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故事|抗战老兵回忆中的“开国”大学

  从1949到2023,新中国经过了74年风雨征程。

  石家庄,作为开国第一城,见证了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当时的石家庄不但成为了华北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汇聚了众多名人志士,其中,坐落在石家庄正定的华北大学,更被誉为“全解放区的最高学府”,不仅培养了大量建国英才,也成为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石。

  在原河北省政协常委,原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河北省委副主委毕志夫的家中,收藏了两本个人自传,分别写于1956年与1998年,该自传的作者名为单宗吾,原名单文松,曾用名单励,1920年1月3日生,原籍山东乳山。1943年考取西北大学,1944年参加国民党青年远征军,并于年底赴昆明中缅印战场后方担任工兵营督导室总务干事,1946年退伍转学清华大学地学系读书,1949年3月从华北大学毕业,分配至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工作,后辗转至张家口工作,2011年逝世。

  他曾加入过国民党的“战干团”,经历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凋敝与政府人员间的勾心斗角;解放战争时期,心灰意冷的他毅然来到了解放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与人生的意义。他的一生,曾在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等多所高校学习深造,是我国在建国初期不可多得的高学历人才,他波折动荡又不断勇往奋进的精神,也激励着后代人不断学习。

  其中,他在华北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深造与工作的相关经历,更是为我国“开国大学”的历史增添了细节。毕志夫曾多次见到单宗吾本人,被他的人生经历深深打动。在今年国庆节到来之际,毕志夫亲自为凤凰网河北讲述了单老先生与这些“红色”学校的不解之缘。

  人生“光明转折点”——投奔解放区

  1948年11月,对于单宗吾来说,是一个值得终生纪念的日子。在“战干团”的时光,他感到自己前途渺茫,整个国家也看不到希望,于是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决定前往解放区,投身革命。

  同年11月底,经过其大哥的介绍,在一位崔姓同志的带领下,单宗吾坐上了前往解放区的火车。火车经过蒋管区与解放区的分界地段时,铁轨已完全被破坏,单宗吾只得步行前进。

  距单宗吾的《自传》中记载,他在唐官屯镇下车,当时这里属于蒋管区,附近有一条人工河,过河之后是宽约二三公里的“真空地带”,无人管理,真空地带过后到达青县,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的解放区。

  当日由于天色已晚,单宗吾二人在唐官屯镇的旅店暂住一晚,没想到确遇到了令其终身难忘的一幕。

  半夜,二人遇到国民党的哨兵前来查店,崔同志马上走出屋去与之交涉,单宗吾也紧张的攥紧了自己的袖口。最终,单宗吾将一些黄金由旅店老板转交给了哨兵,拿到金子的哨兵直接离开,再未过问,单宗吾也终于送了一口气,因为他的袖子里,藏的是当时天津市敌人的堡垒布置图,这份珍贵的情报也最终成功地送到了解放军的手中。

  过河时,单宗吾身上唯一心爱的东西——一支“派克”钢笔,也被国民党搜刮去,过河之后,单宗吾又在青县境内走了整整7天,终于到达华北人民政府。

  《自传》中原文记载:“在当时,像我这样从蒋管区来的青年学生很受欢迎,在组织部的介绍与推荐下,我来到了华北大学进行学习深造。”

  于是,在华北大学短暂又辉煌的历史中,也涵盖了单宗吾的身影。

  华北大学的红色岁月

  华北大学坐落在石家庄正定,利用的是一处当地的教堂,教室整齐宽敞,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和程仿吾任副校长。

  单宗吾回忆,当时学校的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还会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哲学,虽然环境艰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却非常高涨。没有教室,大家就坐在马扎上,双膝即是课桌。不太易懂的词或句,就由学员中找人到黑板上及时写出来,单宗吾当时就担任着在黑板上誊写的工作。学员们有疑问,也会当即写纸条传至讲台,老师看到后会立刻解答,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认真。

  吴玉章、范文澜、程仿吾、艾思奇、胡华等名家经常亲自登台讲课,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重要篇章就是吴玉章亲自讲授,他结合亲身经历,讲得十分生动,常常收获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与之前的经历不同,在这座大学里,单宗吾感受到的都是对知识的渴望与未来的希望。

  “阶级立场、阶级分析、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工农联盟、剥削压迫等等新名词、新概念,我觉得既新颖又敏感,其如春风吹散乌云见了晴天。善恶找到了明辩的标准,是非划出了确切的界线,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具备了有力的武器。经过这段学习,我的头脑清醒起来,不再浑浑噩噩过日子,也知道了自己想要去找寻的人生方向。”单宗吾在书中如此写道。

  “华北革大”——为思想改造筑牢基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单宗吾也从华北大学顺利毕业,前往北平,在新成立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投入工作。他先被分配到三部区上班当干事,后还干过会计和伙食管理员,直至1951年初由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调到平原省(原晋冀鲁豫解放区组成)。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是中共中央华北局于解放战争后期开办的短期干部培训学校,学校领导以原华北党校为基础,刘澜涛任校长。这是一所专门培训新解放区社会各阶层自愿参加革命工作者的熔炉,学员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也有职业青年,有新闻工作者,有专家教授,更有国民党的高级官员。

  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工作期间,有两件事对单宗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某日午饭时间,一位学员在吃红烧肉,竟把肉皮吐在地上,学校的老炊事班长、共产党员默不作声地把肉皮捡了起来,吹了吹上面的土就放在嘴里咽了下去。这个举动,在当时的学员中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大家纷纷批评并自检身上的享受主义作风,这类浪费的事件再也没有发生。

  另一件则是周恩来总理来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作报告,专门询问了刘步同。当得知刘在场时,周总理说:“我在天津读书时,刘先生是天津的警备司令,如果那时刘先生逮住了我,恐怕今天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见面了。幸而刘先生今天到在这里学习,我们表示衷心的欢迎。”虽然这段话引起了全场师生的哄堂大笑,但事后据了解,不少类似有刘步同这样经历的人士,都感受颇深,无以为中国共产党的国事为重,不吝既往、不计前嫌的宽宏大量所感动。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工作中,每一位学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对旧思想的改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单宗吾本人。在每一期毕业总结会时,都能收到学员自动向组织交代的手枪和子弹,足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从华北大学的学习深造,到华北革命大学的工作,虽然时间短暂,却对单宗吾的一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行动中,他勇敢睿智的选择了正确且光明的道路;在思想中,他被中国共产党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所感动,并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后代子子孙孙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记忆。

  “虽然单老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他的精神影响着我们后辈的每一个人。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我们应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身力量!”毕志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