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教师读书会】之 读《做最好的老师》第14天

  

  班海教师读书会第 14 天阅读

  

  

  作者:李镇西

  李镇西,四川乐山人,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自1982年从教以来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做最好的老师》

  (上下滑动查看)

  目录

  Contents

  

  序言

  [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一本书点燃了我的理想之火/ 002 ●初为人师/ 004●好教师有童心和爱心/ 007●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010●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012●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014●民主教育的内涵/ 016 ●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017●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定美好的基调/ 021●把童年还给童年/ 023

  [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做有思想的教师/ 02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 027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032●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 036●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 041●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 043●应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045●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 047●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049●下辈子你还愿意教书吗

  第三章]育人之道●“我们与他们不一样!”/052●培养学生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055●“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 / 057●怎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058●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064●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 066●色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068●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 070●从“他律”到“自律” / 071●警惕“素质教育”变味/ 072●“减负”不仅仅是少布置作业/ 073

  ●教师对学生应博爱/ 076

  [第四章]走出教育误区

  ●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 078●罚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 079●无意中伤害了童心/ 082●拳头,竟对准了学生/083

  ●那一夜,我通宵未眠……/085●绝不培养告密者/ 088

  ●教育也是“遗憾的艺术” / 091●警惕专制的“爱” / 094

  第五章]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096●学生评语能否换张面孔/ 097●为自己的班起一个名/ 102●形成班级管理独特的基本模式/ 105●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107●班主任的苦与乐/ 108●班主任的解放/ 111●做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 114●展开小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 119●假集体主义倾向的防止/ 122

  ●怎样处理“早恋” / 124

  [第六章]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 128

  ——谈学生干部的培养

  ●以集体的力量影响学生/ 130

  ●培养学生干部的自治能力/ 131

  ●权威转化——学生自理的良策/ 133

  ●班规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 / 135

  ●“法治”管理的意义/ 140

  ●教育惩罚与民主教育/ 142

  [第七章]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对“优生”培养的思考/ 148

  一、 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二、 帮助“优生”认识自己

  三、 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四、 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五、 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六、 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杨嵩:在顺境中不断战胜自我/ 152

  ●黄金涛:日记中的心路历程/ 162

  ●权威转化——学生自理的良策/ 133

  ●班规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 / 135

  ●“法治”管理的意义/ 140

  ●教育惩罚与民主教育/ 142

  [第八章]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172

  ●让“后进学生”享受成功/ 175

  ●把更多的关爱给“后进生” / 181

  一、 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二、 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 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

  ●我的“后进生”转化手记/ 185

  ● 我和万同的故事/ 187

  [第九章]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心灵在呼唤/ 222

  ●“难道我真的得了什么病吗?” / 224

  ——一 位少女的谈话录音

  ●青春期心理教育的途径与形式/ 228 心理

  ●辅导通信选/ 235

  我是不是变坏了?

  我怎样改变自己孤僻的性格?

  男女同学交往引起别人误解怎么办?

  什么样的自我是最美的?

  ●细心呵护心灵的幼芽/ 241

  [第十章]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语文:请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246

  ●语文课堂教学随想/ 248

  ●我的语文教育观的形成过程/ 254

  ●我的语文教育的具体做法/ 258

  ●从《未来日报》到《石室晨报》/ 264

  ——介绍我班的“班级日报”

  ●口语训练——以说促思/ 268

  ●听力训练——以说练听/ 272

  ●阅读训练——以说带读/ 274

  ●写作训练——以说助写/ 276

  ●逼问激疑: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279

  ●质疑公开课/ 281

  ●用感情融会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 287

  ——《冬天》教学课堂实录

  ●温馨的回忆/ 297 ——一次作文评讲

  [附录]镇西小语

  第十章

  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我的语文教育的具体做法

  二、“语文教育”在课外活动中的体现

  1.社会调查。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査,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辨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1985年2月,我组织班上“凌云”文学社的14位同学开展了街头不健康 小报调查,学生们利用寒假,走上街头仔细调査不健康小报的名称、主要 内容、插图、报价和出版地址,并写成一份《街头小报调查情况》,新学 期一来,大家对调査情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小报的危害”分析到 “小报产生的原因”,最后谈到“怎样培养健康高雅的欣赏情趣”,通过调査 分析,学生们统一了认识,决定做两件事:一是给全市少先队员写一封公 开信,呼吁大家来抵制精神鸦片(这封信登在1985年4月3日《乐山报》 上),二是以抵制小报为内容进行文学创作,自己写诗作文。沈建同学写了 两篇小说:《“侦察”记》、《访小报编辑》,陈炎同学写了讽刺小品《中 毒者》,黄靖同学写了诗歌《告少年朋友》,这些习作都登在文学社自己办的小壁报《鸣蝉》上。

  一年来,我在初八七级一班共组织了社会调査6次。其中全班性的集体 调査有4次:“街头错别字”调查、“我身边的共产党员”调査、“明是 非,辨美丑”调査、“我身边的美和丑”调查;“凌云”文学社同学单独 进行的调査2次:“不健康小报”调査、“不健康录像”调査。每次搞了这 些调查,学生们都进行了讨论,并写成了作文或调查报告。

  2. 专题讨论。

  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选一些学生普遍遇到而认识又不太统一的社会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思考、争辩,不但能提髙认识能力,受到思 想教育和思维训练,还能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并促进写作。

  初八七级一班的学生刚进初中时,我组织大家讨论了“怎样才算是八十年代合格的中学生”,在讨论中,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引导学生站在未来的高度来衡量今天的中 学生,这样,学生们的思想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提高、观点不断明晰。

  开始,只能肤浅地谈“要好好学习”、“要守纪律”,到后来纷纷提出:“要 有创造能力!”“要有组织才干!”“要有时间观念!” “要多才多艺!”…… 这次讨论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并且丰富了他们的思想。

  前不久,获电影“百花奖”、“金鸡奖”的编、导、演员们来乐山活动 时挥霍浪费、大搞特殊的情景,引起我市人民的不满,学生中也有议论, 我便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崇拜什么样的人”。看了电影《红衣少女》之后, 我又叫大家讨论:“假如安然来到我们班……”此外,我还组织过“谈社 会风气”和“我们呼唤真诚”的讨论。这一年,全班利用上正课的时间搞 了 5次专题讨论。

  3. 干预生活。

  调査社会、讨论问题,还仅仅属于认识社会。我经常教育学生,认识社会的目的,不是为适应社会,而是为了改造社会。因此,我积极鼓励学 生大胆干预生活,学做社会的主人。

  1985年4月,班上的学生沈建、彭涛、黄剑、宋映容分别给乐山市青少 年宫写了信,批评这个单位放映不健康录像。沈建同学写道:“小学时, 老师动员我们为修建青少宫捐钱,我把我的零用钱全捐了,可你们就是这 样为我们服务的!”彭涛同学写道:“其他单位放坏录像影响已很不好了, 连少年宫也放起坏录像来了,难道真的就找不到适合于少年儿童活动的纯 净的地方了吗?”几天后,同学们收到乐山市青少年宫的回信,信中表示接受批评,不再放不适合青少年的录像节目。

