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过风暴》:家暴困境的揭露,不该是命题作文

  「和她们一起经过风暴,或许就能够带给她们分辨风暴的智慧,穿越风暴的勇气,以及重生的决心。」

  >>>

  (本文含大量剧透)

  这个夏天,史上 " 最强暑期档 " 来了。

  前有《消失的她》上演爱与人性的豪赌,后有《孤注一掷》真实揭露缅北诈骗产业链,诸多剑指现实问题的影片横空出世,造就接连不断的热门话题,在上映前因 " 我国第一部家暴题材电影 " 的前缀而备受关注的《我经过风暴》亦是如此。

  《我经过风暴》由秦海燕执导兼编剧,佟丽娅、吴昱翰、王影璐、张宥浩主演。影片以独立女性徐敏(佟丽娅 饰)为核心,在她看似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光鲜之下,掩藏着常年遭受丈夫陈均的家庭暴力的残酷现实。

  当她下定决心艰难抗争,试图离婚,却发现风暴不仅难以摆脱、甚至愈演愈烈,最终只得毅然踏上了一条令人唏嘘的不归路 ......

  (电影《我经过风暴》的影评)

  上映至今,影片因较为单薄的角色设定、普遍压抑阴郁的观感、颇具说教性的情节而饱受争议,更有网友发出 " 题材的胜利、质量的失败 " 的质疑。

  《我经过风暴》究竟是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借势营销,还是对鲜为人知现实困境的真实揭露?或许一切还要回归影片的焦点—— " 家庭暴力 " 说起。

  荧幕映照现实:

  家暴中角色的细微刻画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发生的一切暴力行为。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既可以是妻子、丈夫,还可以是家中的小孩和长辈。

  不过时至今日,提起家庭暴力,我们仍旧会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副有关暴虐成性的丈夫、软弱无力的妻子的图景。而提起家暴者,则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冯远征 饰)留下的心理阴影。

  (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

  由于先天差异,妇女和儿童一直是家庭暴力中的主要受害者。尽管家暴不仅限于婚姻关系中的男性对女性,提及家暴受害者,由 " 无助的 "" 瘦弱的 "" 满身伤痕的 "" 经济不独立的 " 等形容词堆砌而成的刻板印象总会随之而来。

  然而从影片《我经过风暴》中,我们能够窥见创作团队对于社会赋予家暴的刻板印象的否思。

  (电影《我经过风暴》预告片截图)

  电影的主人公徐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平凡职场女性。她能熟稔地游走于社交场合之上,掌握着一定的经济能力。然而这样一个几乎符合我们对 " 独立女性 " 的所有一贯认知的角色,依旧是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

  作为受虐者的她想要摆脱这段糟糕的婚姻,却不似她在职场中那般坚定,她时常飘忽和犹豫。在婚姻中的她是纠结的、摇摆的、卑微的,甚至会在屡次被家暴后一忍再忍、主动求和,在最接近自由的的时候投身恶魔丈夫构筑的牢笼,让一切努力功亏一篑。

  " 既然饱受折磨,为什么不逃离、不反抗?"

  每当有家暴事件映入人们的眼帘,总会有类似的质疑声发出。徐敏与现实生活中被家暴的妇女相互映照,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没能第一时间离开施暴者,继而摇摆、顾虑,经常出现瘫痪感,普遍存在「习得性无助」。

  影片中的女主徐敏放不下这段千疮百孔的婚姻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她的一双儿女。电影罕见地将镜头对准了在家暴阴影中成长的孩子们。

  (电影《我经过风暴》中主人公的孩子们)

  看惯了父亲的暴虐后,男孩念念在与伙伴的玩闹中毫无征兆地动手打人,在问及原因时,他答道:" 犯错误了就要惩罚 ",无意识地模仿着父亲的样子,将自己的好恶视作对与错的判定标准。

  对母亲的隐忍习以为常后,女孩菲菲在被男同学欺负时,用 " 他是喜欢和我一起玩 " 为他辩护,自发地将暴力行为合理化,为家庭中的恶行找寻了一个浪漫的借口。

  影片通过对生长在家暴中的孩子的细致刻画,试图警示世人,家庭中暴躁的父亲和怯懦的母亲会给下一代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家暴男在本片中也不仅仅是一个凶神恶煞的标签。

  (电影中一家人的温馨录像)

  他不一定是全然的恶人,可以是孩子们眼中开明的父亲,可以是丈母娘眼中温良的女婿,也可以是同事们眼中稳重的前辈。

  戴上伪善的面具,他变得面目模糊,难以辨明善恶。用拳头挥向妻子之后,他也会悔过和自责,并用 " 这都是你逼的 "" 都是因为我太爱你了 " 将暴力行为自我合理化。

  一切恶行被施暴者以 " 婚姻 " 二字粉饰太平,逾越法理的暴行在一扇扇卧室门的背后,化作了轻飘飘的 " 清官难断家务事 ",化作了旁人口中的 " 床头吵架床尾和 "。

  不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我经过风暴》中的人物刻画是相对丰满且立体的。他们不是绝对的强者或弱者,而是一个个复杂而真实的个体,徐敏和陈均的故事就近在咫尺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上演。

  荧幕之外,现实中的家暴可能降临在任何人的身边,正如风暴来临时,可以侵害所有人。

  " 反家暴 " 题材:

  借势而为还是揭露困境?

