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是如何“长”出来的

  在桃花岭小学,我偶然遇到一名在开学报到时找不到新教室的学生。他兴奋中带着困惑询问身边的老师:“请问我的教室在哪里?”“在新楼的4楼。”老师如是回答。

  那时我刚到这所学校不久,听到这样的对话后才意识到,学校楼宇等没有名字,师生不能清晰准确地描述位置。于是,取名就成了新学期的第一项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楼宇究竟该由谁命名?

  有人提议,不如请当地名人来取名吧,这样显得高大上。我没有采纳。在我的经验中,许多学校的楼宇命名不乏教育者的主观决断,学生记不住这些名字,更不知其寓意。这样的楼名显然不会与学生产生什么共鸣。因为它不是来自学生,也自然不可能深植在学生心中。

  我认为,谁的地盘谁做主。学校是学生的,他们每天在此生活、学习、成长,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生命,所以命名权应该属于他们。

  于是,我们发起了一场“越策越开心”活动,面向全体师生、家长征集校园里楼宇等场地的名称。

  这是一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学校常年通过古诗词浸染,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有中国灵魂的人。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校园各处的名称,既要体现学校的独特性,又要彰显传统文化元素,并提出命名原则:所有名称均须选自中国古典诗词歌赋,易记且有深意。

  征集活动发布后,点燃了师生的参与热情,征集到许多好名字。在遴选时,又进一步细化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让每一处的名称有关联?如何更贴近小学生的识记规律?

  大家讨论后达成共识:选用数字一到九作为名称首字,方便记忆。于是,我们选定了一批让师生过目难忘的名字——“一诺广场”,取自成语“一诺千金”,让诚信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二雅楼”即大雅楼、小雅楼。大雅、小雅取自《诗经》,让学生体会中文的美韵美意;“三省广场”,出自《论语》“吾日三省吾身”,意在让学生学会在反省中成长。其后还有四时田园、五常广场、六艺操场、七音琴角、八书馆和“九皋”诗社等。学校把各处名字制作出来,或悬挂,或张贴,校园里平添了一道诗意的风景。

  之后,我们又设计了一个“发现之旅”课程。学生自己游览校园,品味每一处场景,探索名称的由来,思考其中的寓意,感知学校的特有文化。学生小周说:“这些名字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非常喜欢,特别自豪。”学生小常认为:“这些名字都包含着非常有趣的文化知识,想要深入了解下去。”这场“发现之旅”的开学课程,完全由学生在自我发现与交流中实现认知升级,是“自教育”的最好实践。

  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儿童议事会”,校徽设计征集、小花园改造、消防栓美化等,都是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完成的。过去,每学年的学校社团活动是教师发布链接,家长替学生选择,如今改为学生在学校观摩各类社团教师的展示后,自主投票选择。

  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充分参与,学生自然会对学校产生更深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学生能切身体验文化的魅力,获得真实的自我成长。而学校文化转化成课程,实现了由虚到实的转变,更突出了文化的育人价值。

  很多学校都困扰于如何创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其实,学校文化如果是从师生心中自发生长出来的,那必然是最独特、最合宜的。

  (作者系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08月23日第11版

  作者:谭 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