  这学期快结束时,我班全体学生每人都给学校校长写了一封信,向校长谈学校存在的问题,并就教学、思想工作、伙食工作等几个方面向校长 提了不少建议。一些同学的信一开始就十分自豪地说:“陈校长:今天我 是以学校主人的身份给您写信,商量学校大事……”学生们的主人翁精神 受到陈校长的赞扬。

  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进取精神,不少学生还养成 了关心社会的自觉性。彭涛同学看了乐山市电视广播事业局在电视中播出 的《乐山新闻》后,给这个单位去了一封信,提出了 “新闻内容应进一步 充实,设立‘表扬栏’、‘批评栏’”等六条建议。不久,他就收到回信, 电视局的同志赞扬了彭涛关心电视事业的精神,并表示接受他的合理建议。

  4. 指导文学社活动。

  初八七级一班的“凌云”文学社是班上十四名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成立还不到一年。我通过指导文学社成员的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文学修养,而且还影响带动了全班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

  一是广泛的课外阅读。文学社成立以来,我指导社员们阅读欣赏了《徐 悲鸿的一生》、《普希金童话诗选》、《格林童话选》、《泰戈尔诗选》、《屠格涅夫 散文诗选》等优秀文学作品。另外,班上全体同学也开展了课外科普、文艺 书籍的阅读,班上还建立了一个“小图书馆”,现共有各类书籍257册。

  二是办壁报活动。最初,文学社的沈建同学办了一张壁报《鸣蝉》,坚持每月出一期。在他的影响下,文学社其他同学也办起壁报来,《未来》、《晨曦》、《希望》等壁报相继诞生。今年暑假,我要求全班同学在假期里每 人办一张壁报,这些壁报都是学生自己写稿、自己排版、自己抄写、自己 插图,通过办报,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锻炼。

  三是文学小创作。文学社同学除了完成语文课堂作文外,还在课外搞 了不少文学小创作。据不完全统计,文学社成立以来,社员们共写了童话 20篇、寓言21则、科幻故事15篇、诗歌6首、小说4篇、小剧本一个,另外, 还集体编写了《作文俗套用语选》。这些习作,比较粗糙,但都体现了这 些初一学生的创造精神。

  5. 组织对外交际活动。

  我尽可能以各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生活接触面,让他们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同他人交流思想,以培养能力,促进学习。我班与本校高八七级四班结 成了友谊班,还分别同五通桥中学的初八七级一班、永川中学的初八六级 四班结成友谊班,通过班际之间的联欢活动或通信往来,学生们交流学习 经验、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共同提高思想认识。今年“六一”儿童节前 夕,学生们听了我读老山战斗英雄臧雷同志的事迹后,便买来一盘磁带, 对着录音机给边防军朗诵诗、说知心话、唱歌,然后将这盘磁带寄到了边 防。班里还有20名学生分别自发地给臧雷写了信。这些活动,看起来似乎 同语文学习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语文能力,体 现了“语文教育”。

  综上所述,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就是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站 在未来需要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学工作的目的、任务,通过各种途径,在 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纯洁的心灵并培养其良好 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最终真正成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这,正是我们 语文教改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从《未来曰报》到《石室晨报》

  ——介绍我班的“班级日报”

  上学期,一位到石室中学来听课的年轻老师走进了我的教室,可是当我讲课的时候,我发现坐在教室后排的她并没有认真听课,而是转过身子 去仔细看墙上的《石室晨报》。下课的时候,她对我说:“真抱歉,我没 认真听你的课,但我从那张小小的《石室晨报》上,却学到您很多东西。” 是的,凡是到我班听课的老师,都会看到教室后面有一张手抄小报《石室晨报》,并且被它吸引。

  我指导学生办报是从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开始了。记得当时我在一份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介绍河南一位叫姚竹青的老师指导学生办手抄报,觉 得这种做法很有意思,我便介绍给我的学生。开始,我是指定少数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办,可是,其他同学觉得这样不公平,他们都要求办。于是, 我便让学生按学号为序办报,轮流贴出。这样,我们的班级日报便诞生了。

  当时我所教的班叫“未来班”,所以,学生的小报也就取名叫《未来日 报》。自从《未来日报》诞生后,学生的班级生活便多了一项内容:读《未来日报》。后来,第一个未来班毕业了,第二个未来班又接着办《未来日报》。

  下面是第二个未来班保山一中初八七级一班)的卢文昭同学当时的一篇 作文《沬来日报),我们的生命线》,具体介绍了《未来日报》的特点——

  1985年1月1日,我们的《未来日报》诞生了。它是我们的班报,能表 达我们的心声。

  班报主要以有关未来班的事情为内容。每张报纸的报头都要画上一个班 徽,写上班训的八个字:“正直、团结、勤奋、创造”。《未来日报》出自58 个同学之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版面设计各不相同,但都集中体现了我 们的愿望,对班集体的关心和热爱。有对好人好事的表扬,有对不良现象的 批评,有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有学习方法的交流,还有同学们自己写的诗歌、散文、小说别看有这么多内容,可都是每一期的编辑同学一人写的。

  因为我们规定:不许摘抄别人的文章,所有稿件必须由自己写。《未来日报》按学号顺序,每位同学轮流办一张。一人办一张报纸虽然 有些困难,但我们都尽力把报办得更好一些。因为同学们都有一颗热爱 “未来班”的心。《未来曰报》是我们“未来班”的生命。从1985年1月1曰 到我写这篇文章的今天——1987年5月30日,无论是星期日还是节日,都没 有间断过,连放寒暑假都按时出版,总共出了 926期!我们把报纸失在玻璃 报架令,放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这常常引得外班的同学来看。他们很羡 慕我们。我们当然很自豪,就更加努力办好报。

  还有一个多月,我们就要毕业了,我们的《未来曰报》即将由新的未 来班同学继续办下去。我衷心希望他们能把《未来日报》办得更好。

  不但学生为班级日报而骄傲,我也为它发挥的语文教育作用而感到自豪。1986年我在《中学生读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轮流办报,一举多 得》的文章,谈了《未来日报》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的好处。

  通过近两年轮流办《未来日报》的实践,我和学生都深深感到,自办 手抄报的确给语文学习带来了不少好处,收到了多方面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 促进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无论是语文知识的掌握,还是 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必须要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这恰恰是不少学生 语文学习的一个弱点。通过自办手抄报,学生可以逐渐纠正一些坏习惯, 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观察的习惯,以前不少学生不具备,没这个习 惯。但由于要自办小报,文章得自己写,于是便留心起周围的一切来了。

  宋平同学在日报中写了一篇《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向大家介绍一处美丽 的风景,而这个地方是全班同学每天上学都要经过却未曾引起人留心观察 过的,这个“美”被宋平发现了。程桦同学在日报上开辟了一块“像不像” 栏目,专门不点名地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外貌描写,请读者猜出描写对象, 以后不少同学都争相效仿写“像不像”。这说明,不少学生开始形成有意观 察的习惯了。又如写日记,原来我规定写日记并且每周收看,却老是有一 些学生不写或应付了事。自从办手抄报后,自觉写日记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因为这是积累素材的好“仓库”。现在我已没有收学生日记了,但我如要随 时检査学生日记(常常是突然“袭击”),他们都能把保质保量的日记本交 给我査看,因为写日记的习惯已形成。另外,一些学生过去书写很乱,错 字也很多(主要原因是粗心或不愿査字典),由于办手抄报是要给大家看 的,这些同学抄写也就格外认真,字迹也工整了,错别字也大大减少了。 总之,学生自办手抄报,对促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是大有好处的。

