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考验”肺活量了!这位椒江老师,把口风琴兴趣班开到海拔4000米高原!

  “玛丽有只小羊羔,小羊羔……”

  每天中午12点

  海拔4000多米的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色达县色柯镇寄宿制学校

  总会响起一阵阵悠扬的口风琴声

  

  “你会唱“do、re、mi、fa、sol吗?”如果突然被问及这个问题,您一定也是一头雾水,谁小时候的音乐课没有学过呢?可是几个月前,在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色柯镇寄宿制学校,这里的20多位藏族孩子还都不认识、不会唱。今年8月,椒江区第二批援川教师徐冰心跨越2600多公里,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色达县,成为色柯镇寄宿制学校的一位音乐老师。从最简单的“do、re、mi、fa、sol”开始,到教会孩子们用口风琴完整演奏一首《玛丽有只小羊羔》,徐冰心只用了一个多月。

  用音乐“交流”打开藏族孩子音乐之门

  

  徐冰心原是洪家第二中学的音乐老师,今年8月,她受组织感召成了椒江区第二批援川教师,跨越2600多公里,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色达县。

  “支教前,我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没想到会这么艰苦。”腹泻、头痛,徐冰心刚到色达就出现了高原反应,不到一个星期就瘦了8斤多,这让原本就只有100斤的她有些受不住,但是她依然坚守援川的初心和使命,快速调整心态和状态,顺利过渡。

  “孩子们都很淳朴,纯真的眼睛中流露出的是学习的渴望。”这是徐冰心对这些孩子们最初的印象,“虽然他们连'do、re、mi、fa、sol'都不懂,但是艺术细胞很强,乐感很好,嗓子也亮。”即使大部分藏族孩子都听不懂普通话,但是却能通过音乐“交流”。

  不会最基础的音乐简谱,那就从认识每一个简谱开始,徐冰心重新写教案、做PPT,寻找适合藏族孩子的教学方式,采取讲故事、看电影片段的教学方式,吸引孩子们学习,带着孩子们一起跟着节奏一句一句地大声歌唱,一下子就把教室气氛瞬间点燃。在钢琴声和孩子们的歌声中,逐渐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

  “给学生怎样的艺术童年,音乐教师的教育思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徐冰心说,面对新的环境,她必须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让孩子们知道,音乐课并不是听听网络流行音乐就过了的。

  

  “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清晨欢迎我……”往年9月份,色达县色柯镇就开始下雪了,徐冰心在教会孩子们唱《虫儿飞》以后,她就开始教他们唱《雪绒花》。

  从识音、认字开始,再到边弹钢琴边领唱,最后再让他们逐句跟着唱。“孩子们基础薄弱,我就慢点教,把基础打扎实点,他们今后的学习才能更有质量。”徐冰心说,这对她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音乐课不只是教唱歌,而是通过简短的课程让他们感受熏陶艺术,理解艺术。”

  现如今,孩子们不仅能熟练地记住简谱,对着简谱演唱,还记住了好几首歌词。

  “吸氧半小时上课一小时”成为日常

  

  色柯镇寄宿制学校是一所援建学校,校舍启用不到2年,校园内各类教学器材相对齐全。到学校报到的第二天,徐冰心就一头扎进了音乐器材教室,整理校内现有器材。由于她天天去器材教室“报道”,管钥匙的老师“嫌”开门麻烦,直接把钥匙都转托给她保管。

  音乐器材室里,口风琴、小提琴、电子琴、二胡、琵琶应有尽有,徐冰心有了个好主意: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虽高,却仅留在“听”的层面上,如果让他们成为音乐的演奏者,肯定会不一样的体验!

  在众多乐器中,徐冰心选中了相对简单易学的口风琴,并且,在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中,挑选了乐感相对较好且有意愿学习的20多个孩子,组成了口风琴学习小组,利用午休时间,为孩子们“音乐加餐”。

  

  口风琴演奏只能吹,不能吸,这就非常考验肺活量,身在高原稀氧地带,“吸氧半小时,上课一小时”成为徐冰心的日常。

  每周二、四中午11点多,徐冰心匆匆吃完午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吸氧,因为要赶在12点前到教室,给口风琴学习小组的孩子们“加餐”。“有些孩子积极性特别高,很早就到了,我如果不在他们可能就回去了,所以我一定要提前到。”徐冰心说。

  “这个乐器以前都没有见过,但是我们现在会简单地弹奏了,感觉很幸福,谢谢徐老师。”郎旺吉巴是一名六年级学生,也是口风琴学习小组里为数不多会听、会说普通话的孩子,因此她还时不时地充当徐老师的“小翻译”,她说从小到大,她的音乐课就是听音乐,跟着老师唱,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还能成为一名演奏者,徐老师的到来为她打开了新的学习天地。

  一对一帮扶带教留足音乐教育的“火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川教师身上的另一个重任,是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教育教学“传帮带”,骨干老师是重点培养对象。在色柯镇寄宿制学校,除徐冰心外,有且仅有一位非音乐专业毕业的音乐老师四郎翁姆,为了留住学校音乐教育的“火种”,四郎翁姆成为重点培育对象。徐冰心从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里挤出时间,像教孩子们一样,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教她音乐基础知识,逐个琴键,手把手地教她弹钢琴、吹口风琴。

  四郎翁姆很好学也很努力,为了尽快熟悉琴键,她还自制了音符贴在琴键上,一遍一遍地练习,直到拿掉辅助音符也能熟练弹奏。

  

  为了缓解当地非学科课堂教学薄弱的学情,徐冰心以《音乐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地运用》为主题专门为全校教师开设公开课,让老师们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 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 相互促进,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她还与色达的老师们一起研究现存的问题,探讨改进办法,并引导老师尝试多元评价策略,做到自评、组评、师评,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科成绩与特长成绩相结合,力求较为全面地评价学生素质,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来源:色达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岳诗蕊

  校对:郭帆

  责编:唐闯

  审核:杨杰

   康巴传媒 凝聚康巴正能量,传播甘孜好声音!(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190010) 12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