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高神童“戏耍”名校,川大破格录取,导师:宁愿辞职,也不教他

  黄蛉足以称得上是“天之骄子”。

  2009年,他参加,用800个甲骨文,写出一篇旷世奇作。

  

  要知道,现存已知的甲骨文,总共就1000多个,黄蛉用上了五分之四。

  他还只是个高中生,便在古文方面有如此造诣。

  稍加培养,说不定未来又是一个古文字专家。

  因此,黄蛉在高考成绩仅有428分的情况下,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

  为将其培养成才,四川大学还专门聘请古文字专家何崝,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

  本以为,在名师的指导下,黄蛉在古文字方面的造诣能突飞猛进。

  却没想到,两年后,何崝教授直接向四川大学递交辞呈,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黄蛉,朽木不可雕也,我宁愿辞职,也不愿意再教他了!”

  黄蛉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让一位古文字专家,发出如此感叹?

  他在古文字方面,又是否高考如明面上看到得那样,真的剧本天才般的水准?

  

  1989年,黄蛉出生在四川绵阳盐亭。

  中学时期,他的学习成绩就不是特别理想。

  200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还遗憾落榜,为此复读一年,并在2009年再次参加高考。

  高考之前,黄蛉对自己的成绩非常了解。

  

  如果正常参加高考,自己的成绩,不会比上次好多少。

  别说考名校,能不能过本科线都是个问题。

  于是他开始寻找,能被名校破格录取的方式。

  参加过一次高考的黄蛉,知道阅卷老师通常只会看作文的开头、结尾和卷面书写。

  短短30秒时间,便可以决定一位学生的未来。

  黄蛉知道,语文并不是自己强项,如果通过常规手段写作文,一定会被pass掉。

  于是,他翻遍网络,寻找能引起阅卷老师注意的方法,最后还真被他找到了。

  

  他查询到,之前有一位叫蔡伟的三轮车夫,因为对甲骨文感兴趣,自学研究十多年。

  在甲骨文方面有非常高的造诣,因此,在2009年,他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聘为博士生。

  后来,蔡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博士毕业,改写自己的命运,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黄蛉从这件事中得到灵感,既然蔡伟可以通过甲骨文逆天改命,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呢?

  于是在临近高考时,黄蛉不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研究甲骨文上。

  在高考前夕,黄蛉已经掌握800多个甲骨文,是已知甲骨文的五分之四。

  高考开始后,黄蛉成竹在胸,在语文试卷上意气风发。

  800字洋洋洒洒,写下一篇用甲骨文凑成的文章。

  

  交卷之后,语文阅卷组对黄蛉的试卷进行审阅,等看到作文时,顿时傻眼了。

  作文通篇由自己看不懂的文字写成,仿若鬼画符一般,根本不是普通的简体字。

  一开始,阅卷老师还以为是学生的随意涂鸦,因此十分生气,打算给黄蛉评零分。

  但转念一想,高考这么重要,学生一般不会随意对待,其中是否有什么猫腻?

  他看着试卷上的文字,越看越熟悉。

  不敢拖大,于是将这份试卷交给其他阅卷老师查验。

  “我这里有份试卷,你给看看……”

  

  正好,这位老师对古文字有一定的造诣,看完之后大吃一惊,指着试卷上的字说道。

  “这可是甲骨文,这学生真厉害,竟然用甲骨文写作文!”

  但这位老师也只能分辨出这是甲骨文,并不知道文章上的内容,于是将这件事上报给组长。

  组长也看不懂,只能请古文字专家进行翻译,古文字专家也对这份试卷啧啧称奇。

  

  一般来说,越古老的文字,越晦涩难懂。

  甲骨文,已经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想要掌握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不用说黄蛉只是一位高中生,如果稍加培养,未来说不定会成为古文字行业的天才。

  专家按耐住心中的激动,对这篇作文进行了翻译。

  

  可惜的是,虽然这篇作文别具匠心,但是文不对题,最终,老师只给了六分。

  高考成绩出来后,黄蛉只考到428分。

  这个分数,别说是报一本,就是本科线也未必能过,黄蛉怕是与大学无缘了。

  但是看到这个成绩,黄蛉并不担心。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甲骨文作文,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只要有这块敲门砖在,不愁上不了好大学。

  于是,在成绩公布后,他便乘坐火车前往上海,拜访复旦古文中心研究主任刘钊教授。

  刘钊教授对黄蛉的事情早有耳闻。

  在他看来,黄蛉的确是个好苗子。

  

  虽然对古文的造诣还停留在表面,但是稍加培养,未来未必不能成为古文字方面的专家。

  最重要的是,如今对古文字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少,这个行业,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

  可惜的是,纵使刘钊教授想留下他,但黄蛉的成绩,并没有达到特招要求,只能遗憾婉拒。

  在黄蛉离开时,刘钊教授还鼓励他。

  “你这么优秀,一定会有学校要你,等到你毕业,考上研究生时,我一定亲自当你导师!”