  2. 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能真正 成为有用的东西,而自办小报则为这个“知识转化为能力”提供了很好的 机会。如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前仅凭课内有限的命题作文显然是远 远不够的,一来这样训练量不够,二来命题作文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个学生 的实际情况。现在办小报则可弥补这一 “遗憾'学生的日报就是他自己的 一块“作文自留地”,他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精心写成的符合自己个性的各类 习作:诗歌、散文、日记、小说、议论文等。好些学生还联合起来搞“幻 想小说连载'王鸿同学创作了《间谍大战》,张锐创作了《死亡闪电》, 谈俊彦创作了《天外奇兵》,黄勇创作了《2000年的采访》,这些作品都 以我班学生为主人公,以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曲折而有趣的情节表现未来 生活,很受同学欢迎。又如阅读能力的培养,仅靠一本教材也是不够的。 而自办小报便促使学生必须扩大阅读面。从学生已办的日报来看,他们在 课外的确读了不少书。相当多的学生所办的日报都有“向您推荐” 一栏, 向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课外书。还有不少学生写书交流读者体会。鲁 明、彭可嘉写了评王蒙中篇小说《名医梁有志传奇》的文章,程桦同学针 对不健康流行歌曲的泛滥,写了评论《音乐欣赏知识》一书的文章.,,希望 同学们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另外,许多学生为了办好报纸,还三三两两约 起来走上社会,调査采访,然后在日报上登出采访记、调查报告,这更 语文读写听说综合能力的锻炼。刘彤的小报上写有《街头错别字情况》的调査,彭艳阳和几个同学去制药厂参观调査后也在报上登出了调査报告。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自办手抄报的确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3.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生

  所办的报纸中,曾开展过《什么是中学生的美》、《谈八十年代中学生》 等专题讨论。不少学生的日报中都开设有“社会之窗”、“国际风云”、 “班务论坛”等栏目。一些学生能够紧扣时代形势写出一些较有思想性的文 章。如《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名诗人邵燕祥的文章《立什么样的 志》,文中对“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的格言提出疑义。我班赵刚同 学却针锋相对写了一篇文章,与邵燕祥同志“商榷”。通过这些事例说明, 办日报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学了合成词的知识,周磊便写了一篇《谈合 成词的构词方式》在日报上登出。讲了对偶的修辞知识,刘彤便登出自己 写的知识小品文《对偶三种》。学了《死海不死》,童丽萍缩写了一篇《死 海工厂》,对利用死海资源提出自己的设想;杨毅还写了一篇《谈死海成 因》,就死海的形成原因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我讲了元末刘基的《卖柑者 言》后,邱梅景同学针对课文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观点,写了一 篇《金玉其外不等于败絮其中》,同我争鸣;我讲了清朝袁枚的《黄生借 书说》,许多学生也就文中“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中心论点在日报中进行 了不同的评价。如果没有自办日报这一形式,以上这些学生自觉钻研、深 入思考的现象是不易出现的。

  5. 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在日报所登的文章中,有

  不少是交流学习方法的,如吴涛同学的《怎样解几何题》、汪皓的《英语 单词记忆法》等。不少学生还在日报中设了“小发明园地”、“英语角”、 “七思妙解”等栏目。还有一些文章是学生谈知识运用的,如沈建的《高跟 鞋与压强》,黄剑钊的《大桥倒塌与共振》等。这些文章既有知识性,又 有趣味性,也有思想性,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总之,学生轮流自办日报的好处是很多的,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又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形式。 目前,我班学生编辑日报的兴趣越来越浓(有的学生甚至还把手抄报改成 了油印报)。我坚信,这项活动坚持下去,学生日报将会越办越好,而学生 所获得的语文教育效益也必将越来越大。

  后来我调到了成都玉林中学,《未来日报》便成了《玉林日报》。 我们的《玉林日报》很快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寒假或

  暑假开学后,同学们把假期里办的日报(也是按学号轮流办的)拿到学校 来,班委干部便把几十张报纸在校园里一起展出,其场面颇为壮观。班委 们还组织了评选“最佳小报”活动。这项活动不但吸引了我班同学踊跃参 加,而且其他年级其他班的一些同学也情不自禁地参与了起来。

  1997年我又调入成都石室中学,于是,《玉林日报》又成了《石室晨 报》和《石室早报》——因为我教两个班的语文,自然就有两份班级日报 了。不过《石室晨(早)报》并不完全是《玉林日报》的翻版,因为这 次我鼓励学生在办报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尽量在内容、形式等方 面体现出办报者的新意。因此,《石室晨(早)报》虽然还是由学生轮流 编辑的“日报”,但“日报”的个性却比过去更鲜明,因而也更有“看头”。

  口语训练——以说促思

  我于1987年9月起,开始了 “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训练为突破 口,促进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为课题的三年语文教改实践。

  在对学生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口语训练的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一、口语训练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 让学生明确口语能力的重要性。“谁都会说话,不需要训练”、“考大学不会考说话”——这是学生口语训练的思想误区。对此,我让学生通过录音机听自己的话,感受自己的语言毛病,使学生知道“说话”容易 “会说话”却难的道理,从而重视口语训练。我还反复给学生做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确:口语能力的提髙将有助于读写能力的增强;如果没有良好的口语能力,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学习、信息交流和人际关系。

  2. 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的训练环境。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变 得愈加害羞起来,当众发言总是担心被耻笑。因此我不但鼓励每一个学生 要勇于战胜自己,大胆发言,而且教育全班学生不要取笑发言者。我多次 宣布:“允许说错,允许重说,允许争鸣,但不允许挖苦嘲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班上渐渐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鼓励、无拘无束、轻松随和的气氛,这消除了大多数学生的羞怯心理。

  3. 捕捉机会,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赞可夫说:“只有当儿童自然而然地说话,由于内心诱因而需要说话的时候,这种语言才符合真正的使命——即交际工具,才能有效地发展语言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不但敢于 说,而且乐于说,要敏锐地抓住学生思想的兴奋点,巧妙设置论辩情境以 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侃侃而谈。比如有一次,中国女排 又获世界冠军,学生们议论纷纷。女同学说:“还是女子强! ”男同学不服 气:“女排还是男教练带出来的呢! ”于是我在班上搞了一次“女强,还是 男强”的讨论会,气氛相当热烈。

  4. 采取一些措施,适当“逼迫”学生说。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口语训练,我采取了三个“强迫”措施:一是规定每天值日非向大家发表一分钟讲演不可,否则重当值日生;二是请语文科代表作好学生平时课堂 发言次数的记载,期末将学生发言次数算入语文平时成绩;三是每次的专 题口头训练都贯彻“不说就写”的原则,如果学生不愿作口头小作文,就 布置课后书面写作文,这样使学生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言。

  二、合理设计口语训练的序列

  结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读写训练序列和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发展、语 言发展、心理发展的特点,我拟定了初中三年学生口语训练序列纲要。虽然这 个序列还不尽完善,但在当时还缺乏一个科学的口语训练大纲的情况下,它有 助于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口语训练,从而克服训练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需要说明三点:

