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三五”俞文光:行走在海岸线上的志愿者

海滩上做志愿服务

俞文光是一名海洋生态环保志愿者,也是普陀朱家尖小乌石塘一家民宿的业主。从2017年开始,俞文光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用大量的时间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行动,这几年海滩上垃圾明显变少,这让俞文光对未来也更有期待了。

净滩捡拾垃圾 因为情怀也因责任

俞文光是新城人,成为志愿者已经13年,最早加入的是舟山携手志愿者协会,当时做得比较多的是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2015年左右,我发现在一些社区活动中,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关注,然后在2017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海洋环保志愿者。”俞文光说,当时在普陀朱家尖樟州湾有一场大型净滩活动,有16个志愿服务团队、300多人参加,“在海滩上捡垃圾的时候,我心里有很多触动,作为一个海岛人,我们从小对大海有一种情怀,看着海滩被污染,就会有一种责任感,保护海洋环境,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可以去做好的。”

这场活动后,俞文光加入了当时成立不久的舟山千岛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现为该中心团队项目执行长。

“海洋污染主要来源有3种,一是居民生活垃圾倾倒,二是洋流海漂物,三是船只作业过程中丢弃的,随着这几年环保呼声的高起、环保意识的提高,第一种倾倒垃圾的情况现在基本没有了。”俞文光说。

俞文光说,“捡垃圾其实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这一点都不丢人,它有很大的意义。”这几年,俞文光在净摊活动中,基本走遍了舟山大大小小的住人岛,甚至一些无人岛也去过。

海上做调研

推广环保教育 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每年春秋季,俞文光所在的千岛海洋公益团队,都会参加三地同心护海洋、世界环境日等全国性大众净滩活动。平时,俞文光也和其他志愿者多次往返于各个小岛,开展小型活动。

“除了净滩,我们还做海洋垃圾监测,全国海岸线长1.8万公里,沿途54个城市共有96个监测点,其中舟山有4个。海洋垃圾监测可以让我们了解垃圾的种类、来源和数据量,从而有针对地进行干预和治理。我们还在衢山岛等6个海岛建立了环境保护驿站。”俞文光说。

2018年开始,俞文光开始把目光投向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深入学校、社区,宣传推广环保理念,让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这几年,俞文光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到普陀小学、南海实验学校等给孩子们讲课,“我们通过小小垃圾博物馆,把生活垃圾做成手工制品,让孩子们对垃圾有更多了解。”俞文光说,千岛海洋公益团队还在浙江海洋大学、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成立了环保校园驿站。

“这几年,令我们特别感到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人把环保看成了自己的一种责任。”俞文光说,比如千岛海洋公益团队,成立4年间,累计超过1万余人次的志愿者加入海洋环保活动,垃圾捡拾总重量170吨左右;还有很多其他的社会组织,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现在海滩上垃圾明显变少了,特别是去年我市相关部门推出滩长制,海滩更干净了。这几年,普陀一些海岛还有嵊泗花鸟岛等,海鸟聚集越来越热闹了,成为了鸟类的天堂。”俞文光说。

俞文光(右)在北仑港码头调研

坚持绿色引领 谋划生态文明建设

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美丽舟山建设出一份微薄之力,共同守护身边的家园,这也是我市许许多多环保工作者的心声。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持绿色引领,让绿色成为舟山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十三五”期间,我市作出全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决定,将深入实施治水治污大会战、美丽舟山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行动纳入市委市政府五大会战、“四个舟山”建设中心工作;持续擦亮“舟山好空气”金名片,连续八年保持空气质量全国前三、全省第一;持续强化五水共治,创成100条“品质河道”;治土治废能力有力提升,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提前两年实现县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持续推进,2020年,我市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海水占比42.8%(同比上升了4.4个百分点)。省级自然保护区舟山五峙山列岛鸟类已从最初数百只增加到1.3万余只,嵊泗海湾又见海豚群。

2015年,舟山获浙江省首批生态市称号;2017年,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发布的《生态城市绿皮书》,舟山列全国生态城市综合排名第三;2020年,我市连续十一年获生态省建设和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