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财务: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

  自2019年1月1日起,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有了纵横方面的可比性,也增强了可操作性。随着会计核算模式的改变,政府会计制度在中小学得到全面实施,因此,也对中小学的财务内控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加以研究。

  1.1财务内控的内涵

  财务内控是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监督执行等因素形成的财务管理体系,作为管理规范化的指引,它是实现单位财务效益最大化、合理保证单位的国有资产安全、加强单位财务风险管理、预防单位经济腐败风险的一系列方法与手段的统称。而对于中小学来说,财务内控制度更是贯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1.2中小学校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强化教育局和学校管理者的内控意识,提高学校内部治理水平,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遵守“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提高责任意识,配合工作形成闭环,把工作做细做实,规范工作流程;其次,学校通过优化资金和资产的相关配置,通过协调与沟通各个部门的资源,把零散信息整合为统一资源,实行重大决策制度,把学校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和学校人事“三定一聘”制度一起形成科学规范的内控管理体系,有助于优化岗位职责,高效利用财政资金,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经济利益最大化,有效预防财务风险;最后,学校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有利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学校利用资源优势,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2.1财务内控意识较薄弱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固有的理念是教育教学为一线工作,财务后勤为二线服务工作,普遍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家长满意度和社会认可率高,就是管理到位。有些领导甚至认为学校财务工作就是发工资、报销、记账、报表而已,学校教育教学的专项资金属于财政拨款,没有成本效益核算的压力,没有财务风险意识,教育局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对财务内控意识较为薄弱。

  2.2财务内控体系不完备

  对于中小学来说,制度本身制定得不合理,或过于理想化,或只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内部控制体系流于表面化,形式化,不完备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教育局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在财务管理上的认知和实践不够,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管理模式,至于学校经济活动发生的与资金有关的事情,统统是财务人员操作工作流程,没有十分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开展的很脆弱,没有力度和深度,或刻意保守,或缺少沟通和创新。另一方面,管理层对学校资金的筹划运作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一切凭感觉走,如果财务人员不执行就觉得是财务人员故意刁难,不理解制度的严肃性,这些对财务业务处理不重视,会使学校经济活动发生后无法支付款项,形成呆账挂账,给未来的学校发展留下风险隐患。

  2.3财务内控的会计基础薄弱

  一方面,中小学校部分管理人员,对会计内部控制缺乏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学校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财务处等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业务脱节的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学校财务内控制度的管理工作,导致不能及时高效的解决问题,也就不能达到财务内控应有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普遍是从教育岗位上转岗的年纪偏大的教师,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退休断层,空岗无人问津,能代替的都是临时工,甚至因为聘请临时的代理记账公司人员工作6个月或1年后,换人频繁,造成学校数据失真丢失,造成基层中小学校的财务工作办事效率低下,已支付未报账的跨年度业务或未达账业务屡有发生。还有些学校固定资产盘存、清点、维护不及时,账物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的制度履行不完善,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或盘亏,极大地影响到学校财务内控的准确性。

  

  2.4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校的会计信息化办公系统也日趋普及。远程报账、远程报表、网上政府采购、网上支付、网上报税等等,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手段,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并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但是,目前中小学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一是管理控制方面的职责分离执行不到位,财政制度不完善,有点缺陷,校长是法定代表人,只管理不从事具体业务,但是会计信息化操作需要3人签章(电子公章、电子法人章、经办人章),学校财务人员编制有限,基本是财务人员1人操作多角色签章;二是固定资产管理身份识别与权限执行不到位,所设立六大类分固定资产管理员,身份都是教师兼职,一周14节课,因此无法保证能固定资产清点盘点到位,因此大部分的权限、增加减少工作流程都是固定资产总管理员操作执行,口令密码全区统一,存在财务风险;三是会计信息化系统缺乏兼容性,不同软件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且与办公系统衔接有瑕疵,因此在操作过程出现故障不知所措,维护过程中存在风险;四是财务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限,工作繁琐,只能进行基本操作,很难做到日常维护、网络信息化管理、组织与实施等管理工作。

  2.5财务内控团队素质较低

  中小学校实行《政府会计制度》,财务信息资源时事共享,这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现阶段,中小学校由于教育体制编制的原因,普遍不设财务部门。如学校的财务主管是校长负责,只设总务处,没有财务处。岗位设置为总务主任,报账员,固定资产管理员,外勤联络员4人,而且都是教师兼职,没有专业人才。

  因为实行国库集中报账制度,因此学校只有报账员岗位,无会计和出纳岗位。学校行政的记账和核算,学校食堂的收费和核算,工会记账和核算,甚至行政人事工资和报表等工作均有报账员1人负责,缺乏监督和制衡;增加了学校的财务风险。