  第一,在每一年级、每一学期都还应有体现这个序列 纲要的具体目标要求。如初一上期着重训练学生说话时声音洪亮、仪态大 方、语流顺畅、语言格式规范。初一下期着重训练学生说话要有中心、有正确的思路。

  第二,训练的目的应循序渐进,不应无视学生实际而提出过高要求。如对初一学生的口头语言,就不宜要求准确、生动,就大部分学生而言,只要能做到有话就说、语句连贯就不错了。总之,训练的坡度小 一些,便能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收效便明显了。第三,表中列出思维训练要素,绝不意味着要专门给学生传授逻辑知识,而是力求在口语训练中体现 出思维训练的内容。比如: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求用词准确,这是在教学 生正确地使用概念;学生讲演时,要求尽可能使用“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由此可见……”等复句或句群,这是教他们正确地判 断、推理;叫学生评析课文人物时,我教给他们“总一分一总”的语段结 构,这是让学生学会分析与综合;学生讲演、辩论时,我指导他们用全面 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这是在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等等。

  三、灵活采用口语训练的方式。

  在设计、选用口语训练方式的时候,我力求做到读写训练结合、与学 生兴趣结合、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结合。

  (一〉初一年级的口语训练方式

  1. 口语训练课。每周抽一节语文课进行口语训练,我提出语言表达要 求并略作指导之后,由学生轮流上台,在三个题目中(《一周来我经历的事》、 《我看过的一本好书或好电影》、《儿时的故事》)任选一题来讲,最后由 我评讲、总结。

  2. 专题口头作文。至少在一单元内,利用语文课,当堂出题,即兴发 言。步骤:先由教师公布题目并作指导,再由学生分学习小组发言,然后 由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最后由师生共同评议、打分。

  3. 结合课文学习谈读后感或改编课文。每讲完一篇课文后,留二十分 钟左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谈感想,或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如讲《社戏》后 请学生谈《我读〈社戏〉》;讲《小橘灯》后,请学生说《二十年后重遇小 姑娘》。

  4.讲故事比赛。讲了《皇帝的新装》、《两棵奇树》等课文后,让学 生在小组内预赛讲民间故事,然后选代表上台决赛,当堂评分、发奖。

  5. 课前报告新闻。从初一开始至初三毕业每天的语文课前两分钟,都 由当天的值日生向全班同学报告国内外新闻。

  (二)初二年级的口语训练方式

  初二的口语训练保留了初一的专题口头作文、谈读后感、新闻报告等 形式,还增加了以下方式。

  1. 小组讨论。几乎每篇课文我都要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展开讨论,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争辩中得到口语训练和思维训练。

  2. 课堂抢答。学生到了初二渐渐开始害羞一般不再愿意举手发言,我便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抢答。这种竞赛式的课堂问答,很符合学生的好胜心 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简洁、准确和思维的敏捷性。

  3. 编演话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改编课文,或自己创作,编排了许多短小的小话剧,然后利用语文课在班上演出,这项活动集读写说为一体, 学生兴趣极浓。

  4. 录广播剧。一部分学生不好意思现场演剧,我便组织、指导他们编 录广播剧,剧本或找现成的,或自己学写,录制完后在班上播放。这种训 练方式也很受学生欢迎。

  5. 利用语言实验室进行口头作文。学生对着录音机边说边录,然后自

  己戴着耳机边听边改,最后将录有口头作文的磁带交给我,我一一听完评 分后,再在班上评讲。

  (三)初三年级的口语训练方式

  在继续采用初二时的训练方式的同时,初三年级还增加了以下方式。

  1. 调查访问。我先后三次组织了全班性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学生们以 小组为单位走向社会,有的去城郊乡政府与乡长座谈,了解三中全会以来 的农村新貌;有的到新华书店采访经理,询问书籍涨价的原因;有的还叩 响了乐山市市长的家门,请市长介绍乐山市“七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2. 社会问题讨论会。结合课内外阅读,班上多次开展社会问题讨论: 读了《京华闻见录》,讨论“怎样看待当今社会风气”;读了《丑陋的中国 人》,讨论“美丽的中国人”;读了《志愿军战俘纪事》,讨论“朴素的爱 国与理性的爱国”……

  3. 辩论比赛。讲完《曹刿论战》,我以“弱鲁克齐功归鲁公”为论题 挑起辩论,学生按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分为两派展开舌战。在初三班上多次 举行各种问题的讨论比赛,如:“迟志强出狱后该不该回长影?”“王佳该 不该出走?” “为人直爽好不好?”“漂流长江值不值?”等等。

  4. 即兴讲演比赛。事先由我设计好讲演题,然后由参赛者临时抽签,迅速构思,即兴讲演,最后师生当堂评分发奖。

  5. 模拟“记者招待会"。方式是:一人站在台上即兴回答“记者”的各 种提问,其余学生充当“记者”发问。我曾就语文教改在班上举行模拟 “记者招待会”,回答学生的种种提问。班上两位学生自荐当班长时,也主 持“记者招待会”,就班级建设答全班同学问。

  听力训练——以说练听

  一、我对听力及听力构成的理解

  语文四大能力中的听力,绝不仅仅指学生的生理听觉(虽然听力离不 开听觉),而是指通过听觉运用思维能力对语言信息进行吸收和处理的能 力。这一语文能力至少应包括:

  1. 敏锐地明辨语言(字词)正误。要能在一段话中辨清同音字、同音 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要能敏锐地听出说话人说错的字词,使 学生具备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高度的言语素养”:“一个说错的词,不 仅老师,而且学生听起来都会感到它不和谐,就好像一个具有髙度音乐听 觉的人,听到一个错误的音符时感到那么不入耳一样。”

  2. 正确地归纳语言要点。包括领悟中心、理清层次、抓住重点、理解 一段话中语句之间、句群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把握整体内容。

  3. 对所听语言材料进行瞬间的筛选处理。准确地捕捉关键性词句,敏 捷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自觉去掉自己不需要的内容或一些重复的、多余的甚至错误的语言,能熟练地边听边记。

  4. 能听出比较含蓄的语义。要学会听出说话人的弦外之音和幽默之处, 要通过说话人的表情、语气、音调等听出他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意思(如反语等等)。

  5. 有良好的听话习惯。如态度要诚恳,注意力要集中,目光应尊重地 注视说话者,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等等。

  二、初中各年级听力训练的目标要求

  初一: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做到精力集中,目光专注,能明辨语言 材料中的字词正误,把握其中心思想,能根据记录速度正确地写下所听口 语材料的基本内容。

  初二:培养良好的听记能力。能明辨语言材料中语句的正误,养成抓 住重点,捕捉关键语句,归纳分析其层次要点。

  初三:有较强的笔记能力。能敏捷地筛选语言信息,比较熟练而完善 地做课堂笔记(包括会议、报告笔记)。能听出比较含蓄的语义。能从比较 杂乱的一段话中听出说话人要表达的基本意思。

  三、听力训练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听与说总是互相伴随,这就决定了听力训练不能孤立进行, 而必须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以说练听,说中练听,听说同步,互相促进。

  1. 听后复述。教师朗读一篇范文(或播放磁带),学生不准记笔记,听 完后站起来复述所听内容,要求意思完整,不改变原文中心。这项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专注倾听的好习惯。每天值日生的新闻报告也属于这类训练。