  拜别刘钊教授后,黄蛉有前往湖南大学,参加特招面试,最终依旧以失败告终。

  此时黄蛉傻眼了,自己努力学习一年甲骨文,就是为了高考时能特招。

  

  现在没有学校要自己,难道自己这一年来的努力就白费了吗?他实在有些不甘心。

  就在黄蛉打算再复读一年的时候,他不知道,在四川大学,一批古文字专家已经吵翻天。

  他们有的生出爱才之心,认为黄蛉的文化课虽然没有达标,但是在古文字方面有非同一般的天赋。

  如果就这么放弃他,未免有些太可惜。

  有的专家却表示,黄蛉虽然在古文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但并没有达到非特招不可的地步。

  如果打开这个口子,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名牌大学。

  这对其他学子来说,显然有些不太公平。

  

  专家们吵来吵去,最后也没有结果,思量再三后,他们决定给黄蛉一个机会。

  “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他自己了!”

  

  2009年8月底,四川大学一批古文字专家,对黄蛉在古文字当年进行了测试。

  在测试前,黄蛉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古文字专家怎么考他,黄蛉都能对答如流。

  他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测试结束后,古文字专家对黄蛉的表现非常满意,最终决定,对他破格录取。

  9月13日,黄蛉正式到学校报到。

  就这样,他成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一员。

  

  这所大学和四川大学虽然同名,但是有本质上的差别,属于名校麾下的一所三本院校。

  在这里学习,并非黄蛉本意,他打算以此为跳板,迈向更高的台阶。

  因此在大学两年,黄蛉学习非常努力。

  在两年内,实现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

  他成功进入四川大学,这所双一流名牌学院。

  以428分的成绩进入该学校读书,黄蛉可以说是破天荒头一遭,足以说明他多么聪明。

  如果他能把握住机会,好好学习,即使他天赋不够,未来依旧可以在古文字行业走得很远。

  可惜的是,黄蛉并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

  实现“两连跳”后,四川大学对黄岭十分重视。

  

  为了培养他成才,专门聘请已经退休的何崝教授,担对黄蛉进行一对一指导。

  在古文字方面,何崝教授是当之无愧的专家。

  他是中国文字学会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曾经出版过多本跟甲骨文有关的书籍,在甲骨文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造诣。

  让他来培养黄蛉,足见四川大学对黄蛉有多重视。

  结果两年之后,何崝教授十分气愤,直接跑到四川大学校长面前,拍着桌子说道。

  “黄蛉我教不了,我宁可辞职,也不愿意再教他!”

  校长听完后觉得十分奇怪,黄蛉不是天才吗?何崝教授应该惜才才对,为何如此生气?

  仔细询问后,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黄蛉刚上大学时,还能适应学校的节奏,对待古文学习也算尽心尽力。

  但黄蛉对古文字并不感兴趣,之所以报这一专业,也是为了充当敲门砖,迈到更高的平台。

  如今愿望实现了,黄蛉对古文字也就不再感兴趣,自然而然地,学习也就松懈下来。

  不仅如此,黄蛉还十分喜欢说大话。

  在和何崝教授接受采访时,黄蛉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会读《文心雕龙》。

  这是南北朝时期刘勰的作品,虽与古文没多大联系,但内容十分晦涩,想读懂并不容易。

  对古诗文没有研究的黄蛉来说,想读懂这本书,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对于研究甲骨文,黄蛉更喜欢用甲骨文写“情书”,以此帮助同学追到心仪的女孩。

  

  在何崝看来,这完全是对学术的侮辱。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学两个字,多读两本书。

  何崝教授是古文字方面的专家,让他去教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学生,完全是白费功夫。

  因此,何崝教授最终选择辞职。

  

  校长听闻后,也对当年破格录取黄蛉感到后悔。

  最终,他同意了何崝教授的辞职申请。

  从这之后,黄蛉便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不知道他是否成功毕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呢?

  这件事也给教育工作者提了个醒。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黄蛉,会不会出现第二个黄蛉、第三个黄蛉?

  如果出现一个哗众取宠者,名牌大学便招收一个哗众取宠者,这毫无疑问是对其他学子的不公平。

  

  每位学子都是寒窗15年苦读,高考,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什么有人能抢跑呢?

  更遑论,这名抢跑者,只是一个高考考了428分的“学渣”,并非成绩多么优秀之人。

  因此在未来,名校真应该重新斟酌“特招”二字,确认每一位奇才,是否真有特招的必要。

  千万不要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整锅粥。

  让莘莘学子们,对名校彻底失去信任,我想没有人愿意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举报/反馈