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志文:心有内核不迷路

  早年的王志文是热烈勇敢,是无惧失败;如今的他是过尽千帆,是云淡风清。02:30和王志文约在近郊的高尔夫球场见。意外的是,这次联系专访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畅。爽快地答应后,他主动敲定了时间并准时赴约。有人说他不够帅,但更多人就是喜欢他那三分不羁、两分漫不经心。这些年,把老谋深算的角色一个个演得出神入化,更让人觉得,王志文,不好弄吧。早年的王志文是热烈勇敢,是无惧失败;如今的他是过尽千帆,是云淡风清。私底下,表面上寸土不让,较真不好商量,却又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软了心肠。走认定的路 “别让我一言以蔽之”对于每一个问题,王志文话不多,但都答得果断坚定。他不愿意回答所有与“总结”相关的问题。抱歉,每一个角色,每一位合作过、接触过的导演或同仁都是一次独立的事件,无法平行比较,无法举例。“别让我一言以蔽之,因为世界上就没有这个词”。当年在北电,很多老师觉得文化课不错的王志文当老师可以,做演员不适合,只有正在导演系进修的王冀邢觉得这个师弟能行,邀请王志文到自己的电影《秘密采访》里出演男主角麦克锋时,后者离毕业还有几个月,曾试戏到一半被导演打回票。这无疑给了当时的王志文莫大的激励。几年后,王志文因《过把瘾》大红,而后,哥哥王志芳第一次以出品人身份组建电视剧《黑冰》的班底,这一次,王志文举荐了王冀邢。是为了回报当年的知遇之恩吗?“举贤不避亲,主要还是觉得合适吧。”对于有诱导性的问题与其说是有戒备,不如说他早已自洽在自己的逻辑世界中。在王志文看来,是王冀邢的电影让两人互相有了了解,才会促成《黑冰》的合作。当然,世事都不是孤立的,每个人在不同阶段被赋予的可能性是不同的,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正是那些与自己形成了恰当关系的人与事,渐渐连成了每个人的生命线。关于人和事,关于命运,在同一个逻辑关系上,他表示,自己的成功也无非来源于“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王志文近照 李铭珅 摄演了那么多年戏,想过自己做导演吗?“也不是没想过,但导演需要事无巨细地投入,周期太长,遇到的事儿跟人打交道的太多,我会不太能够控制。我是那种随时会想抽身离开的人。”他一定是对人对事一直要求极高的人,王志文说,周围朋友对他的评价大抵是爱憎分明。早年他总是揪着一个问题,打破砂锅式地和朋友讨论,让很多人会觉得他较真到无趣。耿直、不怕得罪人,他不会回避问题。不会迂回地、不着边际地糊弄。“你要让我说,我一定要说实话。要不然就不说话。”他不是生来就这样持重老练,早年也曾被媒体批评脾气不好,有过几段情史,但谁没有年轻过虚妄过呢?他说自己很少有难过的时候,“尤其是50岁以后,难过干嘛”。“就没什么事情能打击到你?”“几乎没有。”“以前年轻的时候呢?”“就算碰到了不顺心的事,没有按我的方向去,也可以去找其他途径,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其实年轻时经常有人对你这种不赞同那种不认可,人也确实会自我怀疑,需要有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追问自己能不能到想要的彼岸。“但我的个性是,不管被哪个方向的力量拖拽,我还会有坚定的信念。不管你们怎么拽我,我还是要去我要去的方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志文的身上有温文尔雅的一面,也有鲜衣怒马冷峻的一面。不笑的时候,有一种阴郁,下一秒,露出一口大白牙,阳光灿烂。王志文说,他最开心的时候,常常是不笑的。或是心内如滚油沸水,面上仍谈笑风生。他是演员,一流的演员,但有些事和职业无关。“我喜欢我的个性,我是一个不容易被外力牵制的人,我很满意这一点”。读“自己”的书 “我不必成为儿子的人生参照”50岁不会难过,更早十年,王志文觉得和外界的共鸣少了。“人跟人也好,人跟时代也好,都是存在问题的。人与人之间,我只是希望遵循一个前提,就是尊重,以一个互相不要以伤害为目的的方式相处。但大多数人都会把自己的错误归结为‘隔墙放箭’,或是无心伤害。我觉得我们太容易原谅自己了,或者太容易不追究本质的东西了”。好奇他何来那么多近乎哲学性的思辨,他坦言自己不怎么爱阅读,“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就是一本书,一辈子能把自己这本书读明白了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是原先的那个王志文,只是不再像青年时那样处处锋芒毕露。能说到一起的人少了,他并不以为然。他就是一个挑剔的人。好在,他早早交到了一个一辈子的朋友,就是高尔夫。