  2. 听写练习。教师按记录速度用普通话朗读文章,要求学生完整准确地边听边写,字词标点都力求正确。这种练习主要偏重于训练学生根据语 音对字词进行准确的辨析的能力。

  3. 听话改错。教师在读语音材料时,有意但不做任何暗示地读错字词, 让学生指出并改正;或者教师在说话时,有意说一些病句让学生纠正。这 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错误敏锐的感受能力。

  4. 听后说感。听了一则小故事、一次报告或一段新闻之后,让学生即 兴发言谈感想,要求紧扣原文,展开联想,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这项练 习可同时训练学生听话时专注仔细以及边听边记边思的能力。

  5. 听话辨析。请学生听一场辩论,让他们捕捉双方的论点、论据,并判断其正误;教师念有错误的作文,让学生辨析其错误所在;让学生听一 段条理不清但内容又有可取之处的话,请学生找出其中的合理成分。这项 练习也能培养学生在专心聆听的同时敏捷判断、迅速分析的能力。

  6. 耳听笔记。通过课堂笔记(注意:不是抄板书)、报告笔记、会议笔 记、采访笔记等等听记的训练,教会学生准确地概括、敏捷地筛选、快速 地辨析、熟练地记录。

  阅读训练——以说带读

  阅读训练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三条原则: 第一,用口语表达的训练促进学生钻研课文;第二,让思维训练贯穿整个 课堂教学;第三,以多种形式的口语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 正成为课堂语文学习的主人。

  一、质疑式教学

  这里所说的“质疑式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课前提问”或 “征求学生意见”,而是指用“问题”(包括问题的发现、提出、钻研和解 决)来统帅语文课堂教学,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钻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每学一篇新课文,首先不是由我交待学习重点,而是让学生就课文质疑,越多越好。如学《故乡》一课时,全班就课文共提了82个问题,有的涉及思想内容,有的涉及写作手法,有的只是涉及对某一字词句或标点用法的理解。学生一旦质疑,就已经处在主动求知积、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了。围绕“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提问、钻研、讨论、争鸣、释疑等,无 不体现了口语训练、思维训练与阅读训练的和谐统一。

  二、讨论式教学

  学生的提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简单的,不一定与教学重点有 关,有的只是涉及基础知识;另一类则是有关教学重点(如思想内容与写 作手法等)的问题。前一类问题,可采用“甲问乙答”的方式在短时间内 解决。因为这些问题不一定带共同性,往往是一部分学生不懂而另一部分 学生则懂。比如讲《七根火柴》,有学生提出了“为什么七根火柴最后只 剩下六根”、“‘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一句是不是 比喻”之类的问题,我便让其他能回答的同学“七嘴八舌”地解答,并说 出其理由。后一类问题便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深人钻研、互相交流,求得解决。教《社戏》时,学生普遍提问:“课文题目是《社戏》,可为什么 还写了许多与看社戏无关的事?” “课文标题可否该为《我的乐土》或《我 的童年》?”于是,我引导大家思考讨论:哪些内容与社戏无关?这些内容 表现了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经过讨论,学生统一了认识:文章 是根据中心而不是根据标题选材,《社戏》这个题目强调了 “社戏”在文 中所起的贯穿情节、联系人物的作用。讨论式教学,也能使思、读、说有 机结合,互相促进。

  三、感想式教学

  每一篇课文,在经过学生的自己钻研、小组讨论、教师总结之后,我 都要布置学生上台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主要谈学习收获或对课文 的独特理解与分析)。这项练习既可训练学生的口语与思维,还能兼顾不同 水平的学生。因为谈感想的内容、多少都不限定,成绩好的学生可发表独特见解,甚至不同羞老师的分析;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可以谈自己在思想教育或写作技巧方面的点滴收获,甚至还可以复述老师讲的内容。如讲了《我的叔叔于勒》,学生谈感想的内容有:对“父亲”的分析,对“母亲”的分析,对“我”的分析,认为于勒是值得同情的,分析小说的情节构思,分析小说的结尾,分析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分析小说中仅有的两处景物描写,等等。

  四、辩论式教学

  学生只要善于质疑,乐于深钻,就往往会在课文的理解认识方面出现不少分歧。这实际上是好事,教师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会有助于学生深人钻研课文、运用所学的旧知识。这种辩论是一种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它符合学生的兴趣,能大面积地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学《陈涉世家》时,有同学认为陈胜起义出于偶然。理由是:假如天不下雨,假如将尉未醉,假如将尉醉后不被激怒……陈胜起义都不会发生。针对这种观点,先后有40多名同学站起来反驳:有的从陈胜少时的“鸿鹄之志”谈他反抗的必然性,有的从“天下苦秦久矣”谈“宜多应者”的必然性,有 的从看似偶然的“天下雨”、“忿恚尉”等现象中分析偶然之中的必然 性……从而得出结论:起义的时间、地点、直接导火线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偶然性,但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

  五、表演式教学

  学生在深人钻研课文的基础上,发挥合理想象,将课文改编成小话剧 在班上演出。有的是直接再现课文内容,如《皇帝的新装》、《制台见洋人》、《连升三级》;有的是在不改变原文中心和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延伸性改编,如《变色龙》(续),表现奥楚蔑洛夫“径自走后”的 种种丑态;还有的是将不同课文的人物串在一起,表现一个共同的中心思 想,如《范进巧遇孔乙己》。这种表演,不仅仅是演戏,而且是对课文阅 读的促进,因为为了更好地改编、表演,无论是对原文的中心把握、人物 分析、对话理解,还是编演时的合理想象、新颖构思、大胆创造,都对学 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竞赛式教学

  教师将某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答案明确、简洁的竞赛题,上课时,先布置学生自学,然后一律收上书和笔记本,根据刚刚自学的内容抢答教师的试题,最后,由教师总结知识要点。这种方法读说结合,紧张有趣,竞赛时的说(抢答)使学生读得细,记得牢。

  以上几种以说带读的教学方法,在使用时并不是各自孤立或随意穿插的,而是互相配合、各有侧重。质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感想式教学组成了一个课堂教学单元的三个环节。质疑一讨论一感想,学生这种在教师指导下读说有机结合的三个阶段构成了我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堂结构。辩论式教学往往用于议论文教学或需要学生咬文嚼字进行钻研的文言文教学;表演式教学一般适用于记叙性课文的教学,而竞赛式教学则更多地用于自 读课、单元知识总结或单元练习课。

  写作训练——以说助写

  有了读的借鉴,有了说的铺垫,犹如水到渠成,写相对就要容易一些 了。写作训练,我同样力求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我手写我口”。要求学 生尽量先说后写,说写挂钩。第二,写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教育学生务去 陈言套话,摒弃华而不实的虚假文风,将踏实地做人与朴实地作文统一起 来。第三,把写作训练与多种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一、由口头作文到书面作文

  初一时,针对新生的思想特点,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口头作文《怎样 才算八十年代合格的中学生》。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经过我的评讲 指导,课后学生们写出了较好的作文。1985年第3期《中学生》杂志上刊 登的四篇短文《要有对祖国的责任感》、《也要学好音体美》、《不做 “算盘珠”》、《学习深圳人走路》便是这次口头作文的成果。

