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丨以爱为底色 做有温度的教育者

  

  樊立洁

  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浙大口腔医学院副院长

  浙大口腔医院科教部部长

  先后主持参与教改项目11项,发表教学论文15篇,主编教材1本,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曾获浙江大学师德先进个人、优质教学奖、“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导师等荣誉称号。入选2022年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她是学生们的“樊妈妈”

  2002年,樊立洁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留任浙大口腔工作。20余年来,她一直投身在教学、医疗和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奔跑在口腔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设路上。

  每一个工作日,她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打开英语频道,点开时事新闻,有条不紊地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她总说要紧跟时代,这样才能和学生对得上话,谈得进心。 在教学上,她总是孜孜不倦地置身于教学改革中,一门平凡的《口腔颌面部疼痛学》她总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去完善课件和讲义,然后对着屏幕一遍又一遍的试讲,以求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

  樊立洁的学生说,“‘樊妈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好的守护人和最亮的指明灯。 她 总是有着太阳般的无限热情和对学生们发自内心的亲切关怀。 ”

  她曾经指导过的一位2018级留学生留言道,“樊老师帮助了我们这些不会说普通话的国际学生度过了大学生涯,并指导我们享受了在浙大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 我们所有人都喊她‘妈妈’,因为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我们,从不让我们失望。 直到现在,即便我已回到澳大利亚工作,我仍与她保持着密切联系。 ”

  

  樊立洁十分关心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大一新生刚入校时,樊立洁常常会去走访新生宿舍,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学业和心理建设方面给予指导。 她将自身几十年如一日的拼搏精神和对口腔医学的热情传递给学生,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毫无保留地传授他们知识和本领,教授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努力拼搏,奋勇向前。

  

  樊立洁与毕业生的“心形”合影

  她总是以学生为先,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切实困难。 她记得每一个曾经指导过的学生,即使他们已毕业多年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临床医生或科研工作者,她还能准确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报出他们的年级,和他们一起忆过往,思未来。

  

  陈 卓

  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浙大口腔医院牙体牙髓学科常务副主任、华家池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兼)

  浙大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课程组负责人

  主持参与教改项目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尖兵”“领雁”计划等,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曾获“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称号、课程组“团队贡献奖”。

  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作为一名奋战在临床工作最前线的医生,陈卓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努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作为一名奋进在教育事业一线的教师,她也始终以生为本,言传身教,以自己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先进的专业诊疗技术和“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高尚情怀感染和影响学生,培养牙体牙髓病学的卓越未来人才。

  

  陈卓在武义为当地市民义诊

  陈卓十分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医 学生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找学生更有兴趣、更有参与感的教学模式,从最基本的 知识开始打好基础,做好牙体牙髓病学的引路人。 牙体牙髓病学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和精细的学科,陈卓十分重视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 她总是利用空余时间指导学生练习临床操作基本功,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分层次的高阶操作训练,一步步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医生。

  

  陈卓 认真指导学生进行各种临床技术操作

  学生们评价,陈卓老师从来不是那种很有距离感的老师,她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并与他们开展平等的对话和有效沟通。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陈卓都十分关心她的学生,尽可能地给予帮助。 当学生在科研、学习或临床遇到问题和挫折时,陈卓会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指导,适时安慰,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同时,她也会沉下心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症结,寻找解决办法,帮助他们学会作出正确的抉择; 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时,陈卓总是会给予关心和支持,像知心大姐姐一般,帮助学生纾解情绪,释放压力,并教会他们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她给予学生们家一般的温暖,用细雨润物无声的陪伴和支持见证学生们的成长,让他们勇敢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熠熠生辉。

  作为研究生导师,陈卓十分关注牙体牙髓学科的前沿动态,多年来,她深耕于牙发育学、牙再生组织工程、仿生矿化领域的研究,并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带领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前沿学术资讯,捕捉前沿科研问题,并立足临床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科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提升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来源:浙大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