  由于人事制度改革造成的中小学校编制设岗问题,很多财务人员的现状不如人意:一是因为年龄大,从教育教学的讲台走到财务岗位的;二是因为职称工资待遇等偏低,造成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财务工作;三是由于新型职业代理记账公司的出现,在学校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代理记账公司聘请临时人员从事学校的财务工作,临时性和流动性较大,从而造成中小学校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较弱,财务人员工作虽然繁琐,但是没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每当教育教学缺人时候,后勤财务人员还要代课上课,造成学校财务工作的低效率,容易丢失数据,也增加了学校财务信息不严谨的风险,财务内控团队素质较低,没有专业队伍。

  

  3.1转变管理理念,加强财务内控意识

  自2019年校长职级制实施以来,中小学校校长作为单位负责人,更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提升财务内控管理意识,在加强责任感和务实作风的同时,要重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教育局应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标准,从根本上注重中小学校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全方位,立体化的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综合实力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通过校长学院和每周论坛等培训平台,提高校长们的财务专业知识,强化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层要带头参与到学校财务内控建设中去,通过每周全员培训的方式,加强宣传内控制度的力度,提高全体教师对内控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3.2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完备的财务内控体系

  中小学校的校长一把手要亲自参与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从思想上重视,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到制度建设全面严谨,杜绝形式化、表面化。首先,学校要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财务处,由学校财务处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内审办等内部控制工作组,形成内部控制组织框架;其次,要建立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的机制。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大环境下,学校应当将财务管理制度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将学校内部控制流程、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纳入信息化控制,形成科学规范的内控管理制度。

  建立“三重一大”审批流程,做到经济业务事前审批,事中执行透明,事后监督有效的信息化平台。学校管理者能清楚的了解学校在内部控制监督下的财务管理各方面的时事信息。如预算编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政府采购情况、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等,学校经济活动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控制的严谨性,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最后,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人员,要求做到:相关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岗位资格和工作能力,要切实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3.3加强财务内控的会计信息,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政府会计制度》是“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双分录”模式的财务信息系统,因此及时调整和更新会计信息系统,是中小学管理者现阶段必须重视的问题,这样才能使新制度下的财务信息系统能顺利衔接,确保会计核算所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够符合单位实际,并适应新政府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规定。中小学校实行《政府会计制度》,首先需要依托大数据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加强财务内控的会计信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时事共享,最后还要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与输出、数据储存与备份、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总之,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提高业务工作效率;二是归口管理,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水平,三是保证财务数据及时传递,建立上传下达的有效机制,内外信息共享,防范人为操纵风险,保护信息安全。

  

  3.4规范资产管理,加强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水平

  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学校应该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查,了解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损耗情况。由固定资产总管理员牵头,同六大类分固定资产管理员一起进行定期盘点清查,检查日常管理情况,建立固定资产共享平台,及时对新增资产入账,对达到报废年限后,没有使用价值的资产进行报废清点,及时上报审批,做到物卡相符、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并要求六大类分固定资产管理员及时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闲置情况等资料公布出来,实现资源流动和资产共享提高学校内部资产的使用率,预防资产运用无效风险。

  财务信息化建设一直就是热点。财务人员从最初的手工记账到远程报账,由网络版的财政一体化系统到用友U8报账系统,从而实现支付系统和报账系统的数据衔接;自2022年1月开始,中小学财务实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镶嵌在预算管理指标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之上,依托财政一体化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分析统计,通过设置预警规则实现动态监控工作,从而使会计核算逐渐向管理会计转变。

  作为会计信息化宏观管理的市南区政府和教育局主管部门,应当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就财务软件(例如:财政一体化系统、年度决算系统、年度预算系统、政府报告系统、财政供养系统等)的数据平台、功能结构和数据传输、数据安全和保密等工作做出统一的规定,实现各种不同品牌的财务软件之间数据共享,减少重叠无效工作,为中小学校的财务会计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从而有利于中小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贯彻与执行,发展趋势是好的,但是中小学校财务人员管理信息化水平有限,还需加强培训和提高。

  3.5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内控团队整体素质

  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今天,给学校财务人员提出了一个更严格的要求,不仅仅道德观、价值观要强,还要业务水平职业能力强,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还需要掌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预算会计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对会计领域相关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财务工作,更准确更全面地为学校管理层提供所需的数据。

  因此,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招聘考录一些具有本科学历以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专业财务人员,提高基层中小学财务人员队伍的素质。学校财务内控制度应当建立在共同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强调沟通和感情的交流,强调每一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应能有效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同时要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制,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范财务动机风险,从而提高财务内控团队整体素质。

  总之,中小学财务内控制度是贯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责任意识,是实现教育教学经费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战略保证,对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