  二、由即兴演讲到随感杂文

  在各种专题的即兴讲演中,学生常常迸发出许多思想的火花,通过讲 演又整理了思路、完善了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往往写出较好的议论 文。在一次辩论中,一位女生认为,一般人们爱贬斥牡丹的娇艳、富贵, 这是不公正的。“牡丹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美何错之有?四化建设中,需要 更多的千里马自己展示其才华,不必等候伯乐! ”在我的指导下她写了一篇 杂文《观赏牡丹的联想》,发表在1986年8月12日的《少年文史报》上。

  三、由阅读感想到读书笔记

  阅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谈学习感想,并布置学生在课后将其感想简 洁而有条理地写在笔记本上。每次我收看学生笔记,都会发现许多感情真 实、分析中肯、见解独特的好文章。学了《茶花赋》,某男生在谈读后感 时说:“杨朔散文美是美,可构思都差不多。”过后他写了《白璧微瑕—— 谈杨朔散文的不足》一文,分析比较了杨朔的《香山红叶》、《荔枝蜜》、 《茶花赋》、《泰山极顶》等散文在构思立意、情节安排、人物描写方面的 异同之处,从而指出杨朔散文存在着公式化的缺点。这位学生的观点也许 不尽全面与成熟,但他的钻研精神和怀疑勇气却是可贵的。此文寄到《中 学生读写》杂志社,虽然“固涉及名家而不便表”(编辑语),却受到编 辑同志的好评和赞赏。

  四、丰富学生生活写好记叙文

  如果只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纯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为学生提供写作源泉, 那么,学生仍然会感到无话可说、无文可写。因此,三年来,我在狠抓口 语训练、思维训练的同时,特别注重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生活, 使学生不仅有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而且产生了不吐不快的写作热情; 不仅完成课内作文,而且在课外还自觉练笔。班上有反映班级生活和学习 真情实感、由全班50多位学生轮流担任编辑的手抄班级日报《未来》(星 期日、寒暑假都不中断),共办516期。文学社同学还自办油印社刊《凌 云》,共4期。毕业前学生们出于对班集体的真诚依恋,写出了近200篇纪 念文章,不少平时语文成绩并不很好的学生也写得情文并茂,感人至深。 这些文章最后被汇集编印成约13万字的毕业纪念册,每个学生珍藏一本。

  五、联系学生实际写好说明文

  学生编辑《未来》手抄报,我便叫学生先说后写《怎样把班级日报办 得更好些?》;新学期开始,我叫学生先阅读、讨论,再写《语文第x册知 识要点》;夏天有学生不愿睡午觉,我便请全班同学写信帮助他——《为什 么要睡午觉》;为了让学生过好第一个“五四”青年节,我叫大家写《“五 四”主题班会设计》;班上设计了一枚班徽,我便请大家写班徽图案及象征 意义说明;编辑《毕业纪念册》前,我又叫大家写《毕业纪念册设计方 案》……这些说明文不仅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而且实用性很 强,使学生感到这不是纯粹的作文,而是学习生活的需要,这样,学生既 乐意写,也容易写好。

  六、训练学生思维写好议论文

  议论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对于不少初中生,写好议论文 更是感到“难于上青天”。然而在初二的一次语文学习心理调查中,我的学 生普遍反映更喜欢写议论文。正如记叙文训练首先应丰富学生的生活一样, 我认为议论文教学首先应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正确的思想方法, 其次才谈得上议论文写作技巧的传授。初二下期我挤出10节语文课为学生 开《辩证法浅谈》讲座,每次由我讲半节课时,然后学生议论半课时,联 系日常生活实际运用辩证法。我还向学生推荐《讲故事,学哲学》、《通 俗哲学》等书,并结合学生的讲演、辩论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看待分析问题。我还经常让学生联系党风、团风、社会风气、改革开放形 式等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生活,辩证地看待社会。多次这 样的思维训练与口语训练,为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写议论文时,自然“下笔如有神”了。

  逼问激疑: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1. 逼学生提问。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都要结合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一些提问,这无疑是 很好的。但我们更提倡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 会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使教师直接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然而,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 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逼”。最初,我叫学生提问,学生很不习惯,也不愿发言。我便问他们:“这篇课文究竟是我学呢,还是你们学?” 学生答:“我们学。”我又说:“一般不懂的才需要学,而不懂的地方就叫 问题。既然你们没问题,可见都懂了,我也就没必要讲了! ”这种“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威胁”让学生感到了危机,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课文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老师“讲”,而是自己“问”。

  经过这样一“逼”,学生逐步都能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会越来越多。我教《故乡》时,学生提的82个问题中,有的涉及课文的思想内容:“文章最后一段该怎样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杨二嫂的塑造起什么用?”“闰土是受哪些影响和‘我’隔膜起来的?”有的涉及课文的写作手 法:“作者用《故乡》作题目有什么好处呢?” “为什么在文章后面还要写 海边沙地、金黄圆月?” “杨二嫂和闰土是对比吗?”有的是针对某一句话、 某一个词的理解:“怎样理解‘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几房本家’是什么意思?”“文章后面写的‘我’的希望时,提到了三个 ‘辛苦’,这三个‘辛苦’是不是一个意思?”有的是对某一个字提出疑问: “‘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这里的‘检’字是不是该用‘捡’?”“‘这次是专门为了别他而来的’,这里的‘他’是不是应换成‘它’?”……我做了一个小小的统计,上学期我教第三册语文时,我的学生就课文共提了1452个疑问!

  2. 教会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

  也有这种情况,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有疑”。

  “于不疑处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为 什么会这样写?” “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我以《理 想的阶梯》一文为例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这篇课文论点鲜明,结构简单,语言朴素。学生初读,好像都懂了。但是,我却在他们都觉简单的地方提出了疑问:“课文的论点是第三段首句‘奋斗,是理想的阶梯’,那么,第一、二段不就是多余的吗?” “在第二段中,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这三个‘有的……’顺序可不可以换一换?”学生一听,觉得要回答这些问题真还不那么容易,于是深人讨论研究,对课文的结构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如果具备了这样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即使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 会以挑剔的眼光提出许多问题。学《说“勤”》时,全班学生对这篇仅仅700来字的自读短文竟提出了 100多个疑问:“‘搜集’为何不用‘收集’?” “最后一段为何写这么多?” “标题中的‘勤’为何打引号?”“‘气不馁’是否病句? ”“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为何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四 段可否不要? ”“一、二段是否可以合并? ”“第二自然段属于哪一部分?” “一、二段可否对调?” “第二段可否删去?”“‘古今……无不成功于勤’ 起过渡作用,可否独立成段? ”“可否举一些反面例子作论据? ”“第四段 为何详写?” “开头和结尾引用名言是否重复?”“一、二两个分论点,论 据为何有详有略?”

  3.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的问题。

  提问是学习的第一步,因此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习下一步钻研的 深度和最终的学习效果。在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不少学生会出 现为问而问的现象,或者提一些在教师看来十分可笑而怪异的问题。教师 当然不能因此而向学生泼冷水,但也应及时引导学生不但敢问,而且善问。

  语文教学中的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 练内容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也包括生字生词,但更是指单元重点和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除了让学生找出有关字词句障碍,我一般是让学生根据不 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具体要求是——

  一般记叙文:

  ①记叙的要素是什么?

