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手工艺人制作竹编花灯 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为千家万户“添灯”,东莞麻涌手工艺人点亮传统文化

  东莞市麻涌镇有一个传统习俗,每到春节,新添男丁的人家都会挂上红红火火的花灯。说到花灯,该镇有一位巧手的师傅曹艳芬,手工制作花灯30多年,是麻涌为数不多的竹编花灯制作手工艺人,经过她手的花灯数千个。她笑着说:“这是一份幸福的工作,每当客人前来预定花灯,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悦,非常开心。”

  

  

  做一个花灯需4个小时

  一张小小的桌子,上面放满制作花灯所需的零部件,60岁的手工艺人芬姨身边围着十几个花灯,只见她戴着老花镜,认真地在制作竹编花灯,时而粘纸张,时而扎圈,不一会,一个简单的框架就出来了。

  今年60岁的芬姨制作花灯已经30多年了,她表示,这是祖传的手艺,由曾祖父、祖父、父亲这样一代代传下来。芬姨回忆道:“自己从小就看着父亲制作花灯,空闲时也会帮忙,但是也没有真正地学习。父亲去世后,依旧有很多人上门来订花灯,那时候刚结婚,还没找到工作,就想着试着做。刚好家里留下一个还没出售的花灯,自己就按着‘样板’来,由于不熟悉,做了又拆,拆了又做,前后花了5天才完成一个花灯,相当不容易。”

  没想到一做就这么多年,工多艺熟,芬姨现在做一个花灯只需要4个小时,她边做边说:“做花灯没什么技巧,肯花心思就可以,破竹、扎圈、贴纸都要很小心认真,这样做出来的花灯才好看精致。”

  

  这份工作很幸福很开心

  《麻涌民俗志》记载,按照麻涌的传统,通常每个男孩都要举行“开灯”仪式,祈求保佑孩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一般情况下,开灯仪式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举行,多数选在初四到十三之间的某一天举行,到十五结灯,这个仪式必不可少就是一个花灯,需要在祠堂或者家里挂上寓意满满的花灯。

  一般是家里的长辈或者老人前来预定花灯,欢天喜地的,芬姨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悦。

  每年农历8月,芬姨就着手准备制作竹编花灯的材料,各种竹子、剪纸等等,材料准备后再进行制作。在芬姨家里,摆满了大小不同的花灯,她告诉记者,今年预定了80个左右,客人早早就已经取走了,剩下的会在年前取走。前年是订单最多的一年,将近200个,年三十晚上还在赶工。

  年底是一年当中最繁忙的时候,芬姨每晚都要做到12点才去休息,芬姨是麻涌为数不多的手工艺人,她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受顾客欢迎,镇内镇外都有人前来订购。

  

  守住传统文化的根

  制作一个竹编花灯需要哪些工序呢?芬姨简单地介绍了一遍,花灯有三种尺寸,包括80厘米高、60厘米高以及小花灯。以80厘米高的花灯为例,需要用六根竹子搭造框架,再用小竹子扎圈做出造型,最后贴上剪好的剪纸。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很复杂,当中经过破竹、削竹、扎圈、印花、剪纸等多个工序,芬姨这样的老师傅都要需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花灯。她表示:“做花灯的每个步骤必须经过手工制作,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既要心思,又要巧思。”每个花灯都像是芬姨的宝贝,她都是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芬姨的工具中还有一个传家宝,就是三个祖传的木制印模,印模有四张画,分别贴在花灯的四个方向,寓意身体健康、添福添寿。芬姨摸着这些印模,感慨地说,希望孩子能把家里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守住传统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