  女性主义、girls help grils、家庭暴力 ......

  《我经过风暴》紧跟社会热点,影片中的情节人物设定精准踩中互联网的敏感区,观众们难免怀疑其创作的意图究竟是真实地揭露困境?还是制造对立情绪博取关注?

  (以 " 女性主义 " 作为宣传要点的电影《绝望主夫》)

  最近,讨论度较高的社会事件过后,紧跟热点炮制而来的商业片层出不穷。尽管题材不尽然相同,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宣传期的声势明显大过上映后的影响力。

  这部打着 " 中国第一部反家暴题材 " 名号的电影让不少网友颇有微词,认为影片不过是用家暴情境吸引眼球,命题设置大于电影本身。

  全片以主人公徐敏遭遇家暴后争取离婚的过程贯穿始终,在 " 反家暴 " 的命题作文之下,的确容易让人物服务于情节、沦为情节的附庸,引得观感不佳、剧情悬浮的反馈。

  (电影《我经过风暴》的影评)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身上,都能折射出由家庭暴力所牵扯出的社会问题。将这些问题一股脑地安置于剧中人物之后,角色便成为某一社会问题的象征符号,不免让观众被强烈的割裂感和拼凑感侵扰,难以与角色共情。

  此外,精准踩中诸多敏感话题,的确有 " 蹭热度 " 之嫌。

  (电影中有关 " 女性互助 " 的片段)

  影片 101 分钟的时长涉及家暴取证难、女性互助、原生家庭等热点,要素过多导致只能逐个浅尝辄止,难以触及内里,结果便是影片立意分散、重点模糊。

  家暴中的女性:

  一座渴望被看见的孤岛

  电影在宣发阶段最大的营销点,莫过于丈夫在家暴时用湿毛巾裹住拳头这一细思极恐的情节片段。

  (电影《我经过风暴》的剧情截图)

  然而作为第一部家暴题材的电影,倘若单纯着眼于家暴本身,展现女性的悲惨处境,与其说它是一部院线剧情片,不如说是一部全景式家暴纪录片。

  诚然,在反家暴逐渐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部向我们呈现家暴情境是何等惨烈、施暴者是何等可怖的作品,更要看清侵害事件发生后,横亘在受害者面前的重重现实阻碍。

  ("2 年被家暴 16 次 " 事件相关报道)

  前不久,因 "2 年被家暴 16 次 " 而引起热议的当事人谢女士先后多次报警,均以家庭矛盾协调,起诉离婚也被法院驳回。

  这与社会对于家暴的普遍认知不无干系。现如今,部分公职人员在家暴行为的认定中,仍旧倾向于从轻处理,在未造成严重伤亡或引发舆论关注的前提下,鲜少上升至恶性案件的层面。

  再者,因家暴具有私密性,在实践中很难认定。报警后需要及时验伤、验伤后是否构成轻伤标准、关键性的家暴证据如何获取 ....... 这都是摆在家暴受害者面前的现实难题。

  电影中,面对妻子的离婚律师,男主伪善地劝慰道:" 泯然众人没什么不可,现实这么残酷,干嘛还要死磕呢?"

  诚然,现实是残酷的。不少观众表示,透过荧屏,能够感受到强烈的不适、压抑、窒息,但也仅能承受万分之一风暴中的女主的惊恐、作呕、无力。

  " 很多读者来跟我说,书看得太难过了,看不下去,我真羡慕她们,多么幸福啊,连书都看不下去,可这是我走过的人生。"

  (网友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不想看第二遍)

  电影上映之后,不少观众因家暴这一残酷的题材而避之不及,正如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也曾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不过,在这种现实困境面前的无力感向我们袭来过后,绝不应该是就此回避。倘若作为现实困境的旁观者,都如此倍感煎熬,那么亲历者又作何感想?

  电影的结局并没有大快人心,反倒十分压抑,徐敏通过杀夫的方式实现解脱,不免引发思考,家暴最终的结局只能是 " 以暴制暴 " 吗?

  (电影《我经过风暴》的宣传物料截图)

  时至今日,类似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不少受害者仍未探寻出有关家暴的解法,正如《我经过风暴》全片也笼罩着一种有关现实境遇的无奈。

  家暴从来都不是家务事。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如若一座渴望被看见的孤岛,哪怕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无力带领她们脱离困境,看到她们,已然能够让她们获得更大的声量。

  这也是我们在看到影片的瑕疵过后,仍旧希望人们不要因其残酷的题材而望而却步的原因。

  和她们一起经过风暴,或许就能够带给她们分辨风暴的智慧,穿越风暴的勇气,以及重生的决心。

  (图片源自网络)

  参考资料:

  [ 1 ] 秦海燕:《我必须和她们一起经过风暴》 ---- 电影《我经过风暴》编剧导演创作谈 . 豆瓣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39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