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教育|高安路第一小学周佳春:探寻个性化的音乐认知

  编者按:在这个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徐汇的教师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迎接这些挑战,把握这些机遇。他们的思考不仅涉及“双新”和“双减”等教育政策,也触及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学校发展等前沿话题。徐汇区融媒体联合区教育局开设“名师谈教育”专栏。徐汇区正高级教师们将从各自学科和领域出发,通过专栏展示对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徐汇的教师们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也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的远见和信心。希望通过这个专栏,让更多的人了解教育的价值,欣赏徐汇教育的魅力,同时也向所有在徐汇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插上项目化的翅膀,探寻个性化的音乐认知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 周佳春推开高安路第一小学无论哪间办公室的门,你总能听到老师们在谈论“项目化学习”,因为我们都是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者、实施者,因为这种追求学习方式转变的课堂样态已成为高安路第一小学教研的重要主题。我就是这个项目研究中成长起来的一名教师,记得那年刚入校的“满月礼”就是让我上一节跨学科项目化的公开课,那个项目叫《我为祖国妈妈过生日》,涉及了音乐、美术两门学科的跨学科项目。接受任务的那一刻我“自信满满”,对自己说:“这么多年的公开课经历,有什么课堂是驾驭不了的?”凭着自己对学科和课程的已有认知积极地投入到备课中,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完成公开课后我意识到了“差距”。高安路第一小学倡导的课堂文化是“三级课堂”,项目化学习的课堂在哪一级呢?专家们口中的素养课堂到底是怎样的呢?除了学习素养,学科素养在项目化中又体现在了哪里呢?好多的问题不断浮现,此时的我却不知道答案,原来自己只能算作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小雏鸟”。学校对于项目化学习的推进是有力且有序的。每学期每门学科都要让学生经历一次项目化学习,寒暑假就是老师们设计项目化学习的时间,学期伊始老师们进行交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实施过程中学校也会安排专业的介入性指导和交流。这些举措保障了老师们从“雾里看花”式的尝试到“精彩纷呈”的项目迭代。随着对项目化学习的深入了解,我有了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的想法。一个好的项目应该是能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案;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域;应该是能引发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这些理解与我熟知的音乐教学应该如何产生关系呢?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不具有视觉性,它还是一种情绪艺术,没有语义性,作为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它是通过听觉来提升人的“感性素质”,这种感知属于个体,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性。而我们的音乐教学长久以来存在,教师在课堂上面面俱到解说音乐的现象,然后默认“教了等于学了,学了等于会了”,而学生很大程度上不一定理解老师在解释什么。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认为要真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性素质就应树立“教得好不如学得会”的目标追求。项目化学习正巧成为了打破固有学习方式的一剂猛药,借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将原来课堂中教师单向输出的“教”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地“学”,只有这样学习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我尝试设计了“探寻神州乐韵”项目化大单元,从一至五年级第二学期教材内容中找到与民族乐器相关的多个作品进行重组,每个年级的学习有侧重、有递进地设计一个项目化学习方案,形成序列。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五年内逐步建立起对各种民族乐器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在这些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通过情景任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通过驱动性问题产生对核心概念探寻的积极性,通过工具和支架不断形成进阶的思考。由此让我们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讲给学生听,他会知道;你做给他看他也许会记住;如果你让他自己做他就可能会理解。”项目化学习让原本教师主导的“书中学——间接经验的获得,变成做中学——直接经验的获得”。我对教学的理解变了,所以教学行为随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善于探寻,对音乐的理解逐步加深,常常为了辨别音乐中的一些变化主动要求再听一次,为了完美表达自己内心对一首歌曲的情感主动要求唱了又唱……正所谓“曲从心出,心随曲动”,这样的音乐学习展现了她应有的审美和育人功能。周佳春个人简介:周佳春,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音乐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小学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徐汇区学科带头人。曾获“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上海市第二届爱岗敬业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参与编写小学音乐教材、《小学音乐学科基本要求》《中小学音乐学科单元指南》等多本书籍,“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小学音乐单元学习实践”等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或被人大复印全文收录。姚丽敏照片由徐汇区教育局提供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