  ②记叙的结构是怎样的?

  ③记叙的详略是怎样的?

  ④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

  ⑤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小说:

  ①人物形象有哪些?(外貌、思想、性格、语言等等)

  ②故事 情节是怎样的?(结构、顺序、线索、细节等等)

  ③社会环境又如何? (背景、场所、景物、人际关系等等)

  散文:

  ①文章的“形”是怎样“散”的?(选材、时空、语言表达等 等)

  ②文章的“神”是如何“聚”的?(中心、感情、点睛之笔等等)

  ③ 文章的构思如何?(线索、结构、过渡、详略等等)

  议论文:

  ①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论证结构是怎样的?

  ③运用了哪些论据?

  ④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⑤有什么语言特色?

  说明文:

  ①说明对象?

  ②说明特征?

  ③说明条理?

  ④说明方法?

  ⑤说明语言?

  学生围绕这些要点来阅读课文,一般来说他们所提的问题也就和教师 的教学重点相吻合了。

  另外,为了使学生钻研课文更加深人,我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 “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①写了什么?②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这样 写?④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质疑公开课

  在这一节,我想通过我上的一堂公开课来剖析目前盛行的公开课。

  1999年5月6日,成都市教科所专门为我组织了一次学术活动。在这次 题为“语文素质教育现场观摩会”的活动中,我借我校髙一五班上了一堂 公开课,讲《拿来主义》。

  教科所叫我上公开课的目的,主要是让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并推广我的 语文教育思想。因此,他们反复鼓励我不要有什么条条框框,大胆体现个性。但是,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却仍然顾虑重重。

  我选的课文是《拿来主义》。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学过的,因此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把这篇课文当成新课文来讲呢,还是实事求是地成旧课文引导学生“常读常新”?如果选择第一种情况,那么教学过程将非常 顺利,但那不过是演戏而已,这是我最反感的;如果选择第二种情况,可 能教学会困难些,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思维将会被引向深人因而 也许会有新的收获。我决定选择后者。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争鸣,这是我一开始就确定的教学模式。但怎样“组织”怎样“引导”?我曾考虑用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来带动学生讨论,这样的好处是整个课堂教学将会很完整而充满活力;但我觉得这样由我来人为地设置“问题”并不符合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多少有些表演的成分。思考再三,我决定首先让学生质疑。虽然这是学生学过的课文,但 鲁迅的文章比较深,学生肯定还会有不少以前就没有完全弄懂的问题和这次重读时发现的新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讨论、争鸣。在我 看来,这样充满思想交锋的教学过程最真实自然,也是最理想的教学境界。 于是,我初步考虑将课堂结构分为两部分:先让学生就不懂的问题展开讨 论,再让他们谈谈在今天应该怎样看待“拿来主义”。总的原则是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可是,我不只是给学生上课啊!还有几百位听课的老师啊!我这上, 他们会不会认为我“教学不完整”、“重点不突出”,甚至根本就不像语文 课呢? 一味让学生质疑,会不会被认为是“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思来想去,我决定“走钢丝”方面在教学中大胆让学生质疑,包括对教师甚至对鲁迅的质疑,以体现我一贯倡导的教学精神;同时另一方面,考虑到这毕竟是公开课,我还是应适当照顾一下老师们的各种“口味”,在教学设计上作些妥协,比如,我准备在让学生质疑问难前,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基本结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等,以体现出课堂教 学的“完整性”。

  于是,我决定把这堂课的结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让学生回 顾所学过的知识,请他们对课文进行结构分析,并概括本文的论证特点 (比喻论证);第二个阶段,让学生就他们重读《拿来主义》所发现的新问题提问,并展开讨论;第三阶段,让学生围绕“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的主题自由发言。

  尽管如此,我仍然有不少顾虑。直到上课前,我碰到我校研修室徐敦 忠老师,我还在顾虑重重地对他说:“我就怕人家说我的课不像语文课!” 他鼓励我:“不要怕,就是要突出你李镇西的个性!就是要把一些条条框 框冲破!”但是,为了 “保险”起见,我在心里告诫自己:学生发表意见 时,一定要提醒他们务必紧扣课文!

  公开课正式开始了。首先是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和写法,这一步骤进行得十分顺利。第二步是让学生质疑问难,我很欣慰学生居然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为什么梅兰芳、徐悲鸿进行文化交流就是‘送去主义’?” “本文‘拿来’的对象是指外国文化还是指本国文化?”而且,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论也比较热烈。

  特别令我高兴的是,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和我争论一一在辩论“本文 ‘拿来’的对象是指外国文化还是指本国文化”这个问题时,我认为鲁迅是 针对外国文化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但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驳斥我,以“充分”的理由说明本国文化遗产才是鲁迅“拿来主义”的“拿来”对 象。后来,由于时间关系,我考虑到还有第三个步骤还没进行,便“果断” 中止了争论。

  在第三个阶段让学生漫谈对“拿来主义”的新认识时,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有的提出在今天“拿来”和“送去”都是应该提倡的;有的提出现在不能随便“拿来”,还得考虑知识产权;有的提出“拿来主义”同样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互相学习;有的提出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光 “拿来”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拿来”后还应该创新……

  这堂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思想碰撞为特色的公开课受到教科所同志的高度评价,绝大多数听课老师也予以好评,我自己也给这堂课打80分。

  但是,我也听到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说:“这堂课究竟要解决《拿 来主义》这篇课文的什么重点?我们听了感到茫然。”有的老师说:“整个 课堂几乎都让学生讨论,那么教师的作用何在?”有的老师说:“课堂结构 不完整。”有的老师说:“让学生争来争去,答案究竟是什么,老师还是应 该给学生以明确的结论嘛。”有的老师说:“这还叫语文课吗?”……

  我引用以上不同看法,一点没有指责这些老师的意思,因为孤立地看,每位老师的意见都不无道理。问题在于当这些老师把这些意见同时作为公 开课的标准来要求我的时候,这“标准”就显出了某种荒谬性。

  公开课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多年来的公开课(包括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赛)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必须是“完美”的。

  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失去了个性。对相当多的公开课承担者来说,备课是教研组的集体行为,大家提意见,人人当参谋,本来也是一件好事,为了“完美”,公婆的话都不得不听一点。但这样一来,公开

  课实际上已不是某一教师自己上的了,而是体现了 “集体智慧的结晶”,任 课者个人的风格已几乎不存在了。相反,一些真正有个性的公开课,往往 在赛课中榜上无名。

  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表演。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稍微有点档次的赛课,在正式比赛前教师都要试讲一遍甚至几遍。试讲 之后,由教研组帮着反复“锤炼”。有的还会在试讲时录像,然后对着录像 “精心雕琢”。于是,在正式比赛时,只是把已经彩排过多遍的戏再表演一 次而已。如果所上课文学生本身就是学过的,教师上课时又当成新课文来 教,其表演的成分就更明显了。这样的课,还叫语文课吗?

