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风采|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馆、生命意义展厅

  编者按

  2023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第二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北京大学化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清华大学校史馆等147家单位入选。

  我们将持续展示入选基地风采。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馆、生命意义展厅是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继承和发扬“医之大者”朱宪彝教授德高医粹的科学家精神兴建的主题展馆。朱宪彝纪念馆全景展现了我国著名内分泌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朱宪彝教授的生平故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的创建者和首任校长,朱宪彝的一生与时代同行、与国家并进。展馆中藏品丰富、意义深远,不仅展示有朱宪彝儿时、少年、青年等不同历史阶段的求学笔记、珍贵图片,抗美援朝使用的杯子、各类证书、书稿原件、读书卡片,更有其讲座视频原始影像、工作场景及朱宪彝蜡像复现。无论是建国前投身内分泌与钙磷代谢的研究,还是建国初组织全市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抗美援朝,亦或是转向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防治,推动食盐加碘的国策制定,朱宪彝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迫切需要为研究前提并取得丰硕成果。临终前,朱宪彝老校长留下“四献”遗嘱,献出全部藏书、存款、住宅和遗体,以德高医粹的一生励志后学,奠定了天津医科大学的大学精神和办学传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楷模和现实典范。展馆呈现他的求学志向、医学成就、教育理念、奉献精神,无一不是精神昆仑、不朽丰碑和永不褪色的瑰丽遗产。生命意义展厅围绕弘扬朱宪彝老校长“四献”精神,面向社会各界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展厅最初命名为医学伦理学教育基地,后更名为生命意义展室。2009年市委、市政府批准成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陈列着天津医科大学首任校长、中国临床内分泌学奠基人之一朱宪彝临终“四献”——献遗体、献藏书、献住宅、献存款的先进事迹及部分脏器标本,完成他“医学家最后的归宿”之遗嘱;有眼视光学院姚进教授、附属总医院王振杰医师、校友李唯思生前身后的动人故事;有“感动中国的最美女工”王娅用自己的遗体为学生上完“最后一课”的拳拳真情。他们与700余位遗体捐献者一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亲笔书写的遗嘱成为思政教育最圣洁的“教材”,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在此接受心灵的洗礼,在阅读“大体老师”感人至深的亲笔遗嘱中体味生命的价值,感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责任。经过多年建设,朱宪彝纪念馆、生命意义展厅已成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朱宪彝精神的感召下,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摒弃传统习俗和观念,志愿捐献遗体供医学教学使用。他们以最后的奉献铺就了人类健康、医学进步的阶梯,向社会树立了无私、无畏、人性美的典范,堪称“无语良师”。2002年至今,已有千余名社会志愿者将遗体捐献给学校,近三百名志愿者捐献了角膜,七千余名学生的血样进入中华骨髓库,五十名学子爱心接力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有删减)图片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