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原标题:培养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明确指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及对教师发展成长的深切关怀。同时,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思政课是一门讲信仰、讲思想、讲政治的学科,只有思政课教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教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学生。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个人价值只有融入国家和人民需要之中才能有效实现。思政课教师要讲好历史故事、红色故事、时代故事,鼓励学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躬耕细作,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之力量。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为人师者,“尊德性”为第一要义。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其职业属性具有示范性的显著特点。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胸怀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大德,忠于祖国教育事业,诚于提升道德素养,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思政课具有科学性,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的学科。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并灵活运用方式方法,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统一,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情景展示、课外实践等活动,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具体问题因时因地进行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课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这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勤学、善思、守正、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思政课教师要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对教育理想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融为一体,让思政课变成一门讲政治、有温度、有情怀的课。诚然,随着资本的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泛滥,教育领域出现了资本逐利的问题与倾向。越是在这种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师越要坚守住自身的底线与信仰,越是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精神,立身三尺讲台,躬耕细作、甘于奉献。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时刻关注国内社会发展现状,同时要保持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清晰把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面对各民族和世界各地的学生,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力量,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情谊,作出积极贡献。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思政课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李玉颖,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来源:人民政协报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