也很少经过前瞻性测试或在多个临床机构进行过测试。很少有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在影像学领域使用现有AI算法的安全性和效果,而未经真实世界评估的AI系统可能给患者和临床医师带来巨大风险。

  

  此外,研究表明,将AI应用于与开发模型时不同的患者时,许多影像学AI模型的性能会恶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数据集偏移。”解读医学影像时,数据集偏移可能由多种因素所导致:例如医疗系统、患者人群和临床操作所存在的差异。

  最后,该研究得出结论:AI对于医学影像有辅助作用,前途光明,但你没办法指望AI能完全离开医生去独立工作,它的诊断不确定性误差很大,未来医学影像诊断将借助AI工具发展得更好,但终究也是为医学影像人员服务的。

  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在未来数十年影像科的医生会因为AI而失业,AI本身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会变得比医生更高级。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