感情、友谊,需要的都是双向奔赴。在王志文心里,高尔夫强调的契约精神和自己特别契合。他尤其尊重那些“刻板而传统”的礼仪与规则。他从不接受所谓“ok球”,每推都会击球入洞,他用笔记录每场值得被记录的球,并保持赛后复盘收藏记分卡。平时打球没有裁判,高尔夫需要律己、诚信,也需要为他人着想,这些都很天然地符合王志文的行为准则。他认真地指着书架上的辞海解释,高尔夫手册比这个还厚,而且每年都还会根据新情况补充条款。你喜欢秩序感?“有谁不喜欢吗?”一年中,花四五个月全情投入地拍戏,剩余的时间,云游各处的高尔夫球场,有时和球友一起,有时就独自上路。年岁渐长,很多人会喜欢上清冷感,并非刻意地对身边的事物有所疏离,而是自然地觉得,安静也很好。王志文近照 李铭珅 摄在不久前的一个活动现场,在粉丝的起哄下,王志文大方感谢表白了当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妻、子。15岁的孩子,已经蹿得和父亲几乎一样的个头,也瘦。在父亲的影响下,据说高尔夫球技也是相当了得。王志文说,虽然自己想不出有什么比高尔夫更适合承载推进父与子的关系,但他不会刻意输出自己对高尔夫的理解。生命是体验,是旅程,所有一切都要靠自己去经历,去感受。“我不必成为他的人生参照,我愿意看见他独立去创造他自己的世界。”念旧日的好 “请好好保护她”在上海,王志文还是有些老朋友的,比如著名的四眼老王,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排片人王佳彦。有一回,王志文和他们共同的朋友一起吃饭,朋友顺手给老王打了个电话,老王接起电话,听说王志文在,表示饭局没有叫他很生气。王志文当下对老王说,这样,明年的今天,咱俩一起吃饭。第二年,到了约定这天的前3天还是4天,王志文给老王打了个电话,说咱们该吃饭了。老王这下惊着了,说怎么一年前电话里胡说八道的一个事儿,你真可以记着。王志文只大笑着问,吃还是不吃。结果自然是就在约定的那天,两人喝酒聊天,尽兴而归。人一辈子,有一些怎么都走不丢的朋友,无疑会让人有幸福感。哪怕海角天涯,但一个电话就知道,那份默契和信任还在。对于这件事,王志文是什么时候参悟的呢,似乎是很早。1984年,王志文18岁,有近一米八的个子,但只有不到100斤的体重。与外表的羸弱相比,是少年异常坚忍强大的内心。高考前一周,他被一辆飞驰而过的卡车撞倒骨折,需要卧床两月。按规定,无法自助、坐考的学生是不能参加考试的。“我爬也要爬去高考”。这是当年少年的咆哮。一周后,半躺在大哥准备的一张藤椅上,他完成了高考,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两个月后,这个励志的故事被写成了报道《有条道路叫爱护——记本市中学生王志文考入电影学院》,发表在新民晚报第二版。自此,王志文对家乡的这张报纸给予他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记录存下了一份感念之心。“39年过去了,再次接受晚报的采访,我觉得有意义。”沉吟了片刻,他拿起水笔,在之前写定的读者寄语后面又补了一句:请好好保护她!笔迹有力。生活中,对于那些旁人看似微小的承诺,他有一份近乎虔诚的重视。今年,他计划去日本会一对老夫妻。这是另一段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友谊。1998年,拍完《荆轲刺秦王》,因为有日本公司参与制作发行,王志文结识了这对夫妇。妻子是华人,丈夫是日本人,他们喜欢这个待人真诚的演员,邀请王志文去日本旅行,他们把对高尔夫一无所知的王志文带到了富士山下的一个球场。回到国内一周后,王志文意外地收到了男主人寄来的一整套球具,感动之下,他承诺“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带着球杆去日本找您打球。”接下来的一年,正好是拍摄《黑冰》的那年,王志文给角色郭晓鹏加了不少高尔夫的戏。一年苦练,一定是高尔夫也喜欢王志文,10个月就突破了100杆。4月的约定,和与老王的饭局之约一样,王志文提早了10天给日本夫妇打了电话,机票订好了,请您把球场也订好啊。一个承诺,牵连出的一份热爱。王志文始终记得第一次男主人对他说的一句话:“我爱谁就跟谁聊高尔夫。”其中的郑重其事与深意,也是他真的懂得高尔夫之后才体会到的。后来,王志文也将同样的话说给了好朋友、家人,很多人包括他的哥哥一家,也真的因王志文而爱上了高尔夫。岁月如梭,当年的中年夫妇,现在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我们说好了,三年未见,要好好一起打一场球。”说完这个故事,他郑重地说出了这对夫妇的名字:“野口夫妇,请记下。”守护那些难得的人生真情,王志文看得很重。王志文很喜欢用一个词“内核”。演戏也好,打球也好,做人也好,最重要的是找到精神内核。守住了,就会有股劲,就会抵抗得住时间的冲刷。(吴南瑶)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