  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讲究形式。开头说什么话,中间安 排个什么小技巧,“亮点”安排在什么地方,结尾设计个什么“髙潮”,每 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总之,公开课就是越热闹越好,越花哨越好,越 “严谨”越好,越“精巧”越好!另外,老师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很多时候考虑的是“时尚”:比如上面提倡使用电教手段,于是,可能就为使用录音机而设计一段朗读或为投影设计一个环节;最近多媒体教学热门起来,于是很多公开课就生硬地把电脑搬进课堂,以显示“现代教学”。

  这样的公开课的确很“完美”,但是不但很难推广,而且上课者本人也不可能在平时堂堂课都这样上——那多累啊!

  不仅仅是累,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公开课助长着越来越严重的弄虚作假。正如不少教师所说的那样:“现在的公开课越上越假! ”这一方面从 根本上有违教师道德,另一方面等于是公开地给学生进行作假示范!

  这样的公开课,早就应该废止了!

  可能有读者会问:“您上的《拿来主义》这堂公开课有没有虚假成分

  呢?”

  其实,我以自己这堂课为例来“质疑公开课”,就已经说明了我这堂课 也是有“表演”成分的,这也是我在前面对这堂课只打80分的原因。

  比如,我的第一个步骤让学生回顾《拿来主义》的结构、思想内容和写法特点,就纯粹是为了表示“课堂结构完整”而给听课老师作的“表演”。其实,说心里话,我觉得这一步纯属多余,简直白白浪费时间。如果我一开始就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活动的时间会更充裕的。可是,想到听课老师,我终于还是如此画蛇添足。

  在当天下午的报告会上,专程前来为我助阵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上海建平中学程红兵先生也指出了我这堂课的一些不足。他说:“学生对李

  老师的意见提出质疑,这正是这堂课精彩的地方,但遗憾的是,李老师没有能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展开争论,而是很快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便匆匆结束了这场争论。为什么不索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呢?可能李老师是担心下一个教学环节时间不够,但既然学生的思想火炬已经燃烧起来,就干脆让 它燃烧嘛!”

  说实话,程红兵先生的这个批评的确击中了我的要害。可我也有衷啊!这个苦衷就是因为我是在上“公开课”!如果是平时上课,我当然可以顺势让学生好不容易才燃起来的思想火花继续燃烧下去,哪怕没有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也不要紧。可这是“公开课”啊!下面听课的不仅仅是程红兵和非常理解我支持我的市教科所老师,更有几百位老师呢!所以,我必须要有“观众意识”,必须给他们一个“完整”的课堂形象,于是,我不得不中止与学生的争论,而进入下一个步骤。在我的潜意识里,正如程红兵所批评的:“可能李老师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那么多内容,不展示完就不甘心!”这一来,我的课是比较“完整”了,但学生的思维翅膀却也被很 “完整”地斩断了!

  这就形成了对这堂课的三种评价:大部分的成都老师认为我这堂课 “充满改革气息”和“现代意识”,我自己却觉得在“改革”和“保守”之 间寻求平衡,而来自上海的程红兵则认为:“从这堂课来看,李镇西老师 是一个革命者,但还不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者!”

  我所在语文组的一位年轻女教师说:“李老师,您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还怕什么?真应该无所顾忌,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她的意思是说我现在至 少在成都地区是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了,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示个性。 但我回答道:“平时可以,但公开课我还是不敢彻底放开。”

  她马上说:“您这么高的知名度,尚且还有这些顾虑,我们就更可想而知了!您想想,您这样上《拿来主义》,人们都说您是改革,可如果我们也像您这样上,别人会怎么想?人家肯定要说:‘起码的教学规矩都没 有,居然还敢上公开课!’”

  听了她的话,我无言以对。的确,我不应该责备我们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时的“表演”,因为他们不得不表演——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社会压力需要他们这样“表演”啊!

  但这样虚假的“完美无瑕”的公开课至今还在不停地展示着,这究竟给我们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什么后果,难道不应该好好反思反思吗?

  在上了《拿来主义》公开课不久,我在自己班上了几节令自己很满意的课(《记一辆纺车》、《我的小桃树》、《成功的秘诀》、《福楼拜家的 星期天》)。之所以“很满意”,惟一的原因就是我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说,就是让学生思想的火花随心所欲地迸射,让学生心灵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

  以教《我的小桃树》为例——

  课一开始,我让学生齐声朗读这篇课文。读完之后,我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以是就不懂的问题提问,可以是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就自己最喜欢的某一点作简要分析。

  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间作者要写自己‘脾性也一天天坏了’,‘心境似蒙上了一层暮气’?”如果按教师的教学程序,显然不应该 从这儿讲起,因为这个问题并不是教参上确立的重点和难点;但至少对于 这个学生来讲,这个问題就是他的“难点和重点”。我当然就得顺应学生。

  于是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于是,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高兴地看到,在学生自由发言的过程中,他们的思考竟然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他们有的着重分析“我”所遇到的挫折,有的着重谈“小桃树”的象征意义,还有的谈“奶奶”对“我”的影响……多数人认为,这里,作者是在强调“小桃树”对自己的一种精神激励。

  于是,新的问题又涌出来:关于“奶奶”,关于“小桃树”,关于“我的梦是绿色的”……在学生无拘无束的讨论中,或者是一个学生的话引起 了大家的共鸣,或者一种观点引起了不同的看法f或者是学生之间的碰撞,或者是学生和老师的辩论……总之,整个教室弥散着浓浓的学术氛围,大家都感到了一种交流的快乐。

  还不仅仅是交流的快乐,更有发现的喜悦——“我觉得‘我’眼中的小 桃树,就像奶奶眼中的‘我’。”“‘它长得很委屈,是弯弯头,紧抱着身子

  的。’这是写小桃树,也是写作者自己。”“作者把题目由原来的‘一棵小 桃树’改成‘我的小桃树’,更能表达对小桃树的感情。”“倒数第二个自 然段最让我感动,作者把风中摇曳的花苞比作‘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 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我读着读着感到一种向上的力量。”“我最喜欢 文章最后几句,作者对着小桃树倾诉自己的感情,其实也含蓄地表达作 者对理想的追求。”

  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令我惊喜,虽然这一切都不是我预设的,但我感到了学生是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他们不是通过我的解说而是自己直接与作者对话。学生的提问和分析也许很肤浅、很幼稚,但这一切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收获而不是我的灌输。

  上这样的课我也十分轻松愉快,因为我的眼前没有“评委”只有学生,我也不必有一种紧迫感,老惦记着把我准备的货色匆匆灌给学生。在这样 的课堂上,我的所谓“主导作用”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论坛,或者说 我只是一个学生思想海洋的推波助澜者——我适时巧妙地在学生心灵的海 洋上掀起一个又一个思维的浪花;同时,我的心灵也被这些新鲜的浪花所沐浴着

  当时,课堂上也有两位不期而至的听课者。一位是本校的老师,另一位是临时前来采访的《华西都市报》记者。他们均对我这堂课赞不绝口。 那位记者说:“我感到这堂课有一种行云流水一般的美! ”我说:“我正是 想在阅读教学课堂中,追求一种学生思维的行云流水的美!”

  可是,如果是公开课,我敢这样上吗?

  以前我不敢,现在,我倒很想试试。

  我想以这样质朴、真实、自然的公开课,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更呼唤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实事求是。

  — 未完待续 —

  

  没错!

  向自己发起的读书挑战

  3个月读完6本好书的读书计划

  在这个寒假前

  给自己一个不负光阴的交代

  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教师成长联盟,与百万教师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