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个农业科普基地落户农教中心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先宏、通讯员周小平)9月17日,在武汉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该市农业科普基地落户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武汉市农校)并授牌。据悉,这是武汉首个农业类专业科普基地。

  该科普基地将努力探索农业科技、职业教育融合的新途径,培养更多既有感性素养、又有理性思维,兼有创新能力、创造意识、创新视野,能适应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据介绍,市农教中心坚持以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和农业培训“两条腿”走路,累计培养中职毕业生2.1万余名;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员、职业农民、水库移民、退捕渔民等10万余人次。主编和参编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34部,承担教学教研成果国家级论文课题8项、省级26项,市级46项。蔬菜种植、奶牛等专业实行定向培养,培训西藏山南市乃东区30多名学生,其中有的毕业生成为当地农业专家,有的走上了领导管理岗位。

  同时,积极与新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联合企业开展畜牧兽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等专业的“1+2+就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承办300多名新疆籍在汉大学生岗前培训、博乐市首期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

  

  市农教中心党委书记杨长荣表示,农业科普基地的落户,为农教中心提供了新的机遇,农教中心将与市科协、市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合作,用活科普资源、用足科普力量,全力服务社会,全面提高